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阿里钢结构设计

老南瓜民宿设计师(老南瓜美食)

阿里钢结构设计 7天前 ( 01-23 21:06 ) 7457 抢沙发
今天给各位分享老南瓜民宿设计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老南瓜美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今天给各位分享老南瓜民宿设计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老南瓜美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帅气的南瓜先生长啥样子

是长得像一个大南瓜,有橙色皮肤,黄色和绿色的眼睛,一个小小的鼻子和嘴巴。头上长有覆盆子的毛发,一条细长的胡萝卜须,整体构图很可爱。南瓜先生来自美国,是由一位叫田恩·费尔德(ThanFrelard)的设计师所创造的,是一位艺术家和乐队主唱,传统的旅行图案与歌曲的氛围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位充满魅力的南瓜先生。

草间弥生的南瓜

MilleniaTower老南瓜民宿设计师的office building里,藏着这样一个南瓜。在大理石的大厅里确实非常吸引眼球。Eloise最喜欢的颜色就是黄色,所以对着南瓜一个劲的叫唤。南瓜的设计者应该是日本的波普艺术家草间弥生,作品以密集的圆点为特征。

南瓜的原作在日本的直岛,在这个艺术之岛的轮渡口放着这货。老南瓜民宿设计师我不知道为什么在Millennium Tower里面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南瓜出现,不过如果没有钱去直岛看的话,新加坡也有。

地址老南瓜民宿设计师:Millenia Tower, 1 Temasek Avenue 039192

巴厘岛巴巴民宿能用现金吗

巴巴民宿位于巴厘岛,详细地址是no3 Jalan Sriwedari, Gang Dahlia,乌布地区,吉安雅县,巴厘岛,巴厘省,80571,印度尼西亚。可选择的支付方式有:酒店内仅接受客人使用现金支付。信用卡仅作为预订担保。交通方面,最好自己打车或包车前往酒店,需要注意的是,巴厘岛部分酒店在机场有班车,建议提前打电话咨询详情。

详细信息

入住和退房时间:在14:00以后办理入住,在12:00以前办理退房。

早餐政策:酒店不提供早餐。

酒店周围还有些值得一去的地方。

景点乌布皇宫

乌布皇宫与巴巴民宿距离0.45km

乌布皇宫坐落在素有“巴厘岛艺术重镇”之称的乌布,于16世纪建成,气势恢宏,且石刻技术堪称一绝,手工精致细腻,处处的金箔装饰让整个气氛更显辉煌富贵。宫殿位于市内两条主路Jl. Monkey Forest和Jl. Raya Ubud交叉口处的繁华地带。乌布皇宫的建筑风格这座宫殿是乌布王朝请了当时有名的艺术家设计而成的,光是殿内精致细腻的手工雕刻就值得仔细欣赏一番。随处可见的金箔装饰贵气逼人,让整个气氛更显辉煌。

皇宫内共有60间房,虽然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放部分皇宫供大众参观,但至今依然有王室后裔住在这里,他们和平民一样需要自己努力工作以求谋生。乌布王室如今依然受到广泛的尊敬,在商界和文艺界也举足轻重。皇宫的前院还有一家旅馆,住在这里可以感受巴厘岛的贵族生活。

乌布市场

乌布市场与巴巴民宿距离0.46km

乌布市场位于乌布皇宫的斜对面,属于乌布的闹市区,人多嘈杂。皮件、衣服、沙龙布、工艺品、水果等应有尽有,喜欢在旅途上买纪念品或者小玩意儿的女生们,在这里就可以满足你们的购物欲望。伴手礼中比较推荐的有当地风格的衣服、围巾沙龙、女生的饰品、手工皂、明信片和一些具有当地风格的杯碟碗筷等。

这里的商家众多,商品开价大部分都虚高,所以在货比三家的同时,记得和摊主砍价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画宫博物馆

画宫博物馆与巴巴民宿距离0.56km

是乌布最古老的艺术博物馆,展出当代和传统的巴厘绘画和木雕。这里收集了从战前(1930至1945年)到战后(1945-目前)巴厘岛最好的传统绘画和木雕作品,是一个了解巴厘文化和巴厘绘画艺术的好去处。乌布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位于小镇中心,收藏有巴厘岛传统的油画艺术品,并展示了巴厘岛各个流派的艺术精品和文化精髓。

酒店苏帕撒寄宿家庭

苏帕撒寄宿家庭与巴巴民宿距离0.08km

2011年开业,共有4间房。坐落在乌布,苏帕撒寄宿家庭在巴厘岛占尽地理之宜。包括UbudScooterRental、ASpaCorner和KecakandFireDance都在短距离内,入住酒店的旅客在该地区游览会很方便。所有极具特色的客房都配备有空调,让您感受到更加贴心细致的入住体验。贴心的送餐服务可以满足那些喜欢在私人场合进餐的旅客。酒店周边的美食也等待着您的探索,KubuRestaurant(西餐)会供应一流的推荐美味Ravioli,bridgesBaliRestaurantUbud(酒吧/酒馆)的羊排配南瓜烤鹅肝也颇受欢迎,BlancoParMandif(东南亚菜)也是家值得去的地方。室外泳池让闲暇时间更加充实,按摩室让悠闲时光更加完美。酒店设有24小时前台咨询服务,为下榻至此的您提供最贴心的行程安排。

乌布维纳住宿加早餐民宿

乌布维纳住宿加早餐民宿与巴巴民宿距离0.19km

2016年开业,共有2间房。坐落在乌布,乌布维纳住宿加早餐民宿在巴厘岛占尽地理之宜。包括ASpaCorner、UbudKajengRiceFieldsWalk和AdigunaSpa都在短距离内,入住酒店的旅客在该地区游览会很方便。客房内的所有设施都是经过精心的考虑和安排,包括空调和衣柜/衣橱,满足您入住需求的同时又能增添家的温馨感。倘若您在忙碌的一天后想在自己的客房内放松,提供吹风机的客房浴室是不错的选择。贴心的送餐服务可以满足那些喜欢在私人场合进餐的旅客。如果您觉得在餐饮服务方面仅限于此,那么周边的KubuRestaurant(西餐)、bridgesBaliRestaurantUbud(酒吧/酒馆)和BlancoParMandif(东南亚菜)定会让你大吃一惊,Ravioli和羊排配南瓜烤鹅肝分别是前两家餐厅不容错过的美味。酒店提供按摩室和SPA,一定能满足旅客的休闲需求。客人如需兑换货币,酒店会为您提供外币兑换服务。

隐迹巴厘住宿加早餐旅馆

隐迹巴厘住宿加早餐旅馆与巴巴民宿距离0.22km

2015年开业,共有2间房。隐迹巴厘住宿加早餐旅馆坐落于乌布,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巴厘岛一个令人向往的住宿选择。在该地区观光很容易,ASpaCorner、UbudKajengRiceFieldsWalk和AdigunaSpa都在酒店附近。所有极具特色的客房都配备有熨衣设备、空调和衣柜/衣橱,让您感受到更加贴心细致的入住体验。倘若您在忙碌的一天后想在自己的客房内放松,提供吹风机的客房浴室是不错的选择。闲暇时间在酒店的咖啡厅喝上一杯,必定是您休憩放松的好选择。如果旅客愿意,酒店可以提供满足需求的客房送餐服务。酒店周边的美食也等待着您的探索,KubuRestaurant(西餐)会供应一流的推荐美味Ravioli,bridgesBaliRestaurantUbud(酒吧/酒馆)的羊排配南瓜烤鹅肝也颇受欢迎,BlancoParMandif(东南亚菜)也是家值得去的地方。在漫长的一天结束后,游客可以在按摩室进行放松,可大大提升您对酒店的满意度。酒店为旅客提供接站服务,舒适到家。

餐厅fair Warung Bale

fair Warung Bale与巴巴民宿距离0.42km

Bebek Bengil Dirty Duck 脏鸭餐厅(乌布总店)

Bebek Bengil Dirty Duck 脏鸭餐厅(乌布总店)与巴巴民宿距离1.58km

Pundi-Pundi GrillAsian Cuisine

Pundi-Pundi GrillAsian Cuisine与巴巴民宿距离1.71km

老南瓜民宿设计师(老南瓜美食) 结构机械钢结构施工

中秋回乡见闻,30年前老家盖房子被人烧了芦苇,我猜到了他是谁

前几日中秋回老家,秋日的光景,一下子把我引回到曾经年少的岁月日子。

好多年了,没有在老家的屋子里再睡过一晚。

每次回来都是匆匆的来,又匆匆地走。

加速度的工作和生活,除了33岁巨大的生活压力之外,没有留下什么,无非是黑色的头发里,夹杂着些许白发,为了不让父母亲担心,总是说着一些骄傲的成绩,其实,父母亲也是知道我的不易,这些年辗转反侧,钱没挣到,也没有存款,唯独剩下的就是对老家的越来越重的思念了,思念的老家,老家里的人和事,就如同再回到童年,小时候那无忧无虑的生活一样。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话说起来挺粗糙的,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之后,才发现,这话说的其实话糙理不糙,就是这么个理。

很多时候,我没有勇气去诉说自己的家乡,年幼时生活的小村子再普通不过了,而且在方圆十几里以内,是一个人口比较小的村子,而且,行政编制上也不是村,被编入到一个大的行政村子里的一个村民小组。

这个村子不是什么 旅游 胜地,也不是什么千年古村落,有的只是祖辈们世代耕种的土地,却没有留下多少文化的积淀。

村子里李姓居多,小时候见过一份族谱,可能就是村子里最宝贵的文化遗存了,现在,也不知道那份族谱在族人们谁的家里。

老一辈去世后,小一辈的就不讲究这些了,而且,结了婚的新媳妇也不会来村子里住,更对村子没了 情感 ,很多人可能在外地打工或者工作,不愿意再提起自己来自农村,在城里定居了以后,大多以城里人自居了。

我的老家就住在这个村,这个村位于安徽省北部一个叫“门东”的小村庄。如今,村子里也通了水泥路也有了太阳能路灯,村子里本来就几十户人家,现在,在老家盖房子的更少了,因为早些年,村子里的老人们住的房子都是面朝村东口的那条大沟的,所以,村子就叫“门东”,这也就是村子名字的由来了。

我家住在这个村子的最西头,一排瓦房有3户邻居,家的西边就是村子里的庄稼地了。

我从小就出生在这里,论出身的话,一定是农民的儿子了。

老家的门前,长满了杂草,许久没有清理了,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个小石墩,夏天的时候,早上起来,就端起一盆水,放在石墩上,刷牙洗脸。

过路放羊的村子里的婶婶们看到我以后,一边赶着羊一边笑话我,说我长大了知道臭美了,还知道自己刷牙来着。

估计那时候,他们是不刷牙的。

我家的这扇门是一扇铁门,那时候家里没人会开拖拉机,所以,我父亲在安装这门的时候,留的宽度不够,进不了拖拉机,所以,家里也没有拖拉机,但是家里喂着两头牛,就拴在院子里,一到夏天的时候,那个牛虻子咬的我可疼了。

家里房门上,母亲还安装一块镜子在上面,母亲有点迷信,村子里很多人都会这样做。这块镜子我记得是母亲特意去不远的集市上划回来的,然后,上中学的小哥,踩着凳子,自己活得水泥,给粘了上去。

有时候,我去上学,会站在镜子前照一照自己的头发,不过那时候可能三五天才洗一次头,再怎么照也还是那个样子。

这扇窗户的房间,就是我上小学还有中学时候,自己住的房间。

我曾经在这扇窗户的屋里面,待了人生中的十几年时光,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样度过来的,这间房,后来被奶奶住在里面,那个雨夜,奶奶93岁的时候,在这间房子里去世了。

第二天早上,父母亲给奶奶穿上了孝衣。

从此以后,这个房间就没人住了。

小时候,我住在这间房子里的时候,是有一张大木床,那张大木床可结实了,听说是后来我父母亲找了村子里的木匠专门打的一张床。

小时候,我站在床上蹦来蹦去,一不小心从床上掉了下来,还摔破了头。

7岁那年,我爷爷去世了,他的棺材就埋在我家西南角的一块田地里,不到一里路。后来,坟头上长起了一棵挺高大的柳树,12岁那年的一个清晨,我醒来的时候,家里人都不在,我在这间屋子里的床上,就看到远处我爷爷的坟还有坟头上的那棵柳树。

我就赶紧站起来,然后向我爷爷坟头的位置,跪下来在床上磕了三个头,求他在我小学毕业考试的时候,能保佑我取得好成绩。

还没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晚我和小哥住在这个房子里,那一晚我尿床了,醒来的时候,小哥还在写作业,他看到我尿床了,就帮我换衣服,那是一个冬天,我怕他吵我,结果不但没吵,还笑着说我。

后来上小学的一个暑假,他让我写暑假作业,我写好了给他看,他说作文写得不行,让我写800字,那时候我才3年级,写不好,就要被他打。

四年级的时候他当兵走了,每个星期都给我写信,我给他写了三年的信,汇报家里的事还有学校里的事还有我的学习我的梦想,村子里哪个邻居打架了都给他说,他当兵后在新兵连拍了一张敬军礼的照片寄给我,我怀揣着装在冬天的棉袄里,一直装到第二年的春天。

也就在四年级那一年,我家里卖树,一位来买树的大哥比我大很多,估计有30了吧,干活累了,走进房间看我在写作业,我写的是语文练习册,他问我认不认识“李煜”,说和我一个姓,这么有名的人一定要认识。

说完还在我的作业本上写了“李煜”的名字,还吟诵了几首李煜的诗词,我一首都没听懂,我在想,一个来杀树买树的,懂个啥。

多年以后,当我学习到“李煜”的诗词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这个人我很熟悉,天哪,我小时候遇到的那个杀树的人,就是个牛人,可是我并不知道他是谁,这么有才华怎么去到村子里杀树,多累人啊。

上初中二年级寒假的时候,期中考试那几天,我天天躲在这个房间里看同学给我的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还有从镇子上的路边摊买来的封面印有漂亮姐姐的画册,不敢给大人看,就偷偷的在睡觉的被窝里看,那个年少懵懂的岁月里,填满了我所有的幻想。

老家的前门这座房子,很久没人住了。小时候,我父母亲住在房子里,一个冬天的夜晚,有人翻我家院墙偷牛,被我父母亲发现了,父亲就从堂屋里拿出一把铁叉,大吼几声,为的是把小偷吓跑,但是父亲没有出去,母亲为此责怪父亲胆小。

父亲说,出去见着了,就不好说话了,就没有退路和余地了,万一被认出来狗急跳墙,他害了你得不偿失,父亲判定,这也不是外人,肯定是村子里的或者是村里人从外地引来的小偷,在那时候去农村偷牛偷鸡很正常。

后来,母亲让小哥把我家的这个巷口的砖头多加了几层,还在巷口砖头墙的下面,用水泥修了一个坡度的地方,为的是别人踩着这个地方爬不上去这个巷口。

老家堂屋的屋后地方,石头砌成的地基,现在有些开裂了,这个堂屋带石头的地基的房子,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那时候在外地上班的父亲,攒了许久的积蓄,回到农村老家盖了这3间瓦房。

房子的石头地基上,还被当时的盖房子的师傅留有山月及星星月亮等图案。

我的大哥曾经在这个房子里,迎娶过我大嫂。我还没上学的时候,在堂屋的西边屋,住的是我姐姐,那时候姐姐晚上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学习,我第一次在她的房间里,趁着暗黄色的煤油灯光,看到了英语课本,除了上面的穿着运动衣的学生插图让我感兴趣以外,其他的我一点也看不懂,想想以后自己上学,可能就要学这些了。

好多年,我没有再走进这个堂屋里了,因为房子成了危房,我怕房子塌了,给我砸进去了。

几年前,母亲在房子的后面,用了一根木棍,这样的撑着,怕房子倒了。

小时候,母亲有一次去集市上买回来一根甘蔗,切成了好几段,母亲怕我吃坏了肚子,就只允许我吃两小段,我趁着母亲在前门口忙得空挡,就偷拿了两根,然后躲在这房屋后使劲的啃,一边啃一边不忘抬头向前面看,怕我母亲来了发现了我。

夏天的时候,一个雨后的傍晚,小哥带我拿着铁锹到这屋后面挖秋蝉,回去放在油锅里炸着吃,才吃到第二个,父亲回来了,听说我没写作业,被小哥带着干这个事情,就被父亲熊了一顿。

父亲对我极其严厉,小时候我的右腿被集市上一位没有行医执照的牛兽医打针打的坐骨神经,他自己开了诊所,去他家看病也不知道,后来我住了十个月院,上小学的时候,腿走路就有点一高一低,父亲为了矫正我的走路姿势,每天晚上我写完作业都要看着我练习走路和跑步,走不好他手里的一个小木条,就打在我腿上,有一次木条还被抽断了。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个寒假我为了尽快写完寒假作业看春节联欢晚会,字写得很潦草,父亲检查了我的寒假作业,看到我的作文字写得又大又丑,其实,我是为了把字写大一点,好把整个空白的区域写满,这样也就完成了作业,当父亲发现后问我的时候,我撒谎说是钢笔有问题,钢笔漏墨水。

父亲二话没说,把我的钢笔拿过去放在脚底下跺了几脚,踩碎了,然后丢下一句,

“字是一个人的脸面,字写不好,做人就做不好,钢笔不好明天去集上买一个”。

然后我脸刷的通红,傻傻的站那半天才缓过神。

我家堂屋屋后有一排字,是“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好”。

那时候我小哥都快小学毕业了,实行了计划生育,小哥就在那数字“一”上又添加了两横。

后来,我母亲回家,还以为是村子里的谁要整我们家,为什么要在上面写“一对夫妇只生三个孩子好”,那时候我有两个哥哥还有一个姐姐,我还没有出生。

所以,那时候家里是三个孩子,小哥那时候小,他觉得写一个不对,我们家三个小孩怎么说是一个呢。

后来,我都出生了,好像有一年过年,小哥也上班了,母亲又说起这事,小哥才说那是他写的,系在母亲心头多年的疙瘩才被解开。

家里的老院子,承载了我太多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经历。那时候,院子西边还有一个牛棚和一个牛槽。

家里当年喂牛的这口水缸也碎了。

因为喂牛之前,要先把草料放在水缸里淘草,淘完了,就放在水缸上面控控水。

我小时候也在水缸里淘过草,喂过牛。

这口水缸,后来还被母亲在冬天的时候,用来腌菜。买了几大捆辣菜,摘好洗好的时候,就放在这缸里,倒上许多的盐,这个盐好像不是家里平时吃的细盐,应该是工业用盐。盐晶一大块一大块的,然后母亲就穿上干净的胶鞋,踩在缸里的辣菜上,满满的大半缸,每次捞出来的时候,最上面一层还有霉菌,我就在想这能吃吗?

不过,这腌菜炒肉丝的味道,还真不错。

外婆那年带着我大舅家的表妹来我家里,母亲就这样捞了一袋子辣菜给外婆带回去。

还有一次,家里一位远房亲戚来我家,来的时候都已经下午两三点了,中午还没吃饭,我母亲就和父亲一起,给他弄一个下酒菜,鸡蛋炒蒜苗还有一个就是这个辣菜,还有一个是家里腌的咸鸭子,晒了几个月了,外皮都漏油干硬了,母亲也把这只鸭子做了菜,那一天,我那个远房亲戚兴许是饿了,一个人一瓶酒吃了三盘菜,这一盘辣菜也吃个精光,外加两碗米饭,米饭还是母亲用家里的土锅,新做的。

位于村子最西头的我家,门前的这条路走了几十年,都是泥土路,前不久,村子里正在整修,马上要修水泥路了。

我好久没有进过家门了,因为,父母亲住在这老房后面的一处院子里,这处院子是当时给我大哥结婚盖的婚房,只不过,大哥一直没有住在这房子里。

不过,这房子也还是我大哥的。

大哥的这个院子,盖了二三十年了,十年前我父母亲搬到这院子里来住。

以前大哥不住的时候,院子里就放一些家里收的麦子还有玉米,以及其他一些杂物。

小哥当兵回来的时候,一个人住在这里,冬天的时候,前屋靠西边的窗户散射进来很多的暖光,小哥就在房间里看看书,听听收音机。

他刚上班的第一个月,就离开了家,不在这里住了。上班第一个月的工资好像是650元,他花了480元给我买了一个复读机,学英语用的。

那天下午,他给村子里的一位邻居打电话,让我傍晚六点的时候,去村后面三里外的公路上的一个桥洞那等他,我也不知道是干什么,他去上班一个月了,我也没见着他,我那时候已经上初中了,我就骑个自行车去了。

我在那等了他不到20分钟,就远远的看他骑个自行车来了,送给我一个复读机,让我好好学英语,以后好考大学,然后我问他不回家吃饭了吗?

他说明天还上班,怕早上来不及,就又骑车返回县城了,让我自己骑车回家注意安全

那天我拿到复读机以后,骑着那辆大杠自行车,飞一般似得行驶在乡间的泥土路上,感觉要飞了一样。

回到家我爸妈得知小哥送我一个复读机,就叮嘱我要好好学习,说这是你小哥的一片心意,可不要辜负了,学习不好都对不起你小哥。

刚开始的时候,我挺认真的学英语,可是,我那个农村中学的英语老师,在我上初一的第一堂英语课,其实就给我吓着了,记得刚上课的时候,他问我

“What's your name; What is your name”,班级里有的同学是暑假补习过几节课英语的,就把手举得高高的,争着回答。

我是啥也不知道,一下子给我问蒙了。

他一下子反复问我五六遍,我觉得丢人丢大了,啥也不会。

那时候我在那个农村小学,五年制,根本就没有英语课。新来的初中英语老师是一位中专毕业的男老师,就在那一刻,给我问蒙了之后,我整个初中三年回答他的问题,都是“吭哧吭哧”半天说不上来话,心里特别紧张。

所以,小哥送我的复读机,我除了听英语磁带外,就开始去街上买校园民谣、军营民谣之类的听,那一次我第一次听到小曾唱的《军中绿花》,一下子燃起了我的绿军装的梦,在那个乡村中学里。

我的上课回答问题结巴的毛病,一直延续到我的高中。高中英语老师是个女的,也是大学刚毕业,一上来就是全英文,更给我们搞蒙了,不仅仅是我蒙了,我们全班同学都蒙了,老师还怪我们“笨”。

高二的时候,我对着镜子练习说话,背书,演讲。

后来,我开始能回答出问题,并且越来越流利,我在暗地里告诉自己,“老师有啥了不起,不要害怕,不要害怕”,才走出那一关。

我能顺利的回答出问题的时候,我们班同学都使劲儿给我鼓掌,搞得我挺不好意思的。

现在,老家院子里父母亲时常回来住。家里院子里还有一只猫和一只黑狗。

小哥隔三差五就回回老家喂猫喂狗。

我若是有时间,也会回家喂猫喂狗。

大哥还没结婚的时候,父亲给他盖了这一处院子。我记得那年我还小,房梁起脊的时候,母亲买了很多糖果,盖房子的师傅就坐在房梁上,然后撒糖果,我们这样的小孩子,还有村子里的其他人有大人也有小孩,都会来捡糖果吃。

我在心里还想,我母亲买的糖果为什么要交给别人来撒,应该事先给我抓一把吃,那一次,我就抢到三块糖果。

房梁上,还有当年我爷爷用毛笔写的四个大字,写在一块红布上。

这四个字是“吉星高照”。

后来我读了书,识字以后,在堂屋里的正中间才认识那四个字,当我认识爷爷写的这四个字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

1998年,我姐姐出嫁,父母亲在这个院子里摆了几桌酒席。那一天,听父亲说,村子里的一位叔叔,把桌席上没喝完的酒倒掉,挺可惜的。而我二舅不会喝酒,因为作为陪嫁的陪酒,那一天喝多了,就睡在这个堂屋的东厢房,睡到晚上才醒。

下午,客人散去的时候,母亲从村子里喊了医生来家里给二舅输液吊水,帮助二舅醒酒。

姐姐和小哥小时候在外婆家过的时间长,二舅对我小哥和姐姐的亲情比较多,所以,喝多了就很正常了,那一天傍晚,我看到二舅一个人躺在屋里的一张临时铺的床上,有点吓人,幸好,晚上的时候他醒过来了。

那一年,父亲在给大哥盖这几间房子的时候,是遭了村子里的人嫉妒的,大哥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他们认为大哥不应该娶那么好的我大嫂,所以,晚上的时候,就偷偷的点着了我家盖房子用的芦苇秸秆,幸好当时盖房子的人多,及时扑救了火灾。

事后,父亲说那晚有风,他下午刚从外面买回来两车芦苇秸秆,他感觉晚上可能要出事,过不出奇然。

不过,由于扑救及时,也没有什么大碍。

后来,我快上小学的时候,那一家人说我家的那条黑狗咬到他了,然后一家人涌向我们家,要打死我家那条黑狗,母亲没办法,就任由着他们窜向我家来打那条黑狗,我那时候小,在一旁吓的不轻,就听到他们大声的嚷着,但是,我还是懂事了得。

那一天,我的小手的小拳头攥的很结实,是在我看到了我家的那条黑狗头上留着血,静静的趴在锅屋里,两只眼睛充满哀求的看着我,舌头喘着气。

我想,它肯定是被打着了,要不然也不会头上流血,也许是因为它跑得快,所以待别人都走了以后,它又静静地回来了。

我的村子里,有我思念的温情,也有童年里给我的残酷冰冷,那是小时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在大哥家的房子紧挨着,还有三间石头砌成的地基,准备盖房子的,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盖。

这三间宅基地是留给我小哥的,那时候父亲盖完了那一套院子也就没钱了,想着等小哥长大了,手里宽裕了,再给小哥盖房子,给小哥娶媳妇。

现在,这三间宅基地空了二三十年,小哥后来工作了,在城里买了房,那时候房间才四五百元一平方。这三间宅基地里,就被父母亲当成了小菜园,平日里在里面种一些蔬菜或者豆角之类的,有时候也在里面种花生或者小麦、玉米或者油菜。

母亲一辈子在土地里操劳,家里的每一块地,母亲都修整的很仔细。

家里在田地里,还有两块地,那我的记忆里,那两块地叫“稻改地”和“西北湖”地。

稻改地那一块比较低洼,遇有水涝的年份,麦子就要被淹到水里了。小哥去当兵的第一年,镇子上组织了双拥的抢收队伍,那一天,他们十几个人帮我们家把稻改地的麦子一上午就用镰刀割完了。

那时候村子里还没有大型联合收割机收麦子,所以,还都是人用镰刀割。

我中午放学回家的时候,母亲高兴的说,咱家的稻改地的麦子收完了,我很惊奇的问,怎么这么快。

大嫂在一旁说,你小哥回来了。

我很诧异,怎么没看到人,是小哥回来收麦子了?

然后大嫂笑着说出了原委,那一次,我觉得小哥去当兵,我家成了军属,在村子里真光荣。

那一年,村子里的一位村干部找到了我们家,说我小哥去当兵了,要把我家里小哥的那一份土地给收走,要求必须退地,其实,是和我家有矛盾。

我父亲后来去找到了镇子上说明情况,镇子上的领导说,“村干部做的不对,三十年不动地这事早就定好了的,再说了,这不是扰乱军属关系嘛”。

后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我每次回去的时候,他基本上都不正眼看我,现在好像也如此。

房子盖了好多年,真正住在里面的时间也不长,后来,村子里的很多人家都盖了两三层的楼房。

我家的这两处老房子,日渐变得古旧了许多。

家里的铁门也上锈了,每年春节的时候,我都会回家写春联,若是不回家,就在县城写好春联后,在年三十一大早或者年二十九的傍晚回到家交给父亲,贴上。

我的毛笔字,其实写的不太好,但是父亲一直鼓励我。

他说,你爷爷的字,写的就很好看,你要向他学习。

我爷爷还没来得及教我的时候,他就去世了得,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我那所农村小学,是开了一门叫“大字课”,也就是书法课,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每一个大字怎么写,哪个笔画写的不对,都会用毛笔沾了红色的墨水画一个圈,给勾出来,下次再写个五遍十遍的。

后来,我在班级里字写的还可以,所以,老师就让我当了语文课代表。那一年学校里承担扫盲培训班的任务,我看到我们村子里好几个那些大小伙子都去到我们小学里上课。

然后,在我们的教室里,说是扫盲培训,其实老师也不给他们教汉字,就是在黑板上写了歌词,然后老师在一旁,我们学生帮着抬了一架学校里的风琴,就是一边弹一边用脚踩的那种琴,然后他们各个村子里的年轻人都聚在教室里,人挤人,人塞人满满的,那天,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歌词是《中华民谣》,他们唱了一下午。

后来,每次扫盲培训,他们都是去唱歌。

放学的时候和我们一起放学,放学的路上,他们吹口哨唱着歌,日子过得真逍遥自在。

我们就苦了,回到学校的时候,老师拿了一厚摞的作业本,我一看都是我不认识的名字,还有几个我认识是我们村的那些大小伙子,老师说,我字写的好看,让我帮他们写扫盲培训班的作业,到时候镇子上中心校的领导会来检查扫盲班学生的作业情况。

那一刻开始,我忽然发现,原来自己的事情也可以让别人帮着干,老师有时候说话也不都是真的。

母亲是一个很勤快的人,房前屋后种了粮食,蔬菜瓜果,还在有空隙的地方吗,种了丝瓜南瓜之类的。

有时候家里没人,这南瓜花就落了下来,一旁的蜘蛛网网住了一朵。

今年夏季,我从网上买了一些花种子,买了一百多块的吧,让母亲洒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我一直想把老家的房子,变成那些比较有文艺气息的民宿风格一样。

可惜的是,我没钱去装修,只能撒几朵小花了,母亲听说我这花种子是买来的,她觉得太浪费了,怎么能花钱买花种子呢,这家里若是一段时间没人住,那还不都是杂草疯长,能开个什么花?

后来,五六袋花种子,母亲只撒了两包,还留了三四包没舍得撒,这一次我回家的时候,还在纳闷,这门前家后都开出了花,怎么之前我都没见过,后来想起来,是母亲帮我撒的花种子。

每一朵花,都开的娇艳欲滴,我家住在村子的最西头,估计平时也不会有人注意到。

最主要的是,现在村子里剩下的都是一些老人了,他们也无暇顾及这些,与其看花,还不如在房前屋后种蔬菜瓜果对他们来说,来的实际点,我母亲也是这样想的。

其实,我小时候也是跟着母亲,带着一把铁撬在门前的一块空地上,挖地种菜种蒜苗的。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家的小孩中午没饭吃,因为语文老师自己家离得有点远,后来,他把孩子接在身边上学,他们父子俩吃饭也是东家一顿西家一顿。

那一天,中午还没放学,他把我喊到教室外面给我说,中午让他家孩子去我家吃饭,我满口答应说,好。

他家孩子和我同班,也是我同班同学。

放学的时候,我俩一路小跑往我家赶。

那天,真不凑巧,我父母亲去地里干农活去了,恰巧没在家做午饭,我就和他一起在房前屋后捡一些小树枝,然后我记得那天我们烧了半锅米稀饭,我热了一些母亲蒸的馒头。

然后,我就在家门口的母亲种的小菜园里,拔了一把蒜苗,从我家的鸡窝里拿了两个母鸡刚下的鸡蛋,他烧锅我炒菜,弄了一个蒜苗炒鸡蛋。

我俩快吃好的时候,母亲干农活回来了,得知我老师家孩子来我家吃饭,埋怨我说也不去地里喊她回家做饭,然后她又忙着给我俩做饭,其实我俩都吃饱了。

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我还在想,我母亲也没去街上买菜,也不知道我老师会不会说我没把他孩子照顾好,虽然是我同学,但是那时候我觉得我想的挺多的,因为我同学(也就是他儿子)给我说,去别的同学家吃饭,吃的都是猪蹄、小鸡啥的。

我想,难不成要把我家那下蛋的母鸡杀了,后来我也就不想了。

现在,母亲还在家里的屋后边,留有一小块开荒的菜园子,这段时间父母亲没回老家住,所以,这菜园子里的菜,也没啥了,反而是被旁边的杂草裹了起来。

平日里,母亲种菜的话,也会有我小时候做的那个蒜苗,有时候小哥回来,会摘不少,然后回去的时候,给我一袋,给我大哥还有我姐姐家各一袋,虽然不值钱,却是母亲的一片心意。

每次吃母亲种的蒜苗,我心里都挺难受的,我就觉得很珍贵,一个菜叶子都不舍得丢下。

中秋前,和父亲还有小哥回老家的时候,父亲不忘叮嘱我和小哥,把墙头母亲种的一些豆角给摘了。

小哥和父亲去摘豆角的时候,我在远处拍下了上面这张照片。

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俩就老了,尤其是母亲,显得越来越瘦弱,像我外婆当年一样。

有时候,父母亲走在前面的时候,我不忍心看,我不想承认,原来他们就这样老了。

母亲38岁那年才生的我,那年父亲也41岁了。所以,当我长大了的时候,还没来得及躲在父母亲的臂膀下,祈求呵护的时候,我就跑了起来,我不跑不行,因为父母亲老了,我需要照顾他们。

前两年,大哥不想让我父母亲再种地了,就买了一些无花果的树栽种在房前屋后,就是为了让父母亲不要种地了,好歇一歇。

这天,我摘了一个无花果的叶子,拍下了我自己,在我家的这块宅地基旁边。

关于生我养我的这块地方,我有很多话要说,以后,还会再说一些的。

只想通过只言片语,去记录我那逝去了的旧时光,还有旧时光里的温情温暖,那些永远不可能再回来的每一个朝晖夕阴的日子。

我家的这个小村子很小,却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给了我一个广阔的世界。

一次难忘的民宿体验

周末和家人入住了一个民宿。上个月在微信公众号“成都出发”的一篇民宿推荐文章评论区留言,幸运的抽中了一晚免费入住的名额,可以入住整个院子的3间房间。这是2018年临近年底的一个大大的意外惊喜。早就憧憬着能带上父母入住在一栋房子里,有各自的房间,宽敞的客厅和活动区。这次的入住实现了我的梦想,也给家人带来了惊艳的体验和美好回忆。

在入住前看到微信文章的图文,就对这栋乡间民宿“我们的院子”产生了向往,竹林深处,僻静,清雅,悠闲。而民宿内的设施又是别具匠心,精致,细腻。我在微信上和民宿主人小熊预定了入住时间,选定在周日入住。

周日早上我们开车从成都前往邛崃。民宿的位置是在邛崃市水口镇马湖乡纸房沟村桃园桥,距离成都约100公里。路程不远,我们打算上午到了邛崃市区的邛窑遗址博物馆公园逛一下,中午之后再去入住。成温邛高速一路畅通,下了高速进邛崃才发现交通管制,因为这天正在举行邛崃市马拉松比赛。我们只能躲绕行了20公里进入市区,我在微博搜索了信息,发现邛窑遗址公园正是马拉松比赛的起点。显然我们当天是去不了了,决定找地方先吃了饭再去。老公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到了一家排名第一的“桑拿鸡”,评价特好,我们当即拍板:就去这家。结果起步后就发现走远了,开进了一条僻静狭窄的小道,甚至连错车都困难。似乎没有过往的人。旁边倒是能看到有鸡在跑,但哪里有餐厅呀?既然人气旺,应该有很多车才对吧。我们停在一个空地,给店家打电话询问,老板问,你们有预定吗?我们一脸懵,啥,这家还需要预定啊,算了只能放弃这家。后来再仔细看了评价,这是一家私房菜,每天只接待6桌预定,但味道好,有特色,人气很高。也许我们下次到邛崃会试试这家传说中的桑拿鸡。另外在大众点评上搜到市区内的餐馆:“田坝土菜馆”。点了几个菜,没想到都比较辣,除了耙耙菜和提供的米汤很好喝,其他的菜我都没吃几口。

吃完饭按照管家小熊发的位置定位导航前往“我们的院子”。

驾车离邛崃市区不到20公里,虽有一段山路,但也不算崎岖,路面比刚才前往桑拿鸡的道路状况要好。路两边都是清幽的竹林,竹是造纸的原料,难怪这附近叫纸房沟村。根据导航加上路上有一个指示标志,很顺利就到达了“我们的院子”。过一座小桥,小溪流从桥下流过,院子的竹栅大门掩映在竹间,让人顿觉远离尘世之感。

按响大门外的门铃,管家阿姨跑出来开门了,热情洋溢的迎接我们进院子。车可以直接开进大门,进门的院内十分宽敞,可以停下好几辆车。

走向右侧的石子路,上台阶穿过一个矮栅栏木门,眼前一亮。一栋两层的小楼,全是透明的落地玻璃窗,屋檐下是宽敞的用木板搭出的平台。入户门口有藤制摇摇椅,桌子和蒲垫,可以坐在这里喝茶聊天。一旁叠放着几个老南瓜,充满农家田园乐趣。

再顺着平台往前走,还有一个室外的大方桌,天气好时可以坐在遮阳伞下和一群朋友桌游,聊天,喝茶。坐在这里可以听到旁边清澈的溪流声,还有一群小鸭子时不时在水里嬉戏。我那天下午就在这儿看小鸭子看了好久……太好玩了!听管家阿姨说夏天可以到小溪里玩水捞小螃蟹,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走进一楼的客厅,惊喜:客厅真大,这层高有5米吧?客厅的长条木制桌足够坐10个人了,还贴心的配置有婴儿座椅。有舒适的沙发让人想懒在那里享受一下午的大屏幕电影。有开放式厨房,烤箱、饮水机、咖啡机、杯碟等一应俱全。可以自己动手泡一壶龙井,也可以现磨一杯咖啡。更有一个会让小朋友特别喜欢的可以捉迷藏的空间。

这时从厨房飘来烤酥饼的香味,两位阿姨已经准备好了下午茶,餐桌摆好了餐垫,餐具都茶具都非常精致,和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下午茶的美好时光,放松而惬意。坐在客厅里透过屋子的落地玻璃窗可以看见对面的青山,感觉这栋精致脱俗的小院坐落在野趣的竹林间,也能吸引着无数羡慕的眼光。正好看见路边开过来2辆车,几个人走进小院来,阿姨过去指引他们看了前院和屋后,听他们说是慕名前来看环境的。

小院一共有三个独立卫浴的客房,每个房间可住两个成人和一个孩子。今天我和家人拥有了小院的三间客房,多美好!我们分别进入每间房间,布局不一,各有特色。都让我们赞叹,房间超大,佩服和赞赏小院主人的设计,让人在乡野间享受到了城市里五星级酒店的品质。

小院的房子是依着地势而建,我们从客厅的楼梯走上二楼有2间客房。第一间有一张大床和小床,可以入住一家人。卫浴是独立分开的,有2个独立的洗手台。配置的牙刷和梳子都是木制的呢,牙膏用的是质量很好的牌子,沐浴露洗发露都是小众牌子,有好闻的柑橘香。吹风机也是好品牌的。甚至连房间里和卫生间的纸巾都配置的是泉林本色无漂泊环保纸巾。这些小细节都体现着小院主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方式的品味。房间里甚至有一个为小朋友设计的玩水池,真是非常用心了。

隔壁的客房是一个loft设计,下面有懒人沙发和书架,书架上的书都是我的心头好。试想晚上打开阅读灯,打开一本书,在这宁静的竹林山野,可以整个夜晚和自己的灵魂作伴,多美好!Loft房间的屋顶高挑,楼梯上有2张床,床边有一个星空夜灯,抬手按了一边的遥控,屋顶天窗的遮光幕布缓缓打开了。竟然真的可以在这里仰望星空!

二楼的这两间客房背后都是落地玻璃门,走出门外就能直接走到后院。后院的草地上甚至有跷跷板和小秋千,还喂养了只小兔子,充满了童趣。我也忍不住上前玩了一下。后院的菜地栽种着小院自家的菜,如果有兴致还可以找阿姨要一个篮子,自己去菜园摘菜。

从二楼的客房出来,继续从楼梯上去,达到三楼的客房,会发现一个大大的惊喜。左手边有一个超长的飘窗,铺着榻榻米。这里简直是一个儿童乐园,堆满了小玩偶,足够4、5个小孩子在上面蹦跳。

右手边就是第三间客房了。这个房间也超大,2张宽大的床,正对面的落地窗外是一个大阳台。晚上可以在这里数星星,早起可以在这里听鸟鸣,楼下是后院的青草坪,远处是山,自然的一切和谐都尽在感官中。

小园的布局和设施真是处处有惊喜,每个角落的设计都有贴近孩童的元素。在这里年青人最喜欢的一定是侧院独立的烧烤区了,临溪水而建,有遮阳伞和烧烤架,管家阿姨可以提供食材和餐具的准备。邀约亲朋好友在这里围篝火而坐,烧烤聚会把酒言欢,人生乐事啊!除此之外,小院竟然还有机麻提供。这次我是打算带父母公婆一起入住,遗憾婆婆出发前因腿不适没能一起来,不然我们肯定要打几盘麻将了。

相比入住酒店,民宿能给自己和家人提供一个其乐融融的环境,在小院这里有中西厨房可选择,有调味品可以自带食材烹饪。我们晚餐时就自己DIY煮了汤,像在家里一样随意舒适。

如果不想自己做饭,也可以提前让管家准备晚餐,可供选择的有腊排骨汤锅和板栗土鸡汤锅。个人觉得,如果人多的话,不想吃烧烤,预定土鸡汤锅最合适不过了。在小院的订房小程序上就可以预定,才68一人。汤锅是老少皆宜,而且这里的土鸡确实是资格的放养跑山鸡。小院门外的小溪对面的农户就散养着跑山鸡,白天看见一群鸡独自跑上山觅食去了,下午才回来。估计这里的农家土鸡味道可以和那家人气私房“桑拿鸡”相比哦!

夜色降临时,小院周围静谧宁静。坐在户外木板上的摇椅上,闭目感受着远离城市快节奏的压力,没有车鸣喧闹烦扰的氛围,和家人喝茶聊天,一起看看电视。仿佛回到了曾经最简单美好的日子。幸福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居家,相伴。天色暗下来,小院又让人眼前一亮。不仅房前的走廊有地灯,屋后的草坪地上也有射灯。光束照到房屋建筑外,屋子的轮廓在夜幕里清晰起来,我们把屋内的灯全部打开了,小院在灯光的映衬下像一个艺术品。我们走出院门,到对岸远观小院。屋内灯光亮堂,眼前的河岸有竹影疏斜。小院就像家的港湾,隐于竹林中,静静散发光芒和能量,给人慰藉。我拍下的夜幕中的小院时间晚了一点,因为天黑的早,没拍出灯照下的房屋轮廓。其实应该天色稍微暗时就到对岸去拍,灯光呈现效果一定更好。

夜里四周寂静,睡了个好觉。起床时发现父母都早起了。说清晨伴着山谷的鸟鸣和清新的空气,到小溪对岸已经逛了好几圈了。这时阿姨已准备好了早餐:热气腾腾的玉米粥、煎蛋、冻糕、面包、牛奶,非常丰盛。阿姨自制的泡菜甜酸爽口,我平时不怎么吃泡菜的都吃了好多。

早上吃了早餐,又在房前屋后玩了一会儿,准备12点前就退房,就让阿姨先做打扫。我看见两位阿姨穿上印有“我们的院子”的围裙,到每一间客房拆换床品,仔细打扫。我特别注意到她们的换洗操作间里有透明的大收纳整理箱,一个个整齐排列在架子上,干净的床上用品叠放在收纳箱里。箱外还贴上了手写标签用于区分。可见小院虽是民宿,但管理和服务一点也不逊于五星级酒店。也能看出小院主人小熊对院子的用心,屋子里的每一件物品,每一个细节,每一本书,都能折射出主人对品质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是一个温暖的带给我们惊艳体验的小院,我想推荐给更多朋友来这里发现更多惊喜。

离开小院时阿姨一直送我们到门口,说欢迎下次再来玩。路上父母都对这次入住民宿的体验赞不绝口,说这样的民宿真的是节假日期间周边游玩的最好选择。

返回的路上,看见路两边有工人在砍下竹子,装车运走。我们去昨天没去成的邛窑遗址博物馆公园,里面的展厅资料介绍了邛崃本地因产竹,自古竹编工艺发达,搭配瓷器编织出的竹丝扣瓷远销国际市场。这个博物馆公园靠近南河的滨江路,是曾经的十方堂邛窑遗址地打造的一个公园。这天天气晴好,我们在公园里的河岸边惬意散步,看了展示厅的介绍,对邛崃又多了一些认识。

中午去了一家餐厅吃饭,叫“高高饭店”。本以为是一个路边餐厅,结果是在一个酒店里。有点像成都的红杏,这里的服务员态度特别热情,环境不错,并且菜品都不贵。味道也好,比起昨天中午那家让人满意多了。

一天一夜的邛崃周边游很愉快充实,下午返回成都。这次的民宿体验的记忆会让我们一直回味无穷。

7年睡遍全国民宿,杭州最爱这5家

我是几何民宿的CEO老南瓜民宿设计师,也是老南瓜民宿设计师你们的Coco姐。

做「几何民宿」7年了,推荐了全国上千家精品民宿,平时也兼任着大家的民宿推荐官。

“Coco姐,推荐一下杭州的民宿呗老南瓜民宿设计师?”这是我被问过最多的一个问题。

因为我家就在杭州嘛,所以对杭州的民宿也更留意。有新店了,尽量都去体验看看。

但回想过来,推荐频率最多的总是那么几家。这几家民宿也确实可以放心推荐,是杭州除了家以外,我最爱住的地方。

满觉陇的山舍自带书店咖啡馆,我总喜欢点一杯招牌桂花拿铁。

梅岭的每一间房,拉开窗帘,就是一幅动态山水画。

藏在九溪深处的溪中溪推窗就是溪水茶园,有鸟鸣和潺潺流水做背景音。

运河边的语自在,还原了老墙门院落式的生活,有老底子杭州的味道。

有些微妙佛缘的菩提谷,是我周末放空的理想居所。

他们大都远离繁华景点,每一扇窗向外望去,都是如诗如画的美景,能让人重新体会到被遗忘了的杭州生活。

3月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整座杭州城都盛开了。桃花、樱花,朵朵绽放,渲染了早春初色。漫山遍野都是流动的绿,弥漫着朝气与生机。

如果你要来杭州,问我住哪儿,我会毫不犹豫推荐这5家。

01

满觉陇山舍

历久弥新的私藏地

说到外地朋友来杭州值得住的地方,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满觉陇的山舍。山舍称得上是杭州的前辈级民宿,今年已经是他们营业的第7年。

不同于西湖或是九溪,满觉陇像是杭州人自己的秘密度假私藏地。山舍呢,就散发着假的温馨感,永远让人放松,给人治愈。

山舍老板宛君,也是我多年的朋友,是个完美主义者。而作为客人,这种完美让我感受到了极度的舒适。

客房美得不动声色,每一间都以白色为基调,配上原木色家居,搭配出一切都刚刚好的样子。

也许是因为没有过多复杂的设计和装饰,每次来这里,都会感到时间慢下来,睡个久违的好觉,也能看到许多日常中被忽略的好风景。

后山视野极为开阔,最近春日放晴的时候,早起远眺西湖,烟雨迷蒙。

民宿自带咖啡馆不少见,但把咖啡馆改造成书店的,山舍还是头一家。名字很可爱,叫做“枕边书”,每本书都由宛君和员工自己挑选。

凡是入住的客人,都可以带一本书回房间读。

我喜欢在退房时间过后,在落地窗边多赖一会儿,点杯招牌的桂花拿铁,再来块蛋糕,读着狄更斯,慢慢消磨掉令人昏昏欲睡的春日午后。

满觉陇村虽然不大,但却藏了许多我的宝藏小店。

山舍自家的日料餐厅——山舍茶屋,是间日式侘寂枯山水风格的庭院,包厢只有三间,分别叫“满”“觉”“陇”。记得要提前预约。

想吃中餐 ,往下走几步,“格物餐厅”和“灶丰年间”的杭帮菜都不错,土鸡煲、白条、卤鸭儿,还有春天的甜豆、笋……说不上惊艳,但是落胃,舒坦。

杭州低调的高端餐厅“桂雨山房”也在附近,一杯九曲红梅,一道泉水牛肉总让我心心念念。

有时去对白茶社,春天的窗外是茶园的春意盎然,喝杯新采收的龙井,从内到外都被春天气息浸润了。

02

梅岭“卧游山水”

躺看四季风景

满觉陇再往上,就是杨梅岭。梅岭民宿在杨梅岭的最佳位置,向左是九溪,向右是满陇桂雨。

虽说梅岭南路的水杉最美的季节是深秋,但早春的杭州,谁敢说不美呢?路的一侧是普通人家,另一边有着各种层次的绿,从茶园连绵到山顶层峦叠嶂,都笼在沾衣欲湿杏花雨里。

梅岭常常被认为是网红民宿,但在我看来,红得有道理。一是因为主人的良好品味,配色比山舍更活泼些,用了复古绿、原木、乳白、岩石灰四种颜色,撑起了整个民宿的美貌。

但比房间更美的,是窗外的青山。

梅岭最让我沉醉的,就是每间客房拉开窗帘,就是一幅动态的山水画。躺下来,看一看风景,就是古人说的“卧游山水”吧?

好睡好躺太重要了老南瓜民宿设计师!地暖和空调早早配齐,加分项是室外露台。浴袍是华尔道夫同等级别,洗漱用具则是法国索菲特酒店同款的LANVIN,触感、气息都让人安心。

第一次在梅岭吃早餐的时候,我被菜单惊了一惊老南瓜民宿设计师:杂粮粥配小菜、杂粮面包佐酱、时令水果、蔬菜卷饼…从早餐开始,就感受到了民宿的用心。

下午茶的泡茶的泉水是从云栖竹径的山上打来,用铁壶或是泥壶煮开。

常常能在吧台看到他们自己自己泡的覆盆子酒,运气好的话,还能蹭喝上一杯。这让我想起日剧《小森林》,杭州的年轻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感知,并不比日剧的主人公们少。

你问我,梅岭的魅力在哪里?——不是网红,不是摆拍,也许这就是杭州生活的真正样子吧。

以及,梅岭还有只名叫汤圆的猫咪,软萌可撸哟。

03

九溪深处溪中溪

推窗即是溪水茶园

溪中溪,听名字就知道是个隐秘的去处,藏在九溪里。三面溪水环绕,一面靠山。他就是我理想中杭州民宿应有的模样,充满江南特色,又融合着现代感。

去年3月的时候,民宿都受到了疫情的打击。但是溪中溪几乎天天满房,因为它是杭州人最好的后花园。

我喜欢二楼的客房,景观和私密性更好。大面积落地窗视野无敌,窗外溪水潺潺、树木葱茏。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躺着,鸟鸣和泉水流淌的声音构成了最惬意的背景音。

溪中溪的餐厅也值得一提,他本来就是和楼外楼齐名的杭州百年本地老字号,主打杭帮菜和创意菜,也有很多非住店客人专门来吃。

一出门,九溪十八涧的入口,总觉得抢先踏入了杭州的春天。出门二十几步就到九溪烟树。

云栖竹径、龙井村、梅家坞也在附近,短途出行还有专车管家接送,不开车也超方便呢。

04

“小而美”语自在

老杭州墙门院子生活

除了西湖与周围群山,还有一块地方能体味到老杭州的味道,那就是运河边。运河西边有家老墙门院落式的民宿,叫作语自在。

语自在规模不大,市值却已上亿。市值上亿,但是却只有五间房。“小而美”的老杭州墙门院子生活,就是形容语自在的。

主理人老南瓜和叶子是我的老朋友了,他们可是民宿圈的神仙眷侣,两人亲自操刀设计打理了这家民宿。

我每每都会感叹他们对细节的用心。内廊的庭院,植观随意生长,还原最自然的模样。四合院露出一方天井,在如今的杭州,早已难得一见。

房间里虽然搭配着蒲垫、竹栅栏、茶具茶席等中式器物点缀细节,在功能性上却相当现代化,窗帘、灯光全部由手机智能操控。

在这边最享受的就是和闺蜜们的下午茶时光。小嘬桂花和玫瑰茶,一口流心小糕点,幸福感在唇齿间回荡,也觉得没那么心累了。

附近的桥西 历史 街区,是个商业区不算浓郁的老巷子,有不少免费博物馆,手工艺馆咖啡馆、书店。运河上的船只来来往往,好像时间也缓慢了下来……

05

“微妙佛缘”菩提谷

去深山里避世

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推荐菩提谷,毕竟距离市区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都几乎让人觉得离开杭州了。

上山那条道七绕八绕的,我开车带女儿去菩提谷,她都坐吐了。但是风景确实很好,万亩竹海包围,如果你同行的有老人或者晕车的朋友,那就不太适合去了,确实比较折腾。

山里的气温比市区要低几度,如果最近要去的话,可以带几件保暖的衣物。夏天去的时候,蚊虫有些多,一定要带驱蚊水。

去一趟有这么多不方便,但这么多年来,菩提谷还是让我觉得很喜欢。

设计之初,收了很多有年代感的老家具,配合上夯土墙,非常古朴耐看。

菩提谷有些微妙的佛缘,因为这里曾经有座大麓寺,村里又刚好有18栋房,所以每栋房都取了一个罗汉名:布袋居、静坐居、挖耳居……

每栋都极简又贴近自然,布局又有所不同。有独立和公共空间,可以一个人打坐冥想,也可以和朋友在茶室喝茶聊天。

这里的地势很高,景致和私密性都好。二楼每间房间都配有一个宽敞的露台和大面积的落地窗,向窗外望去都是漫山遍野的绿。

附近没有其他吃的,好在菩提谷的餐厅很不错,一家叫“不闻”,做创意日料,一家叫“不问”,做家常中餐。大部分的菜都是菜地种的,非常新鲜。

每天早上,阿姨会在每栋别墅一楼现做早餐。这也是特别难忘的一点,一下楼就能吃到热乎乎的早餐。

因为一楼有厨房,如果自己想动手加个餐,也很方便。

房子周边有条小溪,也有大片竹林,像笋啦、果子啦、野菜啦,比比皆是。

这个季节春笋正盛,可以带着孩子挖挖笋,一起配合做竹筒饭,尝尝“野食”。

这两年我发现,随着几何合作的民宿越来越多,选择也越来越难做。即使推文写得再详细,每个人实际入住时,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

大家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选择,更需要精简的定制,去节约时间和金钱。于是,现在开辟了全新的内容板块,由我作为首席推荐官,为大家做减法。

不仅是民宿,还有购物、护肤、装修、 美食 ……这些年来我走过的弯路,踩过的坑,多花的钱,浪费的时间,不希望大家再经历一遍。

这样,我们才能将时间、精力和感情投入在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上: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工作,爱想爱的人。

关于老南瓜民宿设计师和老南瓜美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