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辽源钢结构设计

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

辽源钢结构设计 2周前 ( 11-23 11:37 ) 6721 2条评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5、,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6、,对现阶段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今天给各位分享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探析?

在我国现在的多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最普遍,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依据GB5002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500112200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等级的选取,振型组合数的合理选取,轴压比限值等问题的计算容易被设计人员,进行初步探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一、概述

在我国现在的多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因为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延性和较强的整体性,目前广泛用于地震设防地区。

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笔者通过切身体会,总结归纳了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较常见的有在结构施工图中将场地类别写成了场地土类别,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与建筑施工图不一致,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不明确,柱纵筋在基础内锚固长度不足,周期该折减而未折减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框架结构的耗能机理

框架结构主要是以压弯构件——竖向框架柱和以弯剪构件——水平框架梁组成的。实际工程计算的例子表明,框架结构的延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框架梁和框架柱构件本身的延性和屈服弯矩。

在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每经过一个循环,加载时先是结构吸收或储存能量,卸载时释放能量,但两者不相等。两者之差为结构或构件在一个循环中的“耗失能量”(耗能),也即一个滞回环内所含的面积。结构吸收的地震能量可以由力——位移曲线所包围的面积来表示。

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的两个注意问题

(一)抗震等级的选取

对于乙类建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1.322规定: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但是抗震措施(主要体现为抗震等级)在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实际设计中经常发生抗震等级选错的情况,如:位于8度区的某乙类建筑,应按9度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确定,为一级抗震等级。

(二)振型组合数的合理选取

应按以下规则选取:对于较高层建筑,当不考虑扭转耦联时,振型数应不小于3;当振型数多于3时,宜取为3的倍数(由于程序按3个振型一页输出),但不能多于层数。当房屋层数不大于2时,振型数可取层数。对于不规则建筑,当考虑扭转耦联时,振型数应不小于9,但不能超过结构层的3倍,只有定义弹性楼板且按总刚分析法分析时,才可以取更多的振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振型数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90%所需的振型数。

目前satwe等程序已有这种功能,这是一个重要指标。如:对于某一建筑,选取的振型数为15,但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只有50%,说明振型数取得不够,可能由于此建筑过于复杂或由于某些杆件不连续导致局部震动引起的,应仔细复核。

四、独立基础拉梁的问题

当基础埋置较深,为了减小底层柱计算高度及底层侧向位移,可在±0.000附近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设置,宜按照框架要求设计,应注意此时需将板厚取为0,定义弹性结点,按总刚分析法分析计算,且基础应设成短柱基础。

五、构造方面的若干问题

(一)框架梁的通常面积配筋率ρsv不满足规范要求

GB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9明确规定了最小面积配筋率,容易被忽视。如:二级框架,500mm×800mm,C40,非加密区箍筋8@200,四肢箍要求ρsv≥0.28ft/fyv=(0.28×1.71)/210=0.00228,实际ρsv=(50.3×4)/(200×500)=0.002000.00228,不满足设计规范。

(二)当框架梁端纵向受拉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直径没有增大2mm

设计中经常碰到梁端纵向受拉筋配筋率大于2%的情况,往往不注意GB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623的规定,导致箍筋直径偏小。如:某二级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50mm×400mm,梁端负筋为4Φ25,混凝土为C30,箍筋为2%,故箍筋直径应至少为10mm,原配箍筋直径偏小。

(三)框架梁加密区箍筋肢距不满足规范要求

如:宽300mm框架梁,箍筋为10@100,两肢箍,此时箍筋肢距为260mm。当抗震等级为1级~3级时,不满足GB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8的规定,应在加密区范围内加一根拉筋,成三肢箍,可满足要求。

(四)框架柱纵筋间距和净距不满足规范要求

按GB5001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3.123和11.4.13的规定,框架柱纵筋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且当柱截面尺寸大于400mm时纵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边柱有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特别是当边跨较长,柱的计算长度较长,沿边跨方向框架的抗侧刚度较弱时。这时框架柱边跨方向计算配筋较大,另一方向配筋较小,如某框架柱高7.0m,截面尺寸为500mm×700mm,短边配8Φ25,长边配4Φ25,两方向均不满足规范要求。

(五)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够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4的规定,当作为上部嵌固部位时,应避免开大洞口,采用现浇结构,且板厚不宜小于180mm,实际设计中在此种情况下经常会忽视此条规定,导致板厚偏小。

(六)短柱位置未明确

楼梯平台梁或者雨篷梁支撑在框架柱上,容易形成短柱,应按要求全长加密箍筋。框架外围填充墙开窗,由于窗台处砌体对框架柱作用,容易形成短柱,也应全长加密。若不加密,可将砌体墙与框架柱设成柔性连接(如:墙柱之间留有缝隙,填充一些松散材料,但应有钢筋与柱拉结),或从边框梁处出挑挑耳,上砌砌体填充墙,消除对框架柱的作用。

六、关于框架结构电梯井的问题

由于在地震作用下高层框架结构的位移较难控制,而多层框架结构的位移控制要比其容易许多,故对于多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电梯井,完全可以采用框架加填充墙形式,只是这时应加密填充墙构造柱,且应注意加强电梯井周围的框架梁柱的配筋,因其刚度影响在计算中无法反映出来。若要将电梯井做成钢筋混凝土形式,由于井筒会吸收较大地震力,相应减少框架部分吸收的地震力,则框架部分偏于不安全,且井筒基础设计也较为困难,故应对整个结构按有无钢筋混凝土井筒分别计算,取最不利结果配筋,且对井筒墙壁采取做薄墙厚、构造配筋、开竖缝、开计算洞等办法来弱化电梯井刚度。这样的墙体布置,在地震作用下不至于由于电梯井筒的破坏,而导致结构整体丧失稳定性。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浅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人们生活居住条件有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了全面的改善,楼房成为人们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使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全面的改善与提高,楼房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楼房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不但能够保证楼房安全,更能强化品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随着多年的经验积累,虽然有了一些成绩,但从结构设计、现场施工各环节中,还暴露出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对楼房结构设计计算、混凝土构造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提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一、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物质的极大丰富与发展,从社会上看,人们对建筑量的需要不断增加,在满足了基本生活条件情况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环境与品味,多层建筑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要,从设计理想上,多层建筑设计思路更新、结构更复杂,要想完成多层建筑结构,在施工技术上则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只有注重技术,才能够形成不同的结构创意,满足不同的设计思路,使设计思想得到良好呈现,这类技术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适合多种结构要求,其基本构造主要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要想使建筑空间更加宽大,则需要合理设计建筑高度,保证层数,确保建筑内部空间足够大,毫中施工技术,能够从平面布置上更加灵活、可靠,建筑功能能够满足不同使用需要,只有全面保证设计科学合理,才能呈现精品工程,使建筑由结构设计概念转化成实际建筑物,为人们提供良好工作生活环境。

二、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法

1.正确选取重要的结构计算参数

结构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质量与安全,进行结构计算的时候,要根据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根据事前设计好的简图,科学进行各种数据计算,使多层建筑达到一定的抗震烈度。

1.1 梁刚度放大系数

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所使用的软件模型有的形式,梁输入模型主要呈现矩形截面状态,这种模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楼板T型截面引起刚度增大的问题,这就直接影响了计算结果,导致结构实际刚度高于计算所得出的刚度系数,计算所得到的地震剪力不够,毫中结构出现了不安定因素,埋下许多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结构更加精准,符合实际需要,则需要在进行计算时把梁刚度做放大处理,使放大系数梁取2.0、边梁取1.5,只有这样,才能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1.2 结构抗震等级

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抗震等级,通常,抗震设防烈度保持在6~8度时,需要上提一个度数,需要在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基础上进行提升,如果是9度,那么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标准要求,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才能满足当地地震要求,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1.3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地震加速度是设计时重点考虑的,主要根据抗震设防烈度标准而定,如果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则可以是0.1g和0.15g两种情形,如果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分别为0.2g和0.3g两种情形,计算的时候,不能混为一谈,要根据地震区划分不同,合理进行设计与选择,保证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精准,如果设计不准,则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存在使用安全隐患,当地震发生后,建筑物则不能承受震级重力。

1.4 结构周期折减系数

填充墙是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结构形态,这就直接影响了结构实际刚度,导致计算刚度与实际计算不符,计算周期大于实际周期,最终使地震作用效应偏小,建筑结构就会不稳定。建筑的砌体填充墙计算时,周期折减系数需要按照填充墙材料和数量做好0.6~0.7数量的选择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如果砌体填充墙少或轻质砌块,则需要使用0.9数量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对那些没有边墙的纯框架结构计算,可以对周期设计不进行折减处理,保证设计结构与实际施工相符合。

2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2.1 强剪弱弯剪力墙设计

要想全面避免剪切破坏现象,进一步提升抗震墙变形的基本能力,我们面对截面较长的抗震墙设计时,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每一个方面,特别是洞口需要设置弱连梁,这样就会使墙体能够分成小开口墙、多肢墙或单肢墙的形态结构,确保每段墙高宽比大小2。为了保证实际效果,则需要在设计时对连梁刚度做好剪力墙刚度计算,使连梁能形成塑性铰而不发生脆性破坏的结构,保证连梁满足强剪弱弯基本数据要求,通过对连梁刚度折减确保抗弯能力降低。

2.2 ��柱弱梁节点设计

要想达到较强的抗震要求,使梁端塑形铰增强,确保柱端处于非弹性状态,对梁端截面抗弯能力来说,柱端截面抗弯能力增强幅度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强震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转动能力,只有不形成“层侧移机构”现象,柱才不被压溃。验算时需重点对截面承载力进行计算,可以通过人为方式,把柱设计弯矩按强柱弱梁原则进行大一些的调整,确保柱配筋构造更加强大,保证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减弱,从根本是避免出现地震屈服阶段不能形成塑性铰或塑性铰转移至立柱上的现象,设计的时候,需要保证节点构造让塑性铰向梁跨内移,形成强有力的拉力。

3 框架结构构造配筋

3.1 框架边柱柱顶配筋

多层建筑主要是框架结构,按照构造基本要求规范,需要使横梁上部钢筋伸入柱内,并且横梁下边也要有一部分,但柱角纵筋完全伸入梁内是根本做不到的,只有设计与施工完全符合,才能满足施工要求,这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深入实际,纠正不科学的设计方式。框架结构建筑水平荷载对结构倾覆力矩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要求非常具体,水平荷载需要良好把握,控制好结构设计。框架顶层对风荷载要求系数高,屋面结构荷重会通过重力传给边柱轴向总力比楼层边柱总力要小,导致柱顶大偏心的现象,顶层边柱节点轴向力对截面重心偏心距大于0.5倍的柱截面高度。

3.2 框架外挑梁配筋

按施工环境影响,使用功能要求,工程常在框架梁端设计挑梁,框架梁荷载与外挑梁实际荷载值不一样,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框架梁与外挑梁断面尺寸会有变化,一些设计人员绘图的时候,会把框架梁上某些主筋向外挑梁延伸,虽然画出来简单,但在实际施工时主筋根本无法伸进挑梁之内,当钢筋截断成型后,导致进度缓慢。对柱的内力和配筋进行计算的时候,如果设计不合理,有可能导致水平荷载作用承载力不到位,为后期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3.3 框架梁柱箍筋配置

建筑标准中已经明确了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箍筋加密区标准,特别是对最小箍筋直径和最大箍筋间距做了明确要求,文件中规定,工程常取梁、柱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保持在100mm,非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保持在200mm。

三、结束语

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多样化,满足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需要,只有全面掌握设计的难点、重点,才能不断解决施工问题,保证设计与实际施工相符合,建设出精品工程。

相信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浅析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

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 结构框架施工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研究?

现在越来越多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建筑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故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个建筑市场起到越来越重要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地位。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每个设计者的经验不同,对规范的理解不同,所以在处理某个设计问题时,也就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我们一起来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了解一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研究

1. 基础部分

11对于柱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大于4米)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柱下条基。并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1.2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地下室底板可不再外伸以利于防水。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设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尤其是在周围有建筑时有用),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

1.3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时,相应的楼层处梁和基础梁可取消。

1.4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1.5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高差的2倍,否则应打抗滑移桩,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坏。建筑层数相差较大时,应在层数较低的基础方格中心的区域内垫焦碴来调整基底附加应力。

1.6独立基础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与相近的基础做成柱下条基。柱下条形基础的底板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两根柱的柱下条基的荷载重心和基础底版的形心宜重合,基础底板可做成梯形或台阶形,或调整挑梁两端的出挑长度。

1.7独立基础的拉梁宜通长配筋,其下应垫焦碴。拉梁顶标高宜较高,否则底层墙体过高。

1.8底层内隔墙一般不用做基础,可将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局部加厚。

1.9考虑到一般建筑沉降为锅底形,结构的整体弯曲和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协同作用,顶、底板钢筋应拉通(多层的负筋可截断1/2或1/3),且纵向基础梁的底筋也应拉通。

1.10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一是没用,二是容易出现裂缝。

1.11基础底面积不应因地震附加力而过分加大,否则地震下安全了而常规情况下反而沉降差异较大,本末倒置。

2. 柱部分

2.1地上为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应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角柱、楼梯间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儿园不宜用方柱。

2.2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宜大于200。

2.3柱内埋管,由于梁的纵筋锚入柱内,一般情况下仅在柱的四角才有条件埋设较粗的管。管截面面积占柱截面4%以下时,可不必验算。柱内不得穿暖气管。

3. 梁部分

3.1梁上有次梁处(包括挑梁端部)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附加筋一般要有,但不应绝对。规范说的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附加筋。位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次梁荷载较大时,应加附加筋。当主梁高度很高,次梁截面很小、荷载很小时,如快接近板上附加暗梁,主梁可不加附加筋。还有当主次梁截面均很大,如工艺要求形成的主次深梁,而荷载相对不大,主梁也可不加附加筋。 3.2当外部梁跨度相差不大时,梁高宜等高,尤其是外部的框架梁。当梁底距外窗顶尺寸较小时,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顶。外部框架梁尽量做成外皮与柱外皮平齐。梁也可偏出柱边一较小尺寸。梁与柱的偏心可大于1/4柱宽,并宜小于1/3柱宽。

3.3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免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否则应考虑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或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当采用现浇板时,抗扭问题并不严重。

3.4原则上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注意钢筋间距要满足要求,并与梁的断面相应。箍筋按规定在梁端头加密。布筋时应将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小断面的连续梁或框架梁,上、下纵筋均应采用同直径的,尽量不在支座搭接。

3.5端部与框架梁相交或弹性支承在墙体上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简支考虑,但梁端箍筋应加密。

4. 现浇板部分

4.1板的钢筋宜采用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4.2相连几个房间的同型号同间距板底钢筋宜连通。

4.3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

相信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研究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研究的背景和现状是什么?

背景:当今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建筑结构形式也随之变得多样化,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办公楼,其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具有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传力明确、结构布置可以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抗震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1.在设计的计算理论方面: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中已采用的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分析的可靠度理论,概率极限状态计算体系要不断完善;混凝土的微观断裂机理、混凝土的多轴强度理论及非线性变形的计算理论等方面也需要更大的突破,并应用于工程结构设计中。

2.在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功能化,CAD、PKPM等软件系统的开发,缩短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时间和工作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3.在材料研究方面。混凝土主要是向高强、轻质、耐久、易成型及具备某种特殊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方向研发。钢筋的研发方向则是高强、防腐、较好的延性和良好的粘结锚固性能。

4.在结构形式方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抗裂性能好,可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各种应用发展迅速。一些高性能新型组合结构具有充分利用材料强度、较好的适应变形能力(延性)、施工较简单等特点,也得到广泛应用。

5.在实验技术方面。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及设计软件等方面大量研究,先进的现代化城市技术保证了实验研究更精确、更系统。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1、初定结构方案,一般是结构总工与建筑设计人员商定

2、做初步设计,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初步设计图纸,布置梁,板,柱等主要构件结构尺寸,并在PKPM中试算,基本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后,出初步设计图纸。

3、做施工图设计,根据建筑提供的建筑图,在PKPM中建模型,布置梁板柱,计算通过后开始画施工图。

4、个别地方需要手算,比如说悬挑檐口,悬挑雨篷,女儿墙,挡土墙或者个别的。

5、一般来说,梁高的经验取值为跨度的1/12,单项板板厚为跨度的1/30。

扩展资料

结构选型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应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一般剪力墙结构、筒体剪力墙结构、筒中筒剪力墙结构)等。

混合结构主要是墙体承重,由于取材方便,造价低,施工方便,我国广泛地应用于多层民用建筑中,但砌体结构承载力低、自重大、抗震性能较差,一般用于7层及7层以下的建筑。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体起维护作用,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且平面布置灵活。

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但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加,构件截面面积和钢筋用量增多,侧向刚度越来越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宜用于过高的建筑。

现浇框架结构适用最大高度见表1—1。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中设置一些剪力墙,既能满足平面布置灵活,又能满足结构抗侧力要求,一般常用于10~25层的建筑中。

剪力墙结构是依靠剪力墙承受竖向及水平荷载,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常用于20~50层的高层建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对现阶段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主要承重构件组成,由框架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在规范允许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民用建筑及多层工业厂房和仓库中。

1 板的结构布置

1.1 预制板的布置

预制板的布置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因为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320mm (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板缝应 ;60mm。整浇层厚50mm,配双向 Ø6@250mm。混凝土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1.2 现浇板

板厚一般取120mm、140mm、160mm、180mm四种尺寸或120mm、150mm、180mm三种尺寸。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200(一般跨度(6.6m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2m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扳上筋可不断,或5O%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外露的挑沿、雨罩、挑檐应每隔1O~15m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

1.3 雨蓬、阳台、挑檐布置

雨蓬和阳台的竖板现浇时,最小厚度应为80mm,否则难以施工。竖筋应放在板中部。当做双排筋时,高度900mm,最小板厚100mm,高度;900mm时,最小板厚120mm。阳台的竖板应尽量现浇,预制挡板的相交处极易裂缝。雨棚和阳台上有斜的装饰板时,板的钢筋放斜板的上面,并通过悬挑板的下部铺人墙体圈粱(即此板双层布筋)。挑板挑出长度;2m时宜配置板下构造筋,较长外露挑板(包括竖板)宜配温度筋。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大间距钢筋,给工人以下脚的地方,防止踩弯。挑板内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矩,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挑板端部板上筋通常兜一圈向上,但当钢筋直径≥12mm时是难以施工的,应另加筋。

2 梁

(1)梁上有次梁处(包括挑梁端部)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

(2)当外部梁跨度相差不大时,梁高宜等高,尤其是外部的框架梁。当梁底距外窗顶尺寸较小时,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顶。外部框架梁尽量做成外皮与柱外皮齐平。梁也可偏出柱边较小的尺寸。但梁与柱的偏心宜1/4柱宽。

(3)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还应加附加箍筋。

3 柱

(1)地上为圆往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应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角柱、楼梯问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

(2)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问距,但间距应≤200mm。

(3)柱内埋管,由于梁的纵筋锚人柱内,一般情况下仅在柱的四角才有条件埋设较粗的管。管截面面积占柱截面4 以下时,可不必验算。 

4 基础

(1)在拄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4m)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拄下条基。并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2)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3m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设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尤其是在周围有建筑时有用),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不应设局部地下室。

(3)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

5 设计原则及重点注意

(1)抗震验算时不同的楼盖及布置(整体性)决定了采用刚性、刚柔、柔性理论计算。抗震验算时应特别注意场地土类别。8度超过5层有条件时,尽量加剪力墙,可大大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接体系,但也允许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

(2)大跨度雨蓬、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考虑抗扭时,扭矩为梁中心线处扳的负弯矩乘以跨度的一半。

(3)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梁或过粱等截面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6 结束语

只有熟练掌握规范,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才能使框架结构设计更加合理,配筋适宜,满足“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

相信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对现阶段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网友昵称:揭阳加固改造设计公司
揭阳加固改造设计公司于2023-12-04回复
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领域的关键环节,其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应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经济性、施工便捷性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建筑物的最佳性能。
网友昵称:黄山加固改造设计公司
黄山加固改造设计公司于2023-12-04回复
框架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精确的计算和严谨的分析,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