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台湾钢结构施工工程

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台湾钢结构施工工程 3周前 ( 11-23 03:59 ) 6323 抢沙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为什么中小学学校教学楼都是单层或多层建筑,2、,求12班中学建筑教学楼设计,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中小学学校教学楼都是单层或多层建筑

“筑讯中国”整理:::

先修改了一下问题的词语和叙述方式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感觉能更准确反映题主的疑问。因为大学教学楼是可以设计高层的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要排除在题主提问的内容之中。

中、小学教学楼没有高层建筑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这是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活动方式,以及学校规划建设的特点决定的。少儿的特点是喜动不喜静,而且还要要保障安全,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不强。所以如果教学楼设在高层建筑中,会导致下面的问题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间休息无充分的活动场所供学生游戏、休息。

上课时教室之间相互干扰大。

上学、放学期间垂直交通压力大,容易出现事故。(下课后学生乱挤引发事故很多)

出现突发事件时不易疏散。高层建筑也容易引发堕楼、坠物等意外。

高层建筑阴影遮挡活动场地,影响相邻建筑日照和学生晒太阳。

另外根据城市规划和未成年人教育的原则,中、小学校主要就近服务于其周边社区,并不鼓励跨区就学。故新修建的学校服务人数一般不会过于超标,班级数量也就不太多,也就无需通过建设高层教学楼来解决教室数量问题了。

所以,由于人口增长减缓造成就学人数减少的趋势、城市规划的学校设置要求和就近入学的教育原则影响,也为了保障学生的成长和安全,设计规范特别规定了中、小学校教学楼的层数限制。这就是题主在中小学看不到高层教学楼的原因。

求12班中学建筑教学楼设计

12班中学教学楼设计(我自己的电脑用不起天正建筑

这个是需要CAD

图的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中小学校有哪些设计规范?

1.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距铁路不应小于300M,距城市干道不应小于80m.

2.中学服务半径≯1000M,小学服务半径≯500M.校门不宜开向机动车流量≥300的马路。

3.学校容积率小学≯0.8,中学≯0.9,中幼师≯0.7.

4.运动场地小学≮2.3M2/人,中学≮3.3M2/人,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

5.绿地小学≮0.5M2/人,中学≮1.0M2/人,中幼师≮2.0M2/人。

6.南向普通教室日照宜为2小时。

7.两排教室长边相对时间距≮25M,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25M.

8.课桌排距:小学850(合班800),中学900(合班850),纵向走道宽度550(合班900),课桌与墙净距120(合班靠墙纵走道550)。第一排课桌距黑板2000(合班2500)。

9.最后一排课桌后沿到黑板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中学8500;合班18000.

10.实化学验室宜设在一层;其窗不宜为西或西南向布置。试验室内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龙头。

11.室内活动场窗台高度不宜低于2100mm.

12.运动场中心距教学楼内最近厕所超过90m时,可设室外厕所,其面积按学生总人数的15%计。

13.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

14.小学教室净高3.1m;中学教室、实验室3.4m;合班教室3.6米;辅助用房3.1m;办公室2.8m.

15.教室实验室的窗台高度不宜低于800,并不宜高于1000.教室实验室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

16.教学楼走道宽度:内廊2100;外廊1800;办公1500;内楼梯栏杆高度900,外廊栏杆1100.

17.教室安全出口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000,合班教室1500.

18.学校所有房间采光系数最低值除厕浴走廊楼梯为0.5%外,其他均为1.5%.玻地比,除厕所淋浴为1/10外,其他全为1/6.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浅析中学教学楼砼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中学教学楼砼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为确保整个工程高速、高质量地施工,精心制定以下施测、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方案。

一、施工测量的基本原则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1、整体控制局部。

2、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3、长方向、长边控制短方向、短边。

二、测量方法的选择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建筑物造型、地理环境等因素,在基础施工阶段采用外控法,在±0.000以上主体施工阶段采用内控法来控制整个建筑物的垂直度。工艺流程如下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施工准备→选取控制点→建立轴线控制网→仪器安*→垂直轴线的引伸→各层楼面放线→分段投测→校核。

三、仪器及测量人员的配备:

1、测量仪器的选用:

对精度进行估算并结合工程的特点,选择下列仪器以保证建筑物的垂直度。

序号主要仪器名称及型号精度数量

1全站仪(索佳SET2110)测角精度测距精度1

2;±(2+2ppm×D)mm

2激光经纬仪(苏光、J2-JDA)21

3水准仪(DSZ2)S21

其它工具:钢尺(50m、防水、防锈)塔尺、卷尺、线坠、墨线盒等。

2、测量人员的配备:

组建以1名测量工程师和2名测量工组成的测量小组,对整个工程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测量。垂直轴线控制网的建立阶段3人,其中仪器操作1人,楼面投点1人,现场记录、内业整理1人,楼面的*面轴线放线阶段2~3人。

四、桩位的复核:

根据总*面图和甲方提供的施工现场的基准控制点,用全站仪进行两测回的测角、测距,联测的数据精度满足测量规范的要求后,即将其作为本工程布设*面控制网的基准点和起算数据。

进场后,将利用SET2110全站仪的测量模式对其桩位进行逐一复核。其具体步骤如下:

1、在施工测量坐标系中,计算出各桩位点的坐标。

2、选取两控制网点N1、N2,其坐标已知。把N2点作为测站点,N1点作为后视点。把全站仪架在N2点上,把两台棱镜分别架在后视点N1和位于场地中心的支点Z1(4-H轴与3-8轴的交点附近)上。

3、对全站仪进行对中和整*,设置好仪器参数。

4、进入坐标测量模式,输入测站点坐标、仪器高、目标高。

5、进入方位角设置状态,输入后视点坐标。精确照准后视点棱镜中心,仪器根据测站点和后视点的坐标,将自动完成后视方向方位角的设置。

6、精确照准支点Z1处的棱镜。测量完成后,可显示出支点Z1的坐标以及至支点Z1的距离、垂直角和水*角等。

7、把Z1点作为测站点,N2点作为后视点,任一桩位点作为目标点,全站仪就可自动计算出其坐标。

五、建筑*面控制网的建立:

1、基础施工阶段:外控制点为CP1、CP2、CP3……CP9、CP10点。把全站仪架设在场地的一控制点上,参照场地的另一基准点,这两点可根据甲方提供的城市测量控制网中的基准坐标计算得出坐标值。通过这两点,在场地内可另测出任意通视的主轴线上的两点。

2、主楼施工阶段:

楼层*面内控制网的建立:选4条轴线为楼层内控制轴线。通过控制轴线形成一个矩形内控制,控制轴线根据几何关系很容易进行闭合校核。

六、建筑*面控制网的竖向传递:

为保证建筑物的测量精度,对±0.000以上结构的控制轴线的竖向传递采用激光经纬仪铅直投点法引测。

在首层楼面上放样出10个内控点(LP1、LP2、LP3……LP9、LP10点),内控制点布置在投影面积内,考虑到控制轴线一般与梁、墙等构件的中心重合,不便在楼板上预留测设洞口,因此将控制轴线向楼板中*移2M,引测到施工作业层后再返回。控制点刻划在首层楼面预留的20块100mm×100mm×10mm钢板上,钢板下焊4根长70mm的φ6的钢筋。首层以上各层楼面浇筑砼时,在对应于下层控制点的位置处均预留300mm×300mm的激光传递孔,并在留孔四周设高50mm的阻水圈。通过激光测放孔,就可把内控点(LP1、LP2、LP3……LP9、LP10点)投测到各层楼面上。

激光经纬仪铅直投点法的操作步骤简述如下:

1、将仪器架设于控制点上方,对中调*。

2、安置垂准线,使望远镜处于垂直状态(调垂直控制螺丝),指向天空。

3、接通电源,发射激光束,然后调整焦距,将仪器的照准部进行水*向的360°回转,使光斑直径调到最小。

4、用光靶接收激光束,将光束对准靶的焦点,移动光靶使某一同心圆与光斑的移动轨迹重合,得第1个竖向投递光斑点,做上标记。基准层测量员转动900,再精确对中、精*,用同样的方法得出第2个红色光斑,接着转动1800、2700,得第3、4个红色光斑。4个红色光斑取对角线交点即施工层轴线控制点。

5、按照光靶上的十字线在砼楼板上作出标记。每个内控制点都投点完成并经校核无误后,即可以各投点为基准,弹出闭合的控制轴线,据此进行楼面的放线。

6、对传递点之间进行长度、角度和每个传递点的精度校核,规定每个传递点每隔一层检查一次垂直度,偏差值不大于2mm。

控制点引测完毕,用SET2110全站仪进行检查,即在同一测站上架设全站仪测量其天顶角来检查。经校核满足精度要求后,把各相关的投影点相连即基准线,然后将这些基准线*移至楼面各轴线。以控制点建立的控制轴线为依据,按设计尺寸放样出各边柱轴线,再以此为依据,分别放样至外边梁柱、剪力墙及楼面上,这样既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地进行施工放样。

七、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充分利用SET2110全站仪测量的无接触、实时、高精度等优越性能,对其进行准确定位,以保证工程的质量。特别是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利用全站仪可简便测量工作,SET2110全站仪放样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类似于如前所述的测量模式。

在主体施工的测量放样中,遵循二次放样、三线到位、内外结合、主次分明、步步校核的原则。

1、模板上的放样:主要为水、电预埋、墙柱筋的调整、验收提供依据,给出控制轴线即可。由于模板上不便安置仪器,可用线坠将下一层内控制轴线通过模板上的预留洞引测到模板上,再采用距离交会法将所需点位测出。

2、施工层放样:各控制轴线传递到施工层后,直接采用经纬仪偏角法测设出各轴线的点位。由于施工层上,当遇有墙的插筋隔挡时,拉尺量距误差较大,可利用SET2110全站仪来测定相邻的轴线距离进行复核。无误后,即可放出墙柱等细部三线。

八、建筑的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首先对施工现场内的甲方提供的标高基准点与城市水准点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进行联测,所测数据满足测量规范的要求后,在现场基坑四个角的附近布置四个高程起始点BM1、BM2、BM3、BM4与已知标高基准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形成高程控制网,其实测过程按四等水准观测来进行。

2、高程控制网的传递:

根据现场内的标高基准点在首层靠近四角的柱上引测4个同一高程的标高点,用红漆做好标记,作为高程向上传递的标高基准点。引测四个点,每一层都用水准仪进行校核,要求四个导入点标高互差值应小于3mm,符合要求后取*均值作为该层标高的基准。标高的传递使用标准钢卷尺通过框架柱向上传递。每层都至少要有4个以上的点引测,以便相互校核和满足楼层施工的需要,引测的步骤是:

1)先用水准仪(S2级)根据甲方提供的基准水准点引测出±0.000线,定桩(点);校核无误后再向引测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

2)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测量,测出每层500水*标高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多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

3)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水*线,误差应在±3mm以内。在各层找*时,应后视两条水*线作校核。

标高施测时注意:前后视距离必须等长或近似等长;钢尺使用前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测;中午高温时不宜操*,仪器严禁在高温、暴晒情况下工作。

九、控制轴线和高程的分段校核:

为防止测量累积误差,提高观测精度,采取分段校核。对控制轴线、高程进行全面、仔细地校核。做法是:当第一段施工完毕后,将此段首层控制点和水准基准点精确地投至上一段的起始楼层,并进行控制网的检测和校正,确认控制点准确无误后,如以前的控制点误差超出允许范围,要重新埋点。

1、控制轴线的校核:每个投测复核段施工完毕后,用1mm钢丝、15kg铅锤人工投点进行对比校核。

2、高程校核:利用全站仪进行校核,竖向测距使用全站仪加弯管,可测得较长段垂距,控制钢尺逐段丈量的累积偏差,检查已设在筒壁上的标高,在楼面测量孔上架设SET2110全站仪,利用壁上的已知点高程,测出仪器视高,然后测量至接受点棱镜的垂距。并用水准仪引标高于筒壁上设置标高标志。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你好啊,你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

你的开题报告格式要求下载下来了没有?学校开题报告要求看了没有?因为每个学校开题报告格式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最后祝你选题顺利通过

提供一个范文模板范例,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发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而开展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开展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网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网络教学的设计研究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我们去研究。

2、网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然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不够完善、健全。如何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网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如何保证网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网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然而,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网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如何组织评价、如何获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如何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目前,网络教学的支撑*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网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网上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因此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网络教学的质量。

2、寻找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不仅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网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方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邓文新)

3、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网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方法。

对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方法。

对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通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关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用评价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发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网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发出操作性

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他们的方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已经不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控制,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三)应用价值

1、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普通中小学利用网络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网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欣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发,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管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个,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三)参考文献

1、《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主编,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

4、《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5、《Global Education On the 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出版社,1999年

6、《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谢幼如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第一届至第五届论文集,1997年(广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门)、2000年(新加坡)、2001年(台北)

9、《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认知过程的评估》,J.P.戴斯、J.A.纳格利尔里、J.R.柯尔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六、研究组织机构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教学设计专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专家、网络技术专家、学科教学专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组成,以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所为核心,主要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以及西部一些网络环境较好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辐射其他地区的中小学,借助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力量,实现理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

总课题组顾问:南国农教授(我国著名电化教育专家,西北师范大学)

李运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原系主任)

周君达教授(中央电化教育馆原副馆长)

苏式冬教授(广东教育学院原副院长)

许汉特级教师(广州市教研室)

总课题组组长:谢幼如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李克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总课题组成员:柯清超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陈品德副教授、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

邓文新讲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余 红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总课题组秘书:王冬青博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高瑞利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刘铁英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孔维宏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徐光涛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杨淑莲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尹 睿硕士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浙大附中教学楼建筑结构如何,是楼板结构还是混领土结构

没有实地考察过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也没看到相关照片或图纸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不能确认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但是一般来讲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学的教学楼多是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按材料分,可以分成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和木结构等。按结构体系分,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对于中学教学楼这样的建筑来说,框架结构适应性最好,能满足建筑功能也能满足结构自身要求,经济性也好。混凝土结构是近三十年里用的最多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兼具,所以只要不是建筑上有特殊要求,且年代不是太久远,一般都是混凝土结构。所以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我猜测大概率是混凝土框架结构。

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中学教学楼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