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地下室抗浮设计重点,以及地下室抗浮设计重点关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地下室的地下水与抗浮有什么解决措施?,3、,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到底如何确定,4、,地下室设计,需要注意些什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地下室抗浮设计重点,以及地下室抗浮设计重点关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地下室的地下水与抗浮有什么解决措施?
地下水位及其变幅是地下室抗浮设计重要依据地下室抗浮设计重点,实际地下室抗浮设计中往往只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地下室抗浮设计重点,对施工过程和洪水期重视不足,因而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由于抗浮不够出现局部破坏。另外,实际中在同一整体大面积地下室上建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而地下室面积大,形状又不规则,加之局部上方没有建筑,此类抗浮问题也相对比较难以处理,须作细致分析处理。 常见设计问题如:地下水位未按勘察报告确定,或勘察报告未提供计算浮力的地下水位及其变幅,违反了GB50007-2002第3.0.2条;斜坡道未进行抗浮验算,斜坡道与主体分缝处未作处理;抗浮验算不满足要求,GB50009-2001第3.2.5条等。
地下室抗浮水位应符合哪些规定?
抗浮水位分为:整体稳定的抗浮水位及结构设计的抗浮水位。规范规定,抗浮水位应由岩土工程勘察单位提供。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4.1.11-6条,第4.1.13条,第7.1.1-5条以及《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第11.4.11-3条均对抗浮水位作了规定。可见,抗浮水位的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抗浮水位的高低与地形、地下水类型、土质等多种因素相关,应综合多种因素分析确定,不能简单地取用勘察报告提供的勘察时的水位。
(1)地下室基底位于含水层内,含水层有承压水存在时,抗浮水位应按照历史最高或丰水期最高承压水头计算。当承压水与潜水或上层滞水有水力联系时,应按二者的混合最高水位计算。
(2)当建筑物所处所处场地地势低洼,场地有可能积水时,应按可能发生的积水标高计算。
(3)一般情况下,出于安全考虑,在场地无积水的情况下,可取地面标高为抗浮水位标高。当场地地势高于周边地面时,可按设计年限内可能产生的最高地下水位或丰水期稳定水位计算。
(4)当地下室四周的填土高度不一致时,抗浮设计应考虑地下水渗流在地下室底板产生的非均布荷载对地下室底板的影响。
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到底如何确定
当有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时,场地抗浮设防水位可采用实测最高水位;当无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或资料缺乏时,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水位并结合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实测承压水位并考虑其对抗浮设防水位的影响;只考虑施工期间的抗浮设防时,抗浮 2 设防水位可按一个水文年度的最高水位确定。
城区、近郊区的建筑场地勘察,尚应提供历年最高地下水位和3-5 年最高地下水位,当缺少长期观测资料时,可根据实地调查的水井水位等资料推测历年最高地下水位;第 4.1.5 条规定;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地下室或构筑物,其设防水位可按历年最高水位设计;对防水要求不严格的地下室或构筑物,其设防水位可参照3-5 年最高地下水位及勘察时的实测静止水位确定。
扩展资料
中国工程院张在明院士关于地下水作用机理的论述 关于地下水的作用机理,张在明院士所著《地下水与建筑基础工程》 一书作了科学详尽的阐述。
在院士厚厚一本的著作中,摘抄如下内容:
(1)真正处于静止状态的地下水是很少的,水在土体中多是流动状态(渗流),渗流是复杂的三维空间课题,饱和土与非饱和土的渗流现象在工程性状上有很大的差异。
(2)土中的孔隙是下水储存的场所,又是地下水运动的通道,由渗流分析引伸出的孔隙水压力分析,是地下水对建筑工程作用分析的基础。
(3) 历史最高水位、近期最高水位,都不能直接作为抗浮水位提供。要提供一个比较客观的设计抗浮水位标高,必须要有长期观测资料,了解各层地下水的赋存形态和运动规律,作渗流分析求取地下水对基底的压力,按基底最大压力提供抗浮水位标高。也就是说,正确确定基础底面处地下水的压力,是提供建筑物设计抗浮水位标高的前提。
(4) 基底的水压力并不完全取决于水位的高低,还和水的存在形态相关。书中举了2 个例子,例1:按最高水位和近年最高水位确定的浮力分别是 92kPa 和 69kPa,而经过渗流分析得出的浮力只有 36 kPa。例2:基底埋深11M,按传统设计方法,抗浮设计水压力是10t/㎡左右,而经过渗流分析得出的基础底水压力只有1t/㎡左右,相差10 倍。说明将水压力按传统静水状态确定的做法,估计过高,造成浪费。
(5) 诚如张院士所述,以基底的孔隙水压力作为抗浮水位标高提供才是科学的,基底的孔隙水压力与水位高低有关,还与水在土体中的连通条件有关。就以现场为例,现在已经挖至 2.85 米,按勘测提供的水位数据那么就有3t/㎡左右的水压力,那么水是很难抽干的,而事实是现在根本没有出现地下水。
(6) 地下水在土体中的连通(渗透)作用,除了与土体本身的性质有关之外,还与人为的外界因素有关.在施工期间,四周开敞,下雨积水, 雨停抽水,容易造成基底局部或者全部与四周积水连通,地下室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被抬起来,因此施工抗浮是要认真重视的。
(7) 安徽省芜湖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日前发布监测数据显示,2006 年~2007 年该市地下水降落漏斗消失,地下水环境得到了恢复。
地下室设计,需要注意些什么?
1.概念设计:地下室往往为高层的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地下室外墙刚度大,结构布置时要根据《高规》5.3.7来保证刚度,平面上尽量能刚度均匀,各层板包括顶板厚度要厚,总之尽量能地下室是一个坚固的箱体.
2.荷载:外部的水、土、人防荷载,内部的竖向荷载(车库、设备用房等)和水平荷载(水池)等.水浮力是一个很大的荷载,抗浮设计也是重点.
3.如果是人防地下室:根据人防规范设计,按等级确定等效静力荷载,对顶板底板和口部,要选对荷载.要根据人防要求配合预留人防门(出许多大样图).还要跟其他专业合作,尽量避免无关管道穿进人防地下室,必要时还需设置顶板上夹层走管道.人防地下室一般考虑平战结合,对于某些大跨度结构,可以考虑战时另加钢结构支顶来减少跨度减少截面尺寸等.进出口和管井需做成钢筋混凝土防倒伏或防爆波等等.其他还要如一般地下室要求.
4.如果是一般地下室:地下室外墙是设计重点,要按水、土压力验算外墙抗裂(抗裂够了,强度就基本没问题).
5.地下室做车库的:地下室内柱子布置和尺寸,要尽量满足多放车的原则,有影响放车的方向不要增加尺寸往其他方向想出路.地下室净高要满足车库要求,注意设备专业的管道会很大影响净高.进出车坡道要注意表达清楚.机械停车的,要甲方提供资料配合设计.有条件的,在柱角预埋角钢护角.
6.地下室的设备用房:生活用水池要求脱离结构布置,水池一般有吸水槽,(结构专业比较讨厌这种凹槽),泵房有水沟,排水井等.电房有电缆沟,布置影响层高或需做凹槽等,空调机房往往需要有通气井,顶板需留孔.
7.地下室抗?旱筒阆旅娴牡叵率彝垢〔蛔?需增加自重或覆土,或抗拔桩和锚杆处理.
8.地下室防水:底板、外墙或有覆土的顶板,需用抗渗混凝土,建筑上可能还在外部做柔性防水,这时底板采用梁板结构不方便防水层施工,如柱网不大,可以考虑采用无梁楼盖式底板.留施工缝和后浇带等须做止水,考虑高低层之间留沉降缝的,要考虑永久止水问题.
9.考虑施工方法:对于很深的地下室,往往要跟支护方法结合,如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可以考虑逆作法施工,对于不用逆作法施工的有内支撑系统的,也要根据实际考虑其相应的措施.
10.施工过程配合经常碰到的问题:施工队往往很难理解底板的双向受力或反向受力控制等因素,钢筋的搭接会出现接头位置不对的问题,另外地下室底板如比较厚,有施工缝留设不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不好等问题
11、计算的时候要考虑裂缝的宽度,和验算.不要试图提高钢筋的强度而减少裂缝
12、施工缝的处理要做好,从我们的经验,建议预埋止水钢板比橡胶带好
13、计算水位要取洪水的最高水位,地铁的几次事故得出的教训
14、抗震荷载的控制
15、人防的控制
地下室抗浮设计注意事项
地下室抗浮设计问题
在工程设计中,往往会遇到纯地下或地下室埋深大的高层建筑裙房,就出现了抗浮设计问题。对此我国规范并没有严格规定如何验算,仅在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 GB50021 一 2001 )、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 GB50009 一 2001 )和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中对有关浮力问题进行了定性的描述。对于抗浮几个主要问题,即:抗浮计算水位的选取、计算模型的选取、计算规定的选取,有如下原则可供参考地下室抗浮设计重点!
地下室抗浮验算的基本原则:
1、地下建筑物埋于不透水层,周边填土为密实的不透水土,当场地无积水时,可不考虑水的浮力作用。
2、地下水最高水位的确定
在计算浮力时,地下水最高水位对浮力的大小起着关键作用,其取值原则如下:
①若有长期水文观测资料或历史水位记录时,浮力的计算可取历史最高水位地下室抗浮设计重点;若无长期水文观测资料或历史水位记录时,可采用中水期最高稳定水位。
②场地有承压水且承压水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按承压水和潜水的混合最高水位计算。
③在无动水压力及承压水时,最高水位不宜超过地下室顶板面标高。
3、特殊情况下浮力的计算
①对处于斜板上的地下室或其地下室抗浮设计重点他可能产生明显水头差的场地上的地下室,应考虑地下水渗流在地下室底板产生的非均布荷载对地下室底板的影响。
②地下室在稳定地下水位作用下,浮力按静水压力计算,临时高水位作用下的浮力,在粘性土地基中可适当折减,折减系数由勘察部门提出,在砂土不折减。
4、具体计算中相关的系数取值如下:
①抗浮稳定验算时,地下室结构自重及顶板上覆土重(有效重度)以其标准值乘以分项系数0.9,水浮力的分项系数取1.0。
②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时,水浮力的分项系数取1.35。
地下抗浮设计 注意事项
1)集中点状布置,抗浮锚杆与岩石锚杆基础结合为优,需注意柱底弯矩对锚杆拉力的影响,特别是柱底弯矩较大的时候;
2)参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应选用永久性锚杆部分内容;
3)岩石情况(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应准确区分,可参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表7.2.3-1注4;
4)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可参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附录C;
5)抗浮设计水位的确定应合理可靠,一般应由地质勘测单位提供,比较可靠和有说服力,应设置水位观测井,对于超出抗浮设计水位的情况应有应对措施;
6)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现场试验时由于一般为单根锚杆加载,未考虑锚杆间距影响(附图一填充部分),特别是锚杆间距较为密集时的情况;当单根锚杆影响范围内的土体自重(附图二填充部分)大于锚杆拉力时,可以不考虑锚杆间距影响;
7)由于锚杆钢筋会穿过底板外防水,锚杆钢筋应有防水措施;
8)锚杆锚固体与(岩)土层的锚固长度应取有效锚固长度,由于基坑开挖会对底板下土体有一定扰动,特别是采用爆破开挖的基坑,一般要加300-500MM。
地下室抗浮设计重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地下室抗浮设计重点关注、地下室抗浮设计重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