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档案馆以其丰富的历史档案和特色展览而闻名,吸引了众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人员。该馆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包括古代的契约、条约、书信以及现代的政治文件等。这些档案不仅反映了北京乃至中国的历史变迁,还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特色展览如“故宫记忆”展示了故宫的历史变迁,而“北京记忆”则通过一系列图片和实物讲述了这座城市的故事。档案馆还定期举办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解读档案内容,让公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
北京市档案馆简介
一、总体概况
北京市档案馆为省级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承担着北京市国家档案资源的收集、保管、利用的重要职责,是全市的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电子档案备份管理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近年来还被评为北京市网红打卡地、红色旅游景区等。
二、馆舍相关
- 建筑规模
- 2019年6月9日启用的新馆位于朝阳区南磨房路31号,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10层,地下2层,包含6个展厅、2个具有8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学术报告厅、1300平方米的档案利用区和6万平方米的库房,汇集收集保管、查阅利用、展览陈列、史料研究、服务公众等诸多功能于一身。
- 开放时间
- 周一到周六9:00 - 17:00(16:30停止入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这是比较特殊的开放时间安排,与很多博物馆不同,它周日休息,周一开放。
- 交通信息
- 交通便利,地铁10号线劲松站B口东行700米,地铁14号线平乐园站D口西行500米,公交车35、41、52、402、457、561、637路南磨房站下车可到达。
三、馆藏情况
- 馆藏数量与载体
- 截至2022年底,馆藏档案279.4万卷(册)件,排架长度20.2公里,历史跨度长达近500年,馆藏包括纸质、录音、录像、影片、照片等各种载体。
- 馆藏特色
- 民国档案:有98万卷(册)民国档案齐全完整,记录了民国时期北京(平)发展演变和社会变迁,是研究20世纪北京(平)及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不可或缺的历史“凭证”。
- 奥运档案:保存有北京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档案,其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档案是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中存留最完整、最齐全、最系统的奥运档案,使得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后,北京市档案馆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之馆”。
- 重大活动档案: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国庆、党庆、疫情防控等重要档案均已接收进馆,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档案量大质优。
四、服务与利用
- 档案利用服务途径
- 通过网上利用、档案阅览、举办展览、史料出版等多种途径为社会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截至到2008年年底,已经有近80万条记录以及180万页档案原文可以在网上检索、阅览,已数字化纸制档案88余万卷,共计2700余万页,约占馆藏纸制档案的47.43%,完成了全部声像档案的数字化。
- 近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时了解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简化优化查档利用流程,开展民生档案跨地区跨馆际跨部门的查询利用,第一时间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开展档案利用服务工作。
- 展览与编研成果
- 展览:馆内有三个常设展,如《档案见证北京》、《北平和平解放纪念展》、《中国档案珍品展》,还有一些不定期的专题展。展厅里有很多实景化的布置,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还布置了很多交互设备,可以查询海量文献、书籍、资料,展示形式运用了高科技手段,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感都很强。
- 编研成果:依托馆藏档案,相继出版了《证据——日本侵华暴行调查档案全编(京津冀卷)》《北平解放》《五四运动档案史料选编》《中国共产党北京(平)党组织活动纪实》丛书等编研成果,为开展党史、国史、军史等学术研究和“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素材。
- 即将开放的档案
- 计划于国庆节前专题开放馆藏首都庆祝十一五一筹委会、首都大型群众集会指挥部联合全宗,以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全宗,共计1.26万件档案。还将开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全宗(100全宗),包括1977年至1994年的档案9096件,主要内容有共青团北京市委工作总结、工作思路、大事记等相关文件材料。
北京档案馆特色展览介绍
北京档案馆民国档案内容
北京档案馆数字化服务流程
北京档案馆奥运档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