上海的螺旋结构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新技术而著称。这些建筑物不仅在视觉上引人注目,而且在功能上也表现出色。上海中心大厦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之一,其独特的倾斜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还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上海的螺旋桥也展示了类似的设计理念,通过螺旋形状增强了桥梁的稳定性和美观性。这些螺旋结构建筑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天际线,也成为了上海乃至全球建筑领域的一个亮点。
一、上海的螺旋结构建筑
(一)华东电力设计院新办公大楼
- 建筑外观与特色
- 这座建筑有着独特的“大螺旋”结构,十几层楼高的坡道通体深棕色,在旁边大楼的包围中回旋上升,其形状、颜色与背景里的上海摩天大楼群相搭配,有赫斯维克纽约“大松果”的韵味。清水砼筒体、弧形顶棚兼顾设计感和实用性。整体建筑由意大利设计师乔瓦尼·普拉泽(Giovanni Polazzi)和他的事务所ARCHEA设计,设计方案2020年正式选定,于2024年五一假期之前正式启用,耗资10多亿。它没有使用大片玻璃幕墙,而是以通体白色的清水混凝土为主体,外表用珐琅格栅覆盖,营造出厚重感。顶部如流苏般自然下垂的造型,使用了双曲面的清水砼云顶,是高难度设计,从武宁路上远远看去像“戴着一顶帽子”,建筑表面的合金钢在室外暴露一段时间后会形成“锈皮”保护层,无需再用油漆覆盖,深棕色外观成为标志性色彩。“螺旋”的设计像是致敬特斯拉线圈,这个几十米高、15层楼的螺旋坡道与大楼共生,每一层都有门廊与大楼连接。人们在楼里办公累了可以利用这个坡道休息或活动身体,有人会选择从坡道上下楼当作锻炼,也有人在坡道上进行吃饭、打电话、看风景等活动,在楼下也能将坡道上的人当作风景,将设计感与创造力融入日常生活,因此走红并不意外。
(二)上海中心大厦
- 结构设计与建筑特色
- 基于螺旋上升的建筑设计理念,为使结构受力经济合理,采用结构风工程学中的气动优化技术确定空气动力造型。外立面基本几何图形为倒圆角三角形,三角形沿竖向自下而上旋转角度120并收进至底部尺寸55%的比例,达到建筑美学与结构工程学的最佳结合点。这种不规则、不对称的空气动力外形可破坏塔楼沿建筑高度上漩涡脱落的相关性,有效降低结构约24%的横风向荷载,大大降低塔楼造价。为实现螺旋上升的建筑立面造型,首次采用内、外幕墙分离的双层幕墙设计理念,双层独立幕墙如同大楼的两层皮肤,中间空间通过通风设备调节,在大厦内部和外部之间充当缓冲带发挥节能作用,同时借助设备层形成“空中大堂”,可为12 - 15层的人们提供配套服务,丰富超高层内部工作和生活体验,提高建筑运营效率并降低能耗。此外,外幕墙支撑系统采用“分区段悬挂的柔性幕墙支撑结构系统”,幕墙荷载向主体结构的传递路径在竖向和水平向分离,竖向荷载分段传递,水平荷载逐层传递。大厦钢结构工程复杂,用钢量达10万t,借助数字化技术可精确定位复杂钢结构空间位置,提升钢构件深化加工精度,确保施工安装顺利进行,有效压缩钢结构加工制作与安装工程周期且钢结构构件损耗不超过2t,经济效益显著。
上海螺旋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
上海螺旋建筑的未来规划
上海螺旋建筑的社会影响评价
上海螺旋建筑的环保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