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以及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论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从造价成本角度上看装配式建筑的应用?,3、,装配式建筑发承包阶段如何进行造价管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以及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论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从造价成本角度上看装配式建筑的应用?
一、PC结构的概念
预制混凝土构件是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即纯PC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PC与现浇共存的结构。
PC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
预制率是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室外地坪以上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材料用量占对应构件材料总用量的体积比。预制率是单体建筑的预制指标,如某栋房子预制率15%,是指预制构件体积150立方占总混凝土量1000立方的比率。
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装配率是一般是指工程项目装配式建筑所占比例。如一个项目共有10栋建筑,有5栋是PC结构,即装配率为50%。
二、PC结构的历史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大力发展基于PC的各类建筑,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基本形成完整的PC技术体系。产品涉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施设、大型基础设施等。
后来出现了分化,建筑领域,PC应用逐渐萎缩,退出,甚至绝迹,全面转向现浇模式。而在市政工程领域,预制技术始终占主导地位,高速公路、桥梁、港口、城市高架、地下管道、地铁盾构管片和预制综合管廊都PC化。铁路建设领域,PC的应用更是达到了极致。
究其原因,建筑产品以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为主导,多元化个性化设计理念不利于产品标准化,造型复杂参差交错的构件也很难工厂化预制。即使是PC率高的市政工程,复杂的立交桥也只能现浇,故不能一概而论。同时随着商品混凝土、大模板等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工地现浇施工的难度和成本;而当时PC建筑的一些缺陷(抗震性、防水、隔音差等)没有持续改进,PC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造价偏高,质量降低,甚至二者兼而有之。
装配式有局限性,不是所有的建筑所有的部位所有的构件都能PC化的,如基础和地下室底部加强部位等不能使用PC。
三、近年PC结构受到重视
探索建筑工业化的路径,尝试了一大批试点项目,这些项目无论从技术水平、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标准都与3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万科与中南,最先尝试PC,却没有在后续的项目中大面积使用,偃旗息鼓,为什么?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也许PC一个或某几个优点仍然不足以成为完全取代现浇混凝土的理由,或者说PC的综合优势仍然不敌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土的优点是整体性可塑性易操作性可造价低等,这些优点恰恰是装配式建筑的劣势。
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构具有建造速度快、质量易于控制、节省材料、构件外观质量好、耐久性好以及减少现场湿作业、有利环保等优点。
为了进一步加强低碳、绿色、环保理念,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住建部和地方政府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和强制使用装配式建筑。
《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沪府办发〔2014〕32号]
“新建装配式建筑2014年不少于25%;2015年不少于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在政策期限内,对符合示范要求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由市级财政给予60元/平方米的资金补贴(单个项目最高补贴600万元),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奖。
《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建管联(2014)901号],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达到40%及以上的,每平方米补贴100元,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项目预制外墙或叠合外墙的预制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面积,但不超过装配式住宅±0.00以上地面计容建筑面积的3%。
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强化绿色建筑发展推进力度提升建筑性能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沪建管联(2015) 417号]文件(2015.6.16日发布)
时隔多年,PC建筑在国内再次受到重视。这似乎是历史的轮回,但它不是简单的重复,PC技术和建造方式已经有了根本性变化。
四、PC结构的优劣
站在历史坐标系上,七八十年代大量的PC建筑被证明是“短命”的,留下大量后遗症,许多成了危房,需要加固、改造和拆除。常州有些PC结构已经十分破旧,外墙板开裂脱落、楼梯与墙有裂缝、阳台梁板混凝土保护层剥落、栏杆断裂。
质量方面,国内PC建筑无法克服 “连接差、接缝渗漏、保温性低”等通病。
但这些不是PC本身的错,而是其他外在因素的作用,如缺乏工匠精神,粗制滥造。日本德国法国的PC技术基本上不存在这些问题,可以说,国际上PC技术已相当成熟。
PC建筑要做好,需要从商业模式、技术路线、管理手段上进行创新和完善。
PC结构有如下优势:
1.抗震性能高
PC结构计算主要按照每个构件本身的承载力进行,通过适当方式连接成整体。节点、接缝压力通过后浇混凝土或灌浆或座浆直接传递;拉力由连接筋、预埋件焊接件传递。当预制混凝土接缝界面的粘结强度高于构件本身混凝土抗拉、抗剪强度时,可视为等同于现浇混凝土。
连接部位根据变形的方向和大小可做成滑动、铰接或者固支(装配式很难做成刚接)。当出现地震等灾害的时候,PC结构主要通过节点处的应变来消除应力,不至于让应力在结构内部持续传递,防止结构连续倒塌。
2.工厂化生产
PC构件由于工厂化生产,可以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挤压成型、高频振捣、高温养护、离心成型等工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轻松做到80MPa以上。而现场现浇结构限于条件,很难做到。同时,由于工艺不同,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很容易做成“清水混凝土”和“装饰混凝土”,以减少后续粉饰和装修的成本。PC构件由于规模式自动化流水作业生产,其成品生产成本递减。
3.PC构件产品化
一些工业厂房和一些民用建筑中的构件属于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可以按制造业生产方式批量化连续性生产,形成工业品库存进行采购和销售。订单定制一定是增加生产成本。
PC的优点也恰恰是现浇混凝土所难以具备的。
五、PC结构造价高吗?
目前行业推进PC建筑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成本高”,这是事实,也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PC建筑造价构成与现浇结构肯定有差异,其工艺与传统现浇工艺有本质的区别,建造过程不同,建筑性能和品质也会不一样,二者的“成本”并没有可比性。建筑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和工艺创新,最终的目标只有两个:在同等造价条件下提高建筑性能,或者在同等建筑性能条件下降低造价。如果一个新工艺能够既能降低造价又能提高建筑品质当然更好,但也不要太理想化。
开发商对“成本”敏感,出于对成本的考量,为了完成成本控制目标,以及要求新工艺 “低成本”的心态,在决策时瞻前顾后,反复测算,锱铢必较,政府的容积率奖励和补贴不足以抵消成本的增加,导致开发企业很少主动采用PC建筑。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笔者建议在现阶段,技术没成熟,造价又高,只要达到政府强制规定的PC指标下线即可,暂不用这么积极。
放在更宏观的思考维度,成本只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和一个点,从全局,从整体,从长远进行思考,未来,为了绿色环保低碳和提高建筑品质,适当增加造价也是能接受的,并且随着PC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会逐渐下降。
PC标准化,设计和生产标准化构配件,能在装配建筑上通用,建筑工业化就先完成“模数协调原则标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PC成本。中国PC部品非标化是装配式建筑推广的梗阻。
六、如何进行PC设计与建造的优化
推广PC结构还是通过技术改进等手段,以降成本为突破口。
优化PC建筑设计,采用适合预制的设计方案,提高PC建筑的附加值,降低成本。应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模数、标准化要求,采用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不断优化设计。
1.采取以下设计优化措施
1)装配式结构采用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
2)采用主体结构、装修和设备管线的装配化集成技术。设备管线应进行综合设计、减少平面交叉,采用同层排水设计。厨房和卫生间的平面尺寸满足标准化整体橱柜及整体卫浴的要求。
3)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楼梯、阳台、隔墙、空调板、管道井等配套构件、室内装修材料采用工业化、标准化产品。门窗采用标准化部件。
4)外墙饰面、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采用反打一次成型的外墙饰面材料。外墙保温改成内保温,喷涂发泡胶。
5)适当提高PC率,PC率高可降低成本。
2.建造方面的优化措施
1)改进PC构件制造工艺,降低工厂措施摊销费用;
2)改进安装施工工艺,降低机械、人工消耗;
3)室内装修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
4)装配式建筑,连接是施工的难点和重点,一是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二是预制构件与新浇筑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解决了连接的技术难题和效率问题,那么,装配式的应用瓶颈等问题就迎刃而解。
3.造价管理方面的优化措施
1)完全相同房的两栋房子,装配式建筑的造价指标比现浇结构高约20%,装配式建筑的钢筋含量混凝土含量指标高于普通现浇混凝土结构约15%;但装配式建筑造价增加不完全是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的提高,其他方面到有抵消,如PC价格提高了,但砌体含量下降了,措施费减少了等;
2)PC甲供,选择以一般纳税人计税的厂家,进项税可抵扣成本;
3)甄别供应商,市场价一般在2200~3000元/立方,争取更优惠的价格;
4)选择承包商,PC安装费用综合单价报价,按不同的构件类型,安装费一般在400~1000元/立方,争取得到更有竞争性的价格。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准备装配式建筑在工程施工阶段如何进行计价?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两者之间的造价有以下区别!
装配式建筑土建工程造价构成
装配式建筑土建工程造价构成除与传统现浇模式相同的直接工程费之外,还增加了PC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等环节费用。由于仍是仅有管理费和利润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计取,规费和税金是非竞争性取费,费率标准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因而亦可排除其对造价对比的影响。而PC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费用才是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起到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
经过对PC构件生产厂家的调研,PC构件生产费用包含建筑材料费、人工水电机械等成本费用、构件模具费、工厂摊销费、PC构件厂利润、税金组成;构件运输费主要是PC构件从工厂运输至工地的运费、短期仓储费和施工场地内的二次搬运费;构件安装费主要是构件场地内垂直运输、安装等费用,此外还有现场脚手架、模板等措施费用。
传统现浇建筑土建工程造价构成
按照各省现行建筑定额计价模式,传统现浇建筑要根据施工图设计的图纸工程量,套用相关预算定额单价,然后按照政府确定的取费标准进行取费,计算出施工图预算。造价构成主要由直接工程费(人、材、机、措)、间接费(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组成,其中直接工程费为施工企业主要成本支出,是构成建筑造价的主要部分,也是工程取费的计费基础,直接工程费对建筑工程造价形成最为直接的影响,而管理费和利润则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计取,规费和税金是非竞争性取费,费率标准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可排除其对造价对比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建设标准一定的情况下,传统现浇建筑施工方法的人、材、机消耗量为社会平均水平,调整空间有限,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要降低工程造价,唯有调整企业管理费和利润,而由于成本、质量、工期三大因素的互相制约,若盲目追求降低成本,则必将影响到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
装配式建筑发承包阶段如何进行造价管理?
由于清单计价规范以强制性条文规定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应由招标人负责,而承包人的职责是按照图纸施工,这就造成按图施工与依招标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矛盾,所以,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对发承包双方影响很大,其编制要点有: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列项要全面细致,避免缺项和漏项。列项时要结合设计文件、技术标准规范、招标文件的个性化要求以及具体项目特征描述的内容加以区分,根据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不断补充其项目内容,利用好补充项目工程量清单。
措施项目清单列项要合理。措施项目应能体现常规施工方案所涉及的项目,避免利用措施项目清单投标时的可更改性而故意漏项,比如垂直运输机械的规格型号,施工便道、构件堆场、施工现场的布置,构件堆放使用的专业吊具、堆架,墙体支撑体系的材质与搭设方式、吊装辅材等。由于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所需的工程成本存在较大差别,编制措施项目清单时应对采用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合理化论证。
项目特征是定额列项的重要依据,描述要全面、准确。描述的特征应能够表述清单项目的实质内容,满足组价的要求。由于装配式建筑中的规则构件和非规则构件并存,会引起构件起吊、吊装与就位的姿态不同,对安全性的控制也有所区别,凡计量规范中的项目特征中未描述到的其他独有特征,由清单编制人视项目具体情况确定,以准确描述清单项目为准。比如装配式预制构件运输不应仅仅描述运距,因为构件运输过程中的缺损、预留钢筋碰撞变形与构件开裂都对构件运输提出了较高的保护要求,造成不同的构件类型运输单位成本会有较大差别。
其他项目清单要考虑充分、表述清晰。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构件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构件部品、施工工艺和结构的重要部位应进行检测所产生的费用,应当由发包人支出且发包人将其列入招标范围和合同内容,在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时应当列入暂列金额中。总承包服务的内容要清晰、计价要符合市场实际。
招标控制价(最高投标限价)的编制
招标控制价对发承包阶段合理确定造价和实施过程中有效控制造价,降低投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其编制要点有:
受增值税的影响,构件部品是自行采购还是业主供应会影响适用的计价规则,应根据财税部门对建设项目具体适用计税方法的规定,结合建设项目的类别及招标文件要求,准确选择适用一般计税方法或简易计税方法的计价规则。
预制构件部品价格不含增值税,明确构件部品价格是否包含运输费用。信息价中缺项的,通过市场询价方式确定,若为含税市场价格,选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根据“价税分离”计价规则对其市场价格进行除税处理。构件信息价格明显偏高、信息价格缺少合法来源时,可采用暂估价的方式。
对综合单价进行科学组价,重点注意:1)定额子目套用要全、准确;2)消耗量(定额计量规则与清单计量规则的区别、计量规则与实际消耗量的差别);3)人、材、机价格来源,构件基准单价的来源,按照招标文件中风险幅度的上限考虑;4)管理费与利润的计取。
投标报价的编制
投标报价是企业竞争实力在价格上体现,清单中的子项价格是后期价格调整的依据,与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构件部品价格完全由投标人根据市场价格,结合采购渠道和自身管理能力自主报价。
对招标文件中综合单价风险范围的考虑取决于对风险的预判和自身对风险的管控能力。
人工工日单价既可参考造价信息又可采用市场价计算。
不同的施工方案将导致措施项目的差异,应结合项目的具体特点和拟采用的施工方案报价,尤其应注意投标报价与技术方案的一致性。
管理费和利润费率可参照定额费率、结合市场竞争程度进行调整。
可以结合招标文件中的评标标准和方法恰当运用不平衡报价等投标报价技巧,但是要注意清标、评标环节可能面临的风险。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论文、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