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鹰潭钢结构设计

山西雕刻艺术(山西雕刻大师)

鹰潭钢结构设计 3周前 ( 11-23 14:19 ) 7404 抢沙发
今天给各位分享山西雕刻艺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山西雕刻大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南北朝时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是山西大同的什么和河南洛阳的什么,2、,中国剪纸发源地在哪?

今天给各位分享山西雕刻艺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山西雕刻大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南北朝时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是山西大同的什么和河南洛阳的什么

南北朝时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两处石窟群里,雕刻着成千上万的佛像。这些佛像继承了我国秦汉以来我国雕刻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云冈石窟的价值: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中国剪纸发源地在哪?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

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

译文: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扩展资料:

剪纸的现代发展:

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还首次展出了西北地区的民间新剪纸作品,为新中国成立后剪纸艺术的发展拉开了序幕。可以说延安的剪纸开创了中国剪纸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新剪纸,开拓了剪纸创作的道路,也丰富了中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形式和内容。在新剪纸的创作中除了表现各行各业新气象的剪纸外,儿童、体育、杂技、歌舞等也成为剪纸最常见的题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剪纸艺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剪纸

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共计105项) (共计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董永传说﹡ 运城市万荣县﹡

2 Ⅰ-2 民间传唱史诗《杨家将》 山西大学

3 Ⅰ-3 广武传说 朔州市山阴县

4 Ⅰ-4 赵氏孤儿传说 阳泉市盂县运城市新绛县

5 Ⅰ-5 万荣笑话 运城市万荣县

6 Ⅰ-6 司马光传说 运城市夏县

7 Ⅰ-7 牛郎织女传说 运城市永济市晋中市和顺县 (共计1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8 Ⅱ-1 左权开花调﹡ 晋中市左权县﹡

9 Ⅱ-2 河曲民歌﹡ 忻州市河曲县﹡

10 Ⅱ-3 五台山佛乐﹡ 忻州市五台县﹡

11 Ⅱ-4 晋南威风锣鼓﹡ 临汾市﹡

12 Ⅱ-5 绛州鼓乐﹡ 运城市新绛县﹡

13 Ⅱ-6 上党八音会﹡ 晋城市﹡长治市长治县、长子县

14 Ⅱ-7 文水鈲子﹡ 吕梁市文水县﹡

15 Ⅱ-8 太原锣鼓 太原市

16 Ⅱ-9 晋北鼓吹 忻州市忻府区、五台县大同市阳高县

17 Ⅱ-10 恒山道乐 大同市阳高县

18 Ⅱ-11 上党乐户班社 长治市

19 Ⅱ-12 临县大唢呐 吕梁市临县 (共计1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0 Ⅲ-1 狮舞(天塔狮舞)﹡ 临汾市襄汾县﹡

21 Ⅲ-2 走兽高跷﹡ 运城市稷山县﹡

22 Ⅲ-3 翼城花鼓﹡ 临汾市翼城县﹡

23 Ⅲ-4 临县伞头秧歌 吕梁市临县

24 Ⅲ-5 稷山高台花鼓 运城市稷山县

25 Ⅲ-6 踢鼓秧歌 朔州市

26 Ⅲ-7 平定武迓鼓 阳泉市平定县

27 Ⅲ-8 寿阳爱社 晋中市寿阳县

28 Ⅲ-9 汾阳地秧歌 吕梁市汾阳市

29 Ⅲ-10 朔州喜乐 朔州市

30 Ⅲ-11 背铁棍(抬阁、挠阁) 太原市清徐县晋中市祁县运城市万荣县忻州市代县

31 Ⅲ-12 原平凤秧歌 忻州市原平市

32 Ⅲ-13 榆社霸王鞭 晋中市榆社县

33 Ⅲ-14 武乡顶灯 长治市武乡县 (共计20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4 Ⅳ-1 晋剧﹡ 省文化厅﹡

35 Ⅳ-2 蒲州梆子﹡ 临汾市﹡运城市﹡

36 Ⅳ-3 北路梆子﹡ 忻州市﹡

37 Ⅳ-4 上党梆子﹡ 晋城市﹡长治市

38 Ⅳ-5 雁北耍孩儿﹡ 大同市﹡

39 Ⅳ-6 灵丘罗罗腔﹡ 大同市灵丘县﹡

40 Ⅳ-7 秧歌戏(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襄武秧歌、壶关秧歌) 朔州市朔城区﹡忻州市繁峙县﹡长治市襄垣县、武乡县、壶关县

41 Ⅳ-8 道情戏(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神池道情戏、洪洞道情戏) 朔州市右玉县﹡吕梁市临县﹡忻州市神池县临汾市洪洞县

42 Ⅳ-9 二人台﹡ 忻州市河曲县﹡

43 Ⅳ-10 锣鼓杂戏﹡ 运城市临猗县﹡

44 Ⅳ-11 皮影戏(孝义皮影戏﹡、侯马皮影戏) 吕梁市孝义市﹡临汾市侯马市

45 Ⅳ-12 碗碗腔(孝义碗碗腔﹡、曲沃碗碗腔) 吕梁市孝义市﹡临汾市曲沃县

46 Ⅳ-13 祁太秧歌(太谷秧歌、晋中秧歌) 晋中市、太谷县、祁县

47 Ⅳ-14 晋南眉户 临汾市运城市临猗县

48 Ⅳ-15 上党落子 长治市潞城市

49 Ⅳ-16 线腔 运城市芮城县

50 Ⅳ-17 孝义木偶戏 吕梁市孝义市

51 Ⅳ-18 碓臼沟秧歌 大同市

52 Ⅳ-19 赛戏 朔州市

53 Ⅳ-20 上党二簧 晋城市城区 (共计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54 Ⅴ-1 潞安大鼓﹡ 长治市﹡

55 Ⅴ-2 太原莲花落 太原市

56 Ⅴ-3 襄垣鼓书 长治市襄垣县

57 Ⅴ-4 阳泉评说 阳泉市

58 Ⅴ-5 晋东南说唱道情 长治市屯留县晋城市阳城县

59 Ⅴ-6 河东说唱道情 运城市盐湖区、永济市

60 Ⅴ-7 沁州三弦书 长治市沁县 (共计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61 Ⅵ-1 挠羊赛 忻州市

62 Ⅵ-2 心(形)意拳 晋中市 (共计6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63 Ⅶ-1 中阳剪纸﹡ 吕梁市中阳县﹡

64 Ⅶ-2 平阳木版画 临汾市

65 Ⅶ-3 山西面塑艺术(定襄面塑、闻喜花馍、焙面面塑、新绛面塑) 忻州市定襄县运城市闻喜县、新绛县晋城市阳城县

66 Ⅶ-4 山西民居砖雕艺术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省民居雕刻艺术研究会

67 Ⅶ-5 黎侯虎(布艺老虎) 长治市黎城县

68 Ⅶ-6 广灵染色剪纸 大同市广灵县 (共计1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69 Ⅷ-1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晋城市阳城县﹡

70 Ⅷ-2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晋中市平遥县﹡

71 Ⅷ-3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吕梁市汾阳市﹡

72 Ⅷ-4 山西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 太原市清徐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73 Ⅷ-5 山西面食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晋餐文化研究会

74 Ⅷ-6 云雕制作技艺 运城市新绛县

75 Ⅷ-7 地窨院建筑技艺 运城市平陆县

76 Ⅷ-8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 长治市长子县

77 Ⅷ-9 交城琉璃咯嘣制作技艺 吕梁市交城县

78 Ⅷ-10 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工艺 阳泉市平定县

79 Ⅷ-11 新绛县澄泥砚传统制作工艺 运城市新绛县

80 Ⅷ-12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 太原市

81 Ⅷ-13 绛州飞龙制作技艺 运城市绛县

82 Ⅷ-14 梨花春酒传统酿造工艺 朔州市

83 Ⅷ-15 汾阳王酒传统酿造工艺 吕梁市汾阳市

84 Ⅷ-16 上党堆锦艺术 长治市

85 Ⅷ-17 太谷饼传统制作工艺 晋中市太谷县 (共计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86 Ⅸ-1 傅山养生健身术(八珍汤、傅青主女科、傅山传说) 太原市尖草坪区

87 Ⅸ-2 龟龄集酒药传统制作工艺 晋中市太谷县 (共计18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88 Ⅹ-1 民间社火﹡ 长治市潞城县﹡

89 Ⅹ-2 尧王传统祭祀文化 临汾市

90 Ⅹ-3 舜王传统祭祀文化 运城市晋城市

91 Ⅹ-4 禹王传统祭祀文化 运城市

92 Ⅹ-5 关公文化 运城市

93 Ⅹ-6 河东盐池文化 运城市

94 Ⅹ-7 寒食节 晋中市介休市

95 Ⅹ-8 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 临汾市洪洞县

96 Ⅹ-9 后土文化 运城市万荣县

97 Ⅹ-10 骡驮轿 朔州市

98 Ⅹ-11 晋祠庙会(水母娘娘山西雕刻艺术的传说、晋阳风火流星) 太原市晋源区

99 Ⅹ-12 走亲习俗 临汾市洪洞县

100 Ⅹ-13 河曲河灯会 忻州市河曲县

101 Ⅹ-14 背冰 运城市芮城县、永济市

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1

云岗石窟处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云岗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艺术家们把它比喻成东方的罗马石雕。有人发现这些石雕作品,融合了中西的艺术,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

云岗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前后用了约30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完成了这个浩大的艺术工程。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 53个,大小造像51000多个。石窟雕刻的题材内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

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第五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高达17米。佛像形态端庄,是中原文化传统的表现手法;但其脸部形象:额宽、鼻高、眼大而唇薄,却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征。

大同市在公元5世纪初,是北魏的都城,当时称为平城,至5世纪末迁都洛阳,在近百年间,这里一直是中国北方封建统治的中心。初期的北魏王朝非常崇信佛教,并奉为国教。公元446年,太武帝听信司徒崔浩的建议,焚毁佛寺佛塔,强迫僧人还俗,造成了佛教史上的“太武灭法”。不久太武帝病,疑为灭法所致,大悔, 杀崔浩。

文成帝继位后,首先恢复佛法。云岗石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当时一位著名和尚奉文成帝之命,役使了数以万计的劳动人民和雕刻家动工开凿的。

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2

欢迎来到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至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号称“煤都”的山西省大同市以西约16公里处,它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20x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它是那个时代的能工巧匠们前后用了近30年的时间才完成的。

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多个,石窟中雕刻的内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它们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真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呀!

同学们,由于云冈石窟的洞窟比较多,一共有53个,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最大最有代表性的石窟,你们知道它是哪一窟吗?让我告诉你吧,它就是第五窟中最大的佛像三世佛,它中间的坐像高达17米,大佛的双腿长达15.5米,膝上可容纳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怎么样,够大的吧!

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3

你好,所有的游客。成为你们的导游是我的荣幸。我叫詹。你可以叫我詹导游。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外蒙古古都、煤海镇大同市以西约16公里处。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现在,你跟着我走进了云冈石窟的大门。云冈石窟是依山而建的。现有主要石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在云冈的几十个石窟中,新新的五个石窟是最早、最壮观的。五、六洞、五花洞内容丰富多彩,气势磅礴,是云冈艺术的精髓。今天,我们主要参观了石窟5号和6号,五华洞和坦坦洞5号。

第五石窟位于云冈石窟的中央,云冈石窟是一组双石窟与第六石窟。这个洞被分成前后两间。后屋北墙上的主像是佛三世。中央的坐像有17米高。它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洞穴的墙壁上覆盖着壁龛和佛像。在拱门的两侧,菩提树顶上刻着两尊佛像。线条很美。这两个洞窟是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的,洞窟前有五个四层高的亭子。

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4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武州川的北岸。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另两个是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好象布满蜂洞的超级蜂巢,非常壮观。岁月风蚀造成的斑驳使它更显得苍古。它就像一座巨型的古建筑物,那里面无数的佛正透过门窗似的洞窟在窥视人间。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即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艺术创作。现存洞窟53个,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

石窟有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的佛传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雕刻艺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与亚洲国家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云冈石窟(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明的艺术宝库。

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5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我姓詹,大家可以叫我詹导游。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约16公里处,现在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现在,大家已随我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云冈石窟依山开凿,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魄力最为雄伟。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厚多采, 华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髓。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昙曜五窟。

第五窟 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心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美好。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修建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心是一个衔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降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划雄伟,雕饰华丽,技法精辟,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9窟至第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绘,彩绘后的五个洞窟异常华丽,五彩斑斓,被人称为五华洞.五华洞分为两组,分别为第9、10窟和第11、12、13窟。

各位,大家面前就是西区第16、17、18、19、20号洞窟,这5个洞窟宏伟壮观,场面开阔,为北魏早期的石窟,由著名高僧昙曜负责开凿,习惯称:昙曜五窟.

各位,云冈石窟的导游暂时告一段落。通过游览云冈石窟,大家或许对石窟寺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或者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一点兴趣。愿这次游玩能给各位留下深刻的回忆。谢谢大家!

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6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等一下到了云冈石窟至也就是今天的目的地的时候,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哦,差点忘了,大家叫我周导就好了。到了目的地之后要注意:

一、不要乱扔垃圾。

二、不要乱涂乱画刻字啊!

这里就是今天的观光目的地至云冈石窟了。大家看,一个小的石窟有9米高,就像四个半的篮球架那么高。大的石窟有15米高,大约有5层楼那么高。石窟里面一进去就可以看见一缕缕阳光从一个看似坍落的大洞外射进来,给整个石窟添得几分神秘感。墙上的壁画经过风雨的洗礼,已经破烂不堪。但大家看,从一些保存比较完好的壁画上来看,可以看出古代的人们对神以及佛之类的信仰。

出了石窟以后大家就可以看见一个类似如来的佛祖形石像,可不要小看了它。古时候有多少人能雕刻出大又精致的石像呢?一个石像就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了……

好了,现在,亲爱的游客们,你们可以去自由活动了。记住,我叫周导,但愿下次我还能做你们的导游,祝旅途愉快!

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7

你们好!

欢迎来到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号称“煤都”的山西省大同市以西约16公里处,它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20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多个。它们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真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呀!

同学们,由于云冈石窟的洞窟比较多,一共有53个,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最大最有代表性的石窟,你们知道它是哪一窟吗?让我告诉你吧,它就是第五窟中最大的佛像三世佛,它中间的坐像高达17米,大佛的双腿长达15。5米,膝上可容纳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怎么样,够大的吧!

山西云冈石窟导游词8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塞外古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西约16公里处,从酒店出发需要大约30分钟的时间。利用这暂短的时间,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开凿的大型石窟,时间约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时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历史。它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较龙门石窟早35年的时间。它以建筑规模之大、塑像形体之高、保存之完整,而闻名天下。又因对研究中国古代史、佛教史和艺术史有极高的价值,享誉国内外。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指名要求参观云冈石窟,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蓬皮杜总统参观了云冈石窟。 我们乘坐的汽车已驶入停车场,大家请按顺序下车,在云冈石窟门前集合。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现在看到的像蜂窝一样排列的许多洞窟,就是云冈石窟。石窟开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处称云冈,故名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亦称石佛寺。云冈石窟为什么开凿在武周山?这与武周山这块风水宝地密切相关。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内山清水秀,可以说是“藏风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称武周塞,从北魏的旧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到达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经过这里。武周山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当时人马商队来往频繁,还驻扎了重要的军队,皇帝经常在这里议论国家大事。武周山成为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们在这里遥拜北方,祈求神灵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开凿石窟,创建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窟,这里冬暖夏凉,幽静神秘。古印度佛教兴起后,佛教信徒、僧侣将石窟作为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因为,依山雕凿石窟、佛像,比用砖石筑建寺院经久耐用。佛教是汉代经著名的丝绸之路开始传入中国,石窟寺艺术的传人,大约在3世纪。我国新疆天山南麓的克孜尔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沿丝绸之路东行还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进入河西走廊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从甘肃继续东进则是宁夏须弥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武周山的地层岩石属于株罗纪的长石石英砂岩,石质坚硬,结构紧密,有利于石窟和造像的雕凿。

现在,大家已随我进入云冈石窟的山门,我身后的石窟参观示意图,大致告诉我们参观路线。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分为东、中、西三区,东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此外还有许多小型洞窟。共计1100多龛,大小造像51000多躯。从云冈石窟西行约3公里,武周川北有吴官苍石窟。再溯河西行,距云冈15公里的高山镇,还有焦山石窟。这么多洞窟如果要细看的话,也许你一个星期的时间也看不完,目前开放有40多个洞窟,仔细观看需要2天的时间。按传统参观路线,如果大家时间充足,先从东部第1窟开始,直到第45窟结束。如果仅参观2个小时左右,则主要游览第5、6窟、五华洞、昙曜五窟。

首先我们从东部的第1、2窟开始参观。北魏开凿石窟从公元460年开始,至524年结束,约有70年的开凿历史。从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艺术,有关专家将云冈石窟的开凿年代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云冈石窟中期为主,成窟的年代约公元465年至494年之间。由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夕开凿,人们习惯将这些石窟称为“孝文石窟”。大家看到的第1、2窟是一组塔庙式双窟,开凿洞窟时在中央留下一个方柱,在柱子的四面开龛,龛内塑像。第1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雕释迎、多宝佛,上层雕释伽;石窟后壁的主像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未来佛,据佛教经典讲,弥勒菩萨将继释迎佛后成佛,广说佛法,教化众生。据说当弥勒降生人世时,世界将充满光明幸福,所以古代有些农民起义常常打着弥勒降生的旗号来组织和号召群众。释迎、多宝佛并列,佛经有这样的传说,当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时,忽然地下涌出安置多宝佛全身的舍利塔,现于空中。释迎听到塔中的声音,告诉听经的大众说,这是过去东方世界宝净国土的佛,号为多宝。当释迦佛开启塔门,示现多宝佛身时,宝塔内的多宝佛让出半座给释迦佛。

于是,释迦人塔,与多宝同结跏趺坐,宣讲经义。第2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层雕释迦、多宝,上层雕三世佛;石窟的后壁主像是释迦佛。两窟的窟门两侧都雕有维摩、文殊对坐问法像。有关维摩、文殊对坐问法是南北朝、隋唐时期流行的题材,敦煌石窟的壁画就有“维摩诘图像”。佛经中有“文殊问疾”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维摩居士“示现”病相,众人前去探访。释迦牟尼知道后,派以智慧著称的文殊菩萨带领弟子前去维摩居住处。在维摩居士的丈室里,文殊菩萨和能言善辩的维摩展开大乘佛教义的讨论,使从者心服口服,也令文殊菩萨十分赞叹。第2窟前有一泉

水长年涌出,泉水清凉可口,被称为 石窟寒泉 。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面前是云冈石窟最大的洞窟 第3窟。它被称为云冈石窟之最。洞窟崖面高25米,开窟面宽50米,规模最大。原为大型塔庙窟设计,开凿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因工程浩大,北魏一代未能完工,后室的三尊大像为初唐时期补雕而成。第3窟的前室分两层,上层左右两侧各雕一塔,中部凿方形窑室,主像为弥勒菩萨,壁面满雕干佛。后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属北魏时期雕凿,高约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属唐代作品,分别为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据专家考证,第3窟是文献记载的 通乐寺 、 灵岩寺 ,当时可居僧人达3000人。

第4窟是塔庙窟,中央雕凿方形立柱,东壁交脚弥勒像保存比较完整,据考证是云冈现存纪年最晚的造像,由北魏晚期正光年间(公元520年 524年)开凿,是第1至第13窟之间仅有的晚期大窟。

现在,大家看到几座宏伟高耸的楼阁,它们建筑在洞窟的前檐,被称为窟檐建筑。据专家考证,云冈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数因战争或其它因素毁坏,现仅存的窟檐建筑为清代以后建造。第5、6窟是一组双窟,窟檐建于清代的顺治八年(1651年),这组建筑朱红柱栏、琉璃瓦顶、巍峨挺拔、气势非凡,是五间四层的绕廊木构楼阁。第7、8窟同样是一组双窟,辽代这里被称为护国大寺,现在的窟檐是1994年由国家拨款重新建造,对保护石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5窟分前后两室,洞窟形状为椭圆形的草庐式。后室佛像布局为三世佛,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为结跏趺坐像,高达17米,为云冈石窟中的第一大佛像,大佛的双腿长达15.5米,膝上可容纳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释迎佛头顶蓝色的螺髻,面部轮廓清晰,白毫点朱,细眉长目,鼻准方直,双耳垂肩,身着褒衣搏带,通肩架裳,给人端庄、肃穆、慈祥之感觉。主佛的右侧是未来世弥勒佛,左侧为过去世迦叶佛。主佛的对面是两层高约1米的8尊佛教造像,衬托着主佛更加高大、雄伟。拱门东侧雕凿着菩提树和树下二佛对坐的造像,属北魏石窟内常见的题材。请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后面有一狭长的隧道,你们猜这是做什么用的吗?对了,这是佛教信徒们礼拜绕行的诵经道。

第6窟是云冈石窟中精巧著称的一窟,称 第一伟窟 。第6窟平面呈正方形,后室为中心塔柱,塔高15米,分上下两层。请大家看,四壁和塔柱的佛像采用近似圆雕的高浮雕,佛像立体感很强。四方塔柱上层的立佛是具有极高水平的楼空雕刻法,这种立佛被称为 接引佛 。我们举目四周环视,发现整个洞窟雕饰富丽堂皇,几乎找不到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间,佛像、菩萨、罗汉、飞天、供养人和瑞鸟神兽、花卉等等,真是一座热闹拥挤、琳琅满目的佛国世界。第6窟更具有佛教和艺术感染力的是在中心塔柱的塔腰和四壁上的释迦佛陀本生故事图,艺术家以浅浮雕和高浮雕结合的手法,用连续排列的形式,运用近40幅的雕刻,表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前后到降魔成道、初转轮的佛传故事。请大家随我的手势来观赏这动人的画面。

(1)迦毗罗卫国是古印度的一个国家,国王是净饭王。他和摩耶夫人,年近40岁未曾生育。膝下无子的国王非常寂寞,一天夜里,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乘白象而来,后来怀了身孕山西恒山_临汾卢崖瀑布_云冈石窟导游词3篇演讲稿。王纪有喜的消息传开,各国使臣纷纷前来祝贺。

(2)按当地习俗,妇女应回娘家分娩。公元前454年,摩耶夫人带众人回娘家,在途径毗尼公园时休息。当夫人手攀无忧树时,太子从夫人右腋下降生,取名乔达摩 悉达多。太子出生,天空出现五彩样云。

(3)太子降生时,向东西南北四方各行七步,出现步步生莲花的场面。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如狮子般怒吼道: 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4)天上九龙口吐圣水为太子洗澡,这天称为 浴佛节 。汉传佛教将农历四月初八定为释迦的生日

(5)天人舞乐,大象眉飞色舞,大家迎接净饭王和太子还宫。

(6)国王请仙人为太子看相,太子相貌出众,不同常人。仙人回票国王说: 太子乃大圣人降世,若留家中将继承王位,若离家则必成佛道 。

(7)国王为太子建造豪华的三时殿,选来美女让太子享乐,欲使太子消除学佛之心。大家看太子却表现深思熟虑和感触人间烦恼的神情。

山西雕刻艺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山西雕刻大师、山西雕刻艺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