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清远加固设计公司

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怎么写)

清远加固设计公司 3周前 ( 11-23 14:23 ) 5460 抢沙发
今天给各位分享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怎么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要求中小学校的校园应设置几个出入口,2、,求小学校建筑设计任务书,3、,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执行什么规范,4、,急求《高等院校建筑设计规范》!!!

今天给各位分享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怎么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要求中小学校的校园应设置几个出入口

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要求中小学校的校园应设置2个出入口。

中小学校的校园应设置2个出入口。出入口的位置应符合教学、安全、管理的需要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出入口的布置应避免人流、车流交叉。有条件的学校宜设置机动车专用出入口。

《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是2011年6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E20083102号)的要求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以下简称《原规范》)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场地和总平面,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主要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指标和净高,安全、通行与疏散,室内环境,建筑设备等。

求小学校建筑设计任务书

中南大学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建筑设计课程作业安排

小学校设计 建筑06级 教师 *** *** *** ***

教学阶段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二年级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第二学期

教学目的:

1. 树立功能与空间,结构与空间整体与局部的空间意识。强调单元设计与组团布局、有特殊要求的教学空间设计与组合。

2. 培养调查研究、立论思考,探索多方案的综合设计能力。

3. 运用工作模型帮助设计的能力

4 掌握学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

设计内容:

根据市区内一小学实际建设基地地形图,拟建一18班完全小学。建筑规模为11000m2。

一 总平面设计

功能分区 功能要求

总平面设计

1:1000 1教学及办公楼:6500 m2 三-四层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2小礼堂:1200 m2 一层

3食堂与宿舍:3000 m2 四-五层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应有较好朝向,远离教学区)

4室外设计200米跑道运动场;100米直跑道;(长轴为南北向)。沙坑等游戏场地。

5传达室: 50 m2 一层(位于学校大门侧)

各项技术指标详总平面图

2、3、4、5项仅作总图布置

室外场地 •绿化:(1.5㎡/每生)含花圃、动物角(两种以上)和小品等。

•每班室外课间操活动场地:(2.4㎡/每生)每班面积≥108㎡,一般以硬地面为主。设砂坑8㎡(30㎝深)。

•室外球类活动地:篮球场18x30、排球场9x18各不少于 1个。羽毛球场12.1x19.4;( 排球场、羽毛球场可与课间操活动场地共用)乒乓球台若干,7x14

•200米跑道运动场;100米直跑道,(可包括跑道)。运动场及各种球场方位长轴为南北向

•场地位置应避免大量人流穿行。

二 教学及办公楼

功能分区 功能要求

普通教室 每班学生定员45人,普通教室18间,70平方米/间;并有存放卫生用具、衣物、雨具等设施。须作视线分析。

画1:100详图。净高不低于3.4米,窗地比不小于1:6。

专用教室 1劳动课教室二间;主要考虑手工劳动课,置4人(500x1000)或6人(1500x1000)合用的劳作桌,应附设准备室。140平方米/间;

2 计算机课教室二间;座位应垂直於采光窗,应附设准备室、软件资料室。(计算机桌800x900 或800x1200) 140平方米/间;

3自然科学课教室二间;置4或6人合用的实验桌,(400-450x1200或 2400)应附设准备室。140平方米/间

4音乐课教室二间;平面宜近似方型,并防止声音聚焦,附设准备室。

140平方米/间

5语音教室教室二间;双人桌(550x1500),需设录音、准备室及观察窗。

140平方米/间;

6美术教室教室二间;需有稳定的自然光,主采光宜北光或北顶光。应附设准备室140平方米/间;准备室可合用

专用教室净高不低于3.9米,窗地比不小于1:6。

公共教学用房 1学生阅览室70平方米;

2教师阅览室70平方米;

3视听合班教室200平方米,装备有放映(如投影、幻灯)和播出(录像、电视等)图像及扩声功能并安装有多种视听媒体的公用教室。

两个班以上或全年级的学生上大班课的大教室,它还可兼做视听教室、集会等多种用途。合理计算座席升高。前3~5排可做平地面,后部可按每二排升高一阶,每阶可升高80~100mm;

前后排的间距:900~950mm 。走道的宽度保证两股人流通过,最小为1100。疏散门不少于两个,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00mm。

合班教室第一排座位与黑板的距离不应小于2.5m。最后排座位与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15m。

要考虑电教器械及其它教学设施的布置,可将电视机悬挂在顶棚上;

良好的声环境和视觉环境。

教室净高为4m左右 ,教室须作视线分析。窗地比不小于1:6。

三 办公及辅助用房

办公用房 校长、教务、行政、医务室各一间30平方米;

教师办公室 18间;20平方米/间;

行政办公室宜设在下层,教学办公室设在上层。

教师厕所:男女各一间;20平方米/间

辅助用房 厕所: 男女各一-二间;共120平方米 男女各半,男蹲位40人/ 位

女蹲位20人/ 位 小便池:40人/米;洗手盆 90人/个 或0.6m

饮水设备: 按每班一个设置 共180平方米 房间可与其它设施共用

交通空间 教学楼的交通体系包括出入口、门厅、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水平交通道一走廊,垂直交通道——楼梯。

内廊净宽不小于2100mm;外廊净宽不小于 1800mm;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500mm。

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两房间门距离小于等于65米;如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距离小于等于20米。

共2400平方米

备注

•总建筑面积控制在6500㎡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5%。

•视听合班教室需考虑防火疏散要求,门洞宽≥1.50米,门扇对外开启。

•服务用房净高不低于2.5米,窗地比不小于1:8。

•门厅、过道设计应便于展示学生作品。

•建筑层数不得超过四层,建筑细部尺寸和家具尺寸需符合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四、课程进程及学习安排

阶段 周次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教学要求

布置 10 布置课程作业讲解作业要求(多媒体教室授课) (1) 一草图纸要求:

总图(1/1000),首层及标准层平面(1/300),轴测图1个,尺规绘制

(2) 交调研报告

一草

阶段 11 观看基地,进行小学校调研(多媒体教室授课)

12 多媒体教室授课

二草

阶段 13 专业教室课堂辅导 模型制作 二草图纸要求:

总图(1/1000),首层及标准层平面立面2个(1/300),剖面1个(1/300);单元放大1个,(1:100);轴测图1个;铅笔尺规绘制,模型1个(1:300)

14、15 专业教室课堂辅导模型制作

绘图

评图

阶段 16 工草 最终图纸要求:

•总图(1:1000)

•平面(1/300,一层包含场地设计)

•立面2个,(1/300),剖面1-2个(1/300),

•普通教室布置(1/100)

•设计分析图若干(功能,流线,空间)

•设计说明及规划设计指标。

•表现方法:彩色轴测图或透视,图幅550×800,共两张。

17、18 绘制最终图纸

18 年级评图

参考书:

1.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章空间与结构一、二、四节文字部分及附图p.113-136,重点学习最基本的结构组成形式及原理。

2.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1册楼梯部分,重点学习楼梯的基本结构形式和设计要求。

3.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8册,楼梯部分,重点为p.94-98,楼梯基本结构形式。

4. 建筑构造资料集(上),楼梯部分,重点学习不同形式楼梯的结构支撑方式。

5.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6. 《城市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执行什么规范

国家到现在没有颁布过《高等院校建筑设计规范》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只能通过几个规范组合来达到要求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比如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 67--2006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25-201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5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57—2000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GBJ 38—99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41—87

等等,根据不同建筑功能,使用不同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的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是指对设计的具体技术要求,是设计工作的规则。一般包括总体目标的技术描述、功能的技术描述、技术指标的技术描述,以及限制条件的技术描述等。

1. 量化指标:确定一般可用性原则和审美常识下的避免犯错的方法,以及一旦出现错误后的补救方案。规范的第一个目的是减少设计过程中出错的次数,一般这是针对新手设计师的,好的量化指标是告诉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他经验。

2. 确认设计关键点: 获得该设计规范针对范围内的关键点,包括设计方向和设计元素,以通过项目设计的过程,达到团队成员的更加密切的配合效果。它是一份检验文件,记录过程中的错误,留作以后的经验。并在此可以做出项目和产品设计的里程碑。

3. 规范设计原则:这个原则有可能是针对单个项目的,也有可能是整个设计团队的指导原则,这个原则要被反复强调,反复实施,团队人员要共同为这个原则负责。

4. 设计规范本身也需要可用性.

急求《高等院校建筑设计规范》!!!先谢谢了!!!

一、建筑设计规范亦称“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指国家或有关部门对基本建设设计所规定的各项技术标准。它是各类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建筑设计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技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二、内容一般包括

1、应用范围及建筑分等要求;

2、建筑总平面设计指标;

3、不同用途的建筑设计指标和主要数据;

4、保证使用的有关规定;卫生保健要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5、设计标准规范按管理级别和使用范围,可分为国家、部门、省(市、自治区)和设计单位四级。

扩展资料

建筑法规体系分为法律、规范和标准三个层次,法律主要涉及行政和组织管理(包括惩罚措施),规范侧重于综合技术要求,标准则偏重于单项技术要求。各国建筑法规体系层次区分并不相同,如日本将建筑设计规范中的一些主要内容纳入《建筑基准法》及其《实施令》中,作为法律的附则;苏联把建筑设计规范包括在标准的范围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筑设计规范

如何设计好的学校?

从三个方面分享我国学校设计基本情况:

1 我国学校设计面临的基本问题

2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如何认识未来的学校教育空间

3 当设计一所好的学校的时候,应该具备怎样的创新思维,更好服务学校设计

这是几张教室图样。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学堂我们很熟悉,左边近100年前的学校教室布局与教育模式在如今依旧没有大的变化。除了今天教室里面引入现代化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等一些设备之外,一百年前和如今的教室相比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异。事实上,如今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方式包括背后技术

支撑条件已经发生很多变化。但为何课堂布局,或者是教学空间却没有很大的变化。难道学校不需要改变吗?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变化的?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个人觉得有很多原因导致今天国内学校没有很大变化。相比国外学校,特别是二战之后,如美国、英国、日本,这些国家的学校建筑空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月前在北京我参加了一次学校建设会议,一些来自国外发达地区的学者分享给我他们国家学校空间设计的时候的一些思考,很明显感觉到其他国家的教育空间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异。

无论是美国也好,日本也好,他们的学校设计非常强调一栋建筑体内部的平面布局以及每一个空间的具体教学功能。而国内的建筑事实就是,聚焦点都在建筑立面、总体布局上。个人认为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而在这种差异的背后,可能还包括一种支撑的理论基础。这种现象可能跟中国设计界,教育界、学校基建界等等很多不同层面的人的观念和行为联系在一起。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个单一现象,而是群体性的集体共识。这种共识,如果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对比,就可以看到彼此之间的理念不同和差异,也可以看到国内外之间存在的距离。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人为因素导致学校建设不合理

今天国内学校建设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个人认为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比如场地问题。很大比例的学校在规划选址时的场地条件是不适合建设学校的。例如将学校建在地震断裂带上,建在毒场地上,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右边的图片是某地的一所初中,所在区域有一个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在规划时当地即规划了相关企业也规划了相关学校。但在学校建成连年后,这个经济开发区引入了两家污染企业。这两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每过12个小时就需要进行一次废气排放,这些气体都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直接导致这所学校在废气排放阶段无法正常教学。

除了这些,还可能有一些其他问题。如指标设定不科学。

案例:我曾经接手过一个幼儿园的设计,幼儿园是12个班,土地面积并不大。那么政府给定的相关指标比如容积率要求不大于1.0,建筑密度要求不大于25%,绿地的要求不少于35%,建筑高度不高于15米。我根据班级规模进行测算,发现一个很苛刻的情况就是这样一个幼儿园,要死死扣住25%的建筑密度这个指标,然后把这个幼儿园建成四层才能够达成相关建筑指标要求。

而在国内建筑规范里规定,幼儿园要求建造高度不超过3层,那四层空间如何利用?显然不能够作为普通教室使用,只能来做一些辅助用房,但辅助用房在平面布局在上面这张图中是很不合理的,这就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我试图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幼儿园设计是否可以引入新的设计结构,像loft结构来解决这种困难,这种结构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在相同建筑高度的情况下更好的解决建筑面积不足的问题,因为在loft上面可以解决老师办公空间的问题。但是,采用这种结构后,15米的建筑高度设计3层loft结构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是16m就比较好解决了。但是当地规划局规定建筑高度不能超过15米。

对于学校的用地,也没有很好的落实一个关键政策:教育优先发展。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国家政策层面提出教育优先发展一说,教育发展要置于经济宏观发展的前面,包括教育相关投入优先保障,经济区规划包括城市规划要优先考虑学校规划等等.但实际情况是中小学用地往往是一些边角的用地居多,很少把最好的土地让步给教育用。这样的结果就导致学校选址上可能有很多不合理的问题。

投入不到位或投入不足以及外部评选的问题我国绝大多数的公建学校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对学校的投资量基本停留在二三十年前对于学校面积的框定,然后根据框定的基数,乘基本建设经费标准(每平方米1600或者1800),作为学校的总投资量。

这种方法存在两个问题。1:面积规定太死,对于学校空间灵活性,建筑用地或者建筑余地问题考虑不到位。2:每平方米单位造价规定较死,很多学校建筑要做的很好,不单单是毛坯房的设计和经费问题,还有学校文化和室内设计,但往往由于经费不足而搁置。所以总投资量可能普遍存在不足。

我也经常被邀请,作为评标专家去帮助甲方进行学校设计评标,自己也参加过学校的一些邀标设计。在这些体验过程中,可以经常看到,有时甲方邀请的一些评标专家在评学校建筑设计时往往伪专家比较多,所谓伪专家,就是他有一些建筑学背景但是在学校设计领域往往懂的不太多,这样一些专家在评学校建筑时往往依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和对建筑的理解,导致最终评选结果往往存在一些差距。

评标过程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真正的使用方,比如学校,老师很少能够参与到评标的过程中去,导致甲方或者使用方的一些实际使用需求往往在评标方案里不能够得到很合理的表达。

在学校设计中,更大的问题是国内设计能力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在学校设计中比较大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学校设计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并不简单。表现为教学需求如何在空间中得到合理的表达。丘吉尔有一句话: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影响我们。有一些学校设计很好,能够很好的反映教育的功能,对于教学促进影响是很大的。但问题是目前对于学校空间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与推动的理解和认知是不到位的,合理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空间设计中的表达是不到位的,设计师对于学校空间,教育空间,教学需求的理解也是不到位的。

从比较简单或者比较简约的一种基本认知,可能觉得,目前国内教育界、学校设计界缺乏很好的沟通,这种缺失使得学校在设计上出现很多问题

另一方面,这些建筑师设计师对于学校建筑应该如何设计,从他们的角度探讨并不是没有价值的,也是很有价值的。只是从加强教育事业,从教育的观点来结合建筑学的专业知识来看待学校建设问题,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通过学校设计,将建筑学力量和教育学力量结合起来,共同对这个问题进行很好的交流和对话,这样未来国内学校设计可能会设计的更好一些。从国外比较来看待这个问题,因为个人看过不少国外文献,当去阅读国外对于学校建设的一些理论时会猛然发现,国外很多理论学者并不是来自建筑设计学院也不是做建筑设计的,很多是来自教育学、建筑学,但在国内,这些真的很少。

以美国为例,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佐治亚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以及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这里很多教育学教授在研究学校设计。而国内无论师范类还是综合类院校,很少有学者来关注这个问题。目前在教育方面我们需要反思一下,从教育界跨学科探讨建筑问题的力量不够壮大,理论基础还是不够坚实。

就国内目前状况,我们如何设计好的学校?

任何一个学校如果很用心的做学校设计,那它的背后一定有很多观念,很多需求是通过空间设计来表达的。我们建筑一个怎样的学校,不仅反映实际具备怎样的物质技术条件,而且反映秉承着怎样的教育观。设计的核心应该在整合当代技术的前提下,表达怎样的学校教学理念以及未来想要打造学习空间。一所学校的设计就是在构建这所学校独特的教育学问题。

一个月前,我遇到一位日本教授:长泽悟。他曾经在国内出版过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学校建筑领域的专著。他和我分享了一个观点,建筑立在土地上面,而建设学校,是将学校立在观念上面。

我个人非常认同。其他的很多建筑,如住宅、商业区、写字楼,它只需要把建筑立在土地上面,把建筑面积做出来,很多设施、功能可以在以后进行陆续的优化。但是学校建设却不是。学校从一开始设计时就有特殊需求,需要做很多的提前统筹规划,背后涉及很多观念,如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观念,课程观念,教学技术观念等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学校确实是建立在观念上面的。

把教育观念立在学校建设之上时,就牵扯出又一个问题:在进行学校建设时究竟需要怎样的观念。每个学校的观念都有差异,但在宏观层面上又有一些共性的认同。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些观点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的课堂传播昨天的知识是否能解决明天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值得去研究。我们的孩子真的可以用昨天的知识去解决明天的问题吗?个人认为,明天的问题还是要未来的技术去解决。未来一代要用还未发现的技术去解决即将发生的问题。对于未来孩子而言,未来是不确定的,是充满挑战的,对于现在学生,重心并不是在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俗来讲,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今在学习空间的规划建设上,应该从怎样更好进行知识的灌输与传播,转变到怎样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怎样用合理的空间设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有四个重新认识分享给大家。

重新认识学生。

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他们的学习更多是重体验,重交流,依赖网络这样的特征,这些的特征对于背后的教育理论,教育空间,包括教育基础设施与传统教育相比有很大的差异。

重新认识教师。

教师一直是教学的灌输者、传播者、主导者,但实际上,未来教师的角色,是要发生一定的转变。北京师范大学一个学者做了一项研究。未来2030年老师的角色究竟要发生怎样的变化。提出在指导学生这个维度上,从目前20%到30%左右的比重,提高到73%。从老师传统的传授知识的维度上,要从今天的80%下降到19%。这方面老师角色发生重大转变,更多从一个教师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导师。

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对于老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慢慢从教的怎么样转变为究竟帮助学生学的怎么样。这样一个重要的转变,意味着课堂的主题慢慢还给学生。老师在教育中更多的是在激活学生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可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这个世界,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这就导致学习资源如课堂设置、桌椅布置等等一系列的空间规划产生很大差异

重新认识学习。

很多设计师认为学校空间除了普通教室外就是实验室、图书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学习方式。实际上并非如此。如今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越来越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软实力,注重沟通合作与创造性思维。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如基于小组的,基于资源的,基于主题,基于项目的,这些都对学习空间提出新的需求,这些在学校早期的空间规划时都是需要被考虑的。

重新认识学校。

学校空间是正式学习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以及混合空间包括对话交流中间整合在一起,不是单独的一种类型,以往将学校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后勤生活区,如今从学习空间的角度,如何构造学习空间的搭配打造以适应不同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美丽学校建设的全新思维学校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事情,它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交杂的问题。学校空间在打造上需要越来越关注更多学科领域的问题,需要倾听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就此我提出几个问题很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学校设计有了设计规划后,是否应该马上找设计师。个人认为并不是这样。而因该思考,究竟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校,我们要怎样去建构属于这所学校的空间,需要更多的去思考这所学校独特的思维,独特的定位,独特的教育理念,需要更多的交流,前期的教育学思维,教育理念,定位等等就显得很重要。在学校设计时,进行设计规划、立项前,学校的理念,需求究竟是什么,在甲方下建筑任务书之前,需要去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从而对学校空间设计提出新的需求。我在进行杭州一所中学进行设计时,前期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探讨这所学校的理念,得出这个学校需要一个STEM空间。在设计完成时,也确实打造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场所。这所学校大概明年9月完成,虽然在学校设计规划时用地很紧张,但还是拿出5000平方来打造这样一个STEM空间,规划各种各样STEM的教育、交流空间,对未来学校建设和规划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于未来学生能力的培养、跨学科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样的一种设计手法和理念,在任何一所学校进行设计前期对学校进行一些研究和概念设计,越来越多的得到各地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这种模式进行项目推进。

学校设计仅仅指建筑设计吗?

学校设计很复杂,不仅仅指建筑设计,包括前期的概念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校园文化设计,弱电智能的专项设计,也许后来还会出现更多的设计,但目前学校设计已经不单单是指建筑设计了。

比较可惜的是,一些教育局和甲方在学校设计时依旧停留在建筑设计,他们需要去改变一下传统的观念,更多关注室内、校园文化与弱电智能设计,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打造更好的校园建设解决方案。

规范很重要,是我们进行设计时的导引,但在实际设计时又带来很多限制。如今如何看待规范并超越规范,变成大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如何在遵守规范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思维上也要从基于标准的思维转向基于需求的思维。在学校空间规划设计上,如果可以对打造的空间从需求的角度,教育学心理学角度校园理念的角度进行合理解释,这样就有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需求支撑,设计也就变得合理。而如今很多学校空间,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没有很合理的解释。

怎样更大范围的创新设计

未来设计师要重视对教育技术、教育家具与装备的研究,例如具有小组合作功能的课桌椅,更有利于师生学习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壁毯式主题墙,以壁毯为例,具有更好的展示性、吸音性、美观性及方便性等诸多优点。

关于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和学校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怎么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