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辽宁石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辽宁石雕厂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辽砚的辽砚 - 辽砚传人,2、,清陵的石雕都有哪些?
今天给各位分享辽宁石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辽宁石雕厂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辽砚的辽砚 - 辽砚传人
为了进一步开发丰富的辽砚资源,使古老的辽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重新焕发青春,华厦人为之付出了不懈地努力。
大师简介
辽砚第四代传承人章永军,汉族,生于辽宁昌图,毕业于中国书画大学书法专业。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全集辽宁卷》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文联民间技艺委员会会员,本溪辽砚艺术协会会长,本溪市书画研究会理事、工艺家协会理事,本溪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著名书法家,国家一级工艺技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辽宁省玉石、砚石鉴赏大师。
章永军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酷爱民族文化,尤擅书法。受其家庭影响,还在童年时期,就经常缠着爷爷教他练字,他一边帮爷爷磨墨,一边琢磨提腕、运笔,一有空闲时间总要练上几笔。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参加书法比赛,他用楷书撰写的总理诗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便获得头等奖,成为全校临摹的范本。2006年5月,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并获得“十佳”荣誉称号。
1988年,他到山城本溪创业,从写字作画逐步涉足辽砚,后拜辽砚名宿袁斌先生为师,自此专注于辽砚的创作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998年以来,先后创办本溪市辽砚厂、本溪辽砚研究所、本溪宏达雕刻艺校、本溪辽砚艺术馆、本溪辽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辽宁省华宝辽砚博物馆,其名下还有雕刻中心4个、销售中心10个,共有雕刻技师及员工60多人。已被公认为辽砚第四代传人,辽砚产业领军人物。
多年来,他传承辽砚技艺,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创新,开创辽砚独特的线雕、镂雕、半圆雕等技法,石上飞刀绝技令人叹服,使辽砚石雕艺术更具冲击力,极大地提升辽砚实用性、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经过多年发掘研究,辽砚外观设计及中华板扇设计各一项获国家专利。首家倡导并创立《辽砚辽宁省地方标准》,编撰出版《国宝辽砚》一书。
其“紫云堂”系列辽砚作品,被辽宁省、本溪市评为“十大名牌产品”之一;以辽砚为代表的本溪桥头石雕技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0年,为迎接澳门回归,设计创作的巨型辽砚“万众一心”,被辽宁省博物馆收作镇馆之宝;2001年3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辽砚艺术作品展,受到各界人士普遍赞誉。北京画院院长刘春华、中国书协副主席佟伟、台湾著名教育家高振东等鉴赏辽砚后,称其为“砚林珍品”。中国书协副主席佟伟观赏后赞不绝口,当场题字祝贺。2005年5月,辽砚“枫叶情”被沈阳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2006年3月,辽砚“丹凤朝阳”被国家文化部典藏。2008年,汶川地震举世悲痛,全军官兵闻令而动,为此而创作的石刻屏风“众志成城”被中央军委珍藏。2010年,巨砚“锦绣中华”和“世博之光”,在上海世博会广受好评。为本溪广电大厦创作的16米长的紫云石立体石雕“清明上河图”,创造了辽砚史上的奇迹。其书法作品也倍受喜爱,并被广为收藏。
近年来,随着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和社会影响力逐步增大,辽砚第四代传人章永军创立的本溪辽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目前是本溪市制砚规模最大、机制最全,制砚数量、从业员工、销售中心最多的单位,并在本溪市第一个成立辽砚研究所、第一个建立辽砚博物馆。总经理章永军是本溪第一个国家一级工艺技师,第一个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由于他的杰出贡献,先后获得本溪市优秀政协委员、民建优秀会员、本溪市拥军先进个人、本溪市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新闻人物、本溪市非公有制企业先进个人、本溪市第三届、第四届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大师合影
大师书法作品
清陵的石雕都有哪些?
清代的帝王陵墓分散在北陵(辽宁沈阳)、东陵(河北遵化)和西陵(河北易县),实际清代的祖宗共有三代都追尊为皇帝,第一代肇祖(永陵)葬于清代发祥地兴京(今辽宁新宾),第二代太祖努尔哈赤(福陵),第三代太宗皇太极(昭陵),都葬在沈阳郊区。以上三陵可统称北陵,以与葬于河北省的东陵,西陵相并称。北陵中的昭陵和福陵都有数量不多的石兽雕刻。列置在昭陵前的石兽行列,共有六对,由外而内,其顺序是蹲狮、卧麟、蹲豸、立马、卧驼、立象,但没有文武侍臣,又在最前方的石牌坊之外,隔玉带桥另有蹲狮、华表各一对,以与河北省的东、西陵相比,昭陵石兽在数量上显然是不曾按照定制而雕置的。
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名录
辽宁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0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5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谭振山民间故事新民市
2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3“古渔雁”民间故事大洼县
4医巫闾山民间文学北镇市
5北票民间文学北票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9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6长海号子长海县
7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8复州双管乐瓦房店市
9千山寺庙音乐鞍山市
10辽宁鼓乐省群众艺术馆
11丹东鼓乐丹东市
12辽阳鼓乐辽阳市
13丹东单鼓丹东市
14岫岩单鼓岫岩满族自治县
三、民间舞蹈(共计11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5海城高跷秧歌海城市
16满族地秧歌抚顺市
17辽西高跷秧歌锦州市太和区
18上口子高跷秧歌大洼县
19盖州高跷秧歌盖州市
20朝阳民间秧歌朝阳县
21金州龙舞大连市金州区
22本溪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本溪市
23本溪社火本溪市
24辽西太平鼓绥中县
25义县社火义县
四、传统戏剧(共计12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26奉天落子沈阳市和平区
27沈阳评剧(韩、花、筱)沈阳市
28沈阳京剧(唐派)沈阳市
29复州皮影戏瓦房店市
30鞍山皮影戏鞍山市千山区
31海城皮影戏海城市
32岫岩皮影戏岫岩满族自治县
33盖州皮影戏盖州市
34锦州皮影戏锦州市古塔区
35凌源皮影戏凌源市
36海城喇叭戏鞍山市
37辽西木偶戏锦州市
五、曲艺(共计9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38沈阳东北大鼓沈阳市
39复州东北大鼓瓦房店市
40岫岩东北大鼓岫岩满族自治县
41鞍山评书鞍山市
42本溪评书本溪市
43陈派评书锦州市
44黑山二人转黑山县
45铁岭二人转铁岭市
46蒙古族乌力格尔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六、民间美术(共计10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47庄河剪纸庄河市
48岫岩剪纸岫岩满族自治县
49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锦州市
50建平剪纸建平县
51盖州风筝盖州市
52指画艺术铁岭市
53沈阳“面人汤”沈阳市皇姑区
54岫岩玉雕岫岩满族自治县
55本溪桥头石雕本溪市
56阜新玛瑙雕阜新市
七、传统手工技艺(共计3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57老龙口白酒传统酿制技艺沈阳市
58道光廿五白酒传统酿制技艺锦州市
59民间香蜡制作技艺盘锦市
八、民俗(1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60蒙古勒津婚礼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辽宁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4项)
一、民间文学(8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沈阳东陵满族民间故事 沈阳市东陵区
2 Ⅰ-2 沈阳新民民间故事 新民市
3 Ⅰ-3 沈阳民间传统灯谜 沈阳市沈河区
4 Ⅰ-4 庄河民间故事 庄河市
5 Ⅰ-5 抚顺满族民间故事 抚顺市
6 Ⅰ-6 本溪满族民间故事 本溪满族自治县
7 Ⅰ-7 辽阳王尔烈民间传说 辽阳市
8 Ⅰ-8 辽东满族民间故事 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二、民间音乐(10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9 Ⅱ-1 白清寨传统唢呐 沈阳市苏家屯区
10 Ⅱ-2 大连吹咔乐 大连市
11 Ⅱ-3 金州古琴音乐 大连市金州区
12 Ⅱ-4 复州鼓乐 瓦房店市
13 Ⅱ-5 大连新金民歌 普兰店市
14 Ⅱ-6 普兰店鼓乐 普兰店市
15 Ⅱ-7 庄河双管乐 庄河市
16 Ⅱ-8 岫岩满族民间歌曲 岫岩满族自治县
17 Ⅱ-9 建平十王会 建平县
18 Ⅱ-10 建昌鼓乐 建昌县
三、民间舞蹈(6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9 Ⅲ-1 本溪全堡寸跷秧歌 本溪满族自治县
20 Ⅲ-2 丹东上打家什高跷 丹东市
21 Ⅲ-3 辽阳地会 辽阳市
22 Ⅲ-4 铁岭朝鲜族面具舞 铁岭市
23 Ⅲ-5 喀左天成观庙会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24 Ⅲ-6 兴城满族秧歌 兴城市
四、传统戏剧(4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5 Ⅳ-1 评剧(沈阳鑫艳玲) 沈阳评剧院
26 Ⅳ-2 京剧(本溪徐派毕谷云) 本溪市
27 Ⅳ-3 宽甸八河川皮影戏 丹东市
28 Ⅳ-4 黑山皮影戏 黑山县
五、曲艺(6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9 Ⅴ-1 新民二人转 新民市
30 Ⅴ-2 庄河东北大鼓 庄河市
31 Ⅴ-3 锦州西城派东北大鼓 锦州市
32 Ⅴ-4 营口评书 营口市
33 Ⅴ-5 辽阳二人转 辽阳市
34 Ⅴ-6 建昌大鼓 建昌县
六、杂技与竞技(2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5 Ⅵ-1 金州梅花螳螂拳(六合棍) 大连市金州区
36 Ⅵ-2 辽阳逍遥门武功 辽阳市文圣区
七、民间美术(10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7 Ⅶ-1 瓦房店东岗剪纸 瓦房店市
38 Ⅶ-2 普兰店传统手工布艺技艺 普兰店市
39 Ⅶ-3 岫岩满族民间刺绣 岫岩满族自治县
40 Ⅶ-4 新宾满族剪纸 新宾满族自治县
41 Ⅶ-5 抚顺煤精雕刻 抚顺市
42 Ⅶ-6 凤城满族荷包 丹东市
43 Ⅶ-7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 锦州市古塔区
44 Ⅶ-8 营口陈氏面塑工艺 营口市
45 Ⅶ-9 铁岭王千石雕 铁岭县
46 Ⅶ-10 烙画艺术 辽宁省艺术研究所
八、传统手工技艺(3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7 Ⅷ-1 沈阳胡魁章制笔工艺 沈阳市沈河区
48 Ⅷ-2 东北古建筑传统地仗(油饰) 沈阳市彩绘技艺
49 Ⅷ-3 古建筑彩绘技法 沈阳市苏家屯区
九、民俗(5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50 Ⅸ-1 海城庙会 海城市
51 Ⅸ-2 丹东朝鲜族寿礼 丹东市
52 Ⅸ-3 大石桥迷镇山庙会 大石桥市
53 Ⅸ-4 蒙古勒津安代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54 Ⅸ-5 建昌灯会 建昌县 辽宁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1项)
一、民间文学(3项) 序 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4 何钧佑锡伯族民间故事(长篇) 沈阳市于洪区 2 Ⅰ-15 薛天智民间故事 沈阳市于洪区 3 Ⅰ-16 铁岭朝鲜族民间故事 铁岭市 二、民间音乐(5项)? 序 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 Ⅱ-20 朝鲜族传统说唱艺术 沈阳市苏家屯区 5 Ⅱ-21 辽南古诗词吟咏 大连市金州区 6 Ⅱ-22 金州单鼓音乐 大连市金州区 7 Ⅱ-23 本溪鼓乐 本溪市 8 Ⅱ-24 朝鲜族盘嗦里 铁岭市 三、民间舞蹈(6项) 序 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9 Ⅲ-17 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 沈阳市沈北新区 10 Ⅲ-18 复州高跷秧歌 瓦房店市 11 Ⅲ-19 本溪县太平秧歌 本溪满族自治县 12 Ⅲ-20 营口津式高跷 营口市 13 Ⅲ-21 铁岭伞灯秧歌 铁岭市 14 Ⅲ-22 凌源高跷秧歌 凌源市 ?
四、传统戏剧(5项) 序 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5 Ⅳ-17 沈阳关氏皮影 沈阳市沈北新区 16 Ⅳ-18 庄河皮影戏 庄河市 17 Ⅳ-19 陈桂秋评剧表演艺术 锦州市 18 Ⅳ-20 凌海民间皮影 凌海市 19 Ⅳ-21 金开芳评剧表演艺术 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 ?
五、曲艺(2项)? 序 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0 Ⅴ-16 沈阳相声 沈阳市 21 Ⅴ-17 蒙古勒津好来宝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六、杂技与竞技(1项)? 序 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2 Ⅵ-3 大刀张举刀拉弓杂技表演艺术 锦州市 七、民间美术(7项)? 序 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3 Ⅶ-21 初春枝满族剪纸 沈阳市和平区 24 Ⅶ-22 马驷骥根艺 大连市中山区 25 Ⅶ-23 抚顺琥珀雕刻制作工艺 抚顺市 26 Ⅶ-24 黑山玛瑙雕 黑山县 27 Ⅶ-25 营口木浮雕工艺 营口市 28 Ⅶ-26 彰武民间剪纸 彰武县 29 Ⅶ-27 西丰满族剪纸 西丰县 八、传统手工技艺(4项)? 序 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0 Ⅷ-7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沈阳市 31 Ⅷ-8 普兰店田家黄酒酿造技艺 普兰店市 32 Ⅷ-9 本溪永隆泉满族传统酿酒工艺?(铁刹山酒) 本溪满族自治县 33 Ⅷ-10 千山白酒酿造技艺?(麸曲酱香酿酒法) 辽阳市 九、传统医药(4项)? 序 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4 Ⅸ-1 德记号中医药文化 大连市金州区 35 Ⅸ-2 海城苏氏正骨 鞍山市 36 Ⅸ-3 蒙古勒津蒙医药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37 Ⅸ-4 张懋祺中医整复点穴骨盆复位疗法 辽宁大厦 十、民俗(4项)? 序 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8 Ⅹ-8 锡伯族喜利妈妈 沈阳市沈北新区 39 Ⅹ-9 旅顺放海灯 大连市 40 Ⅹ-10 蒙古勒津祭敖包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41 Ⅹ-11 广佑寺庙会 辽阳市 辽宁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3 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I — 17 锡伯族民间故事 沈阳市沈北新区 2I — 18王树铮民间故事新民市3I — 19辽西古战场传说朝阳市二、传统音乐( 1 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 II — 25 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三、传统舞蹈(3 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5III — 23 锡伯族灯官秧歌沈阳市沈北新区6III — 24金州狮舞大连市金州新区7III — 25哨口高跷朝阳市双塔区四、传统戏剧(2 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8IV — 22 抚顺皮影戏抚顺市9IV — 23喀左皮影戏喀左县五、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7 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VI — 4 朝鲜族传统“掷栖”竞技游戏沈阳市11VI — 5沈阳北市“摔跤”沈阳市和平区12VI — 6蝗螂拳沈阳市皇姑区13VI — 7锡伯族歘嘎拉哈沈阳市沈北新区14VI — 8凤城满族珍珠球凤城市15VI — 9通背拳沈阳体育学院16VI — 10鸳鸯拳沈阳体育学院六、传统美术(7 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7VII — 28 桃核微雕 大连市西岗区 18VII — 29孤山泥塑丹东市19VII — 30传统锡雕锦州市凌河区20VII — 31传统泥塑彩绘黑山县21VII — 32朱月岚剪纸阜新市细河区22VII — 33蒙古勒津刺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23VII — 34朝阳红土泥塑朝阳市七、传统技艺( 10 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4VIII — 11 辽菜传统制作技艺 沈阳市 25VIII — 12老边饺子传统制作技艺沈阳市26VIII — 13马家烧麦制作技艺沈阳市沈河区27VIII — 14桃山白酒传统酿造技艺法库县28VIII — 15大连老黄酒酿造技艺大连市29VIII — 16海城牛庄馅饼制作技艺海城市30VIII — 17本溪松花石砚雕刻技艺本溪市31VIII — 18凤城老奢酬教相醚澎艺凤城市32VIII — 19锦州小菜制作技艺锦州市凌河区33VIII — 20沟帮子熏鸡制作技艺北镇市八、民俗(2 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4X — 12 铁岭朝鲜族秋夕节铁岭市35X — 13辽西朱碌科“黄河阵”建平县
石雕的历史源流
在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旧、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是岭南原始先民谋生的手段。在珠江口的香港、澳门、珠海发现多处岩刻,以复杂的抽象图案为主,采用凿刻的技法,尤以珠海南水镇高栏岛岩刻为巨,最大的一幅高3米、长5米,明文凿刻,线条清晰,从复杂的线条中还可辨认出人物和船刻。
据研究,该处岩刻年代约为公元前1000年,是青铜时代的作品。南越王宫署遗址发现有多根四方基座八角棱柱形石栏杆,是中国建筑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石栏杆构件。南越国御苑遗址,以石板作冰裂纹精工铺砌的石池、蜿蜒曲折的石渠、巨大石板架设的石室以及多种石构件,为中国秦汉遗址所首见。
南越王赵昧墓,是迄今所知岭南规模最大的石室墓,墓室巨石重达2.6吨。墓中出土的244件(套)的玉器,其中包括71件玉壁以及两件青玉圆雕舞女、1件浮雕卷云纹的青白玉雕角杯,还有丝镂玉衣、龙虎并体玉带钩,龙凤纹重环玉佩、兽首衔壁,均可谓精美绝伦的珍品,反映了当时加工玉石的高超工艺水平,可见南越国已掌握了开料、造型、钻孔、琢制、抛光、改制等手法以及镶嵌工艺。在南越王墓中,还发现滑石烤炉、耳杯、猪、枕以及石砚、研石。砺石及磨制精细的石斧等。说明石雕也是被重视的工艺。
从人类艺术的起源就开始了石雕的历史。可以说,迄今人类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一种能比石雕更古老了,也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工巧匠它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万古不衰。
石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从那时候起,石雕便一直沿传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石雕艺术的创作也不断地更新进步。不同时期,石雕在类型和样式风格上都有很大变迁;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审美追赶求,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都在制约着石雕创作的发展演变。石雕的历史是艺术的历史,也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更是形象生动而又实在的人类历史。
先秦时期的石雕
距今一万年前后,原始先民告别了采集、狩猎经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转入了定居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从事以农耕和畜牧为主的聚落生活。当原始人告别山林的采集、狩猎环境,移居平野河岸和丘岗,过去那些栩栩如生的狩猎艺术也不复重现。人们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往往都是简练、概括抽象变形乃至几何形式化了的动物纹饰,因而在新石器革命蓬勃发展的地区,石刻岩画已退居次要乃至绝迹。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已会烧制陶器,但在距今七八千年左右,才开始进入彩陶时代。相比而言,中国古人类发明磨制石器的技术,在旧石器晚期就得到了运用,山顶洞人的石质装饰品,是经琢磨穿孔而成,这是中国古代雕刻史上的里程碑,因为,只有研磨技术的发明,石料才会成为人类攻无不克的雕刻质材。
裴李岗、仰韶文化时期,中华大地的冰川期结束,是非常适宜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气候温暖期。定居的农耕民,他们乐天知命、相安无事地编织着和平的颂歌。他们制作各式各样的陶器,喜欢采用抽象简练、概括的人面鱼纹以及各式几何纹作装饰,人们对形式美的认识大为扩展,造型艺术也扩大到雕塑的各个领域。
中国新石器时代较早的石雕作品,可以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磨棒为代表。它是用砂岩加工而成,外观被设计成鞋底状的几何形,工整而大方,重心稳定,其加工难度很大,需要敲打、切割、琢磨修整,涉及到各种石雕加工的基本技法。与同时的各种磨制石器相比,它更具有形式感。它不仅是对原始人生产劳动的忠实记录,还体现了较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凝聚着双重性质劳动的石工具,往往被作为随葬品置于死者的身旁,正是宗教般的感召力才能促使艺术家创造出这种罕见的石雕作品。
然而在拳石器时代,由于陶塑易于造型,质材随处可得,因而它始终是雕塑的主流。一直到铁器发明之前,石雕仍然是罕见的艺术品,所以,我们的注意力还得转向石刻岩画。
石刻岩画,在条件适宜的边区,仍是原始行艺术家创作的主要形式,而且经久不衰。例如阴山岩画中就有不少新石器时代作品。阴山岩画的表现风格,其影响是十分深远巨大的。事实上,我国北方和西北的古代游牧民创作的岩画,多属凿刻石璧而成,其源头则应溯至阴山岩画。另外,狩猎与动物的描写始终都是永恒的主题。商周金文中的图画字,战国铜器的写实纹样,秦画像砖的人物狩猎图,都是这样技法的延伸,只不过后者日趋精确化、形式化和韵律化而已。由此可见,黑影技法的抽象概括和夸张的特点,最能体现中国古典艺术不重形似,追求气韵生动传神的审美理想。
此外,中国古石雕技法的另一源头——线雕,也是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发现于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的石刻雕像,据认为就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原始先民凿刻的。这种线刻石雕形式,在历代的石雕创作中,被运用得最为广泛。
新石器时代的石雕虽然出土不多,但其风格并不单纯,也是完全不同于石雕岩画的另一番天地。出自辽宁东沟后洼的几件滑石雕刻,皆为圆雕小人头像,刀法显得粗犷奇拙,形象古朴、生动,表明它们是象征性的作品。
人首石雕尽管表现手法稚缺陷抽象,但并不意味着当时雕刻技法低下。如大溪文化的浮雕人面就采用了刻磨的技艺,而且其形象还具有一种无形的宗教力量。显然,当时的雕刻家是把他们主要的精力放在创作玉石雕刻品这上了。因为我们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已看到了许多精湛绝伦的玉雕作品以及小石雕工艺品。
红山文化的玉龙是罕见的杰作,它是用硬度较高的岫岩玉制作的,这是石雕技法应用于玉石雕刻创作的证明。众所周知,古代雕刻品中,玉与石的质料是很难区分的,在专家的鉴藏分类标准中也只有相对看法。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在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古代雕刻家是将玉和石同等对待的,所以我们在红山文化和北阴阳营文化中,见到与五雕并存的还有鱼形石坠、雨花石装饰品。
另一方面,原始的艺术家还把他们的技艺广泛应用于实用器具加工的领域,制作石杵、石臼、研磨盘以及各种石农具,同时还用于雕琢石室类型的墓冢和石椁。尤其是后者的出现,在中国古代石雕建筑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现于辽宁海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巨石建筑是不加雕琢的天然巨石的简单组合,显得沉稳有力,是使人超脱于尘世的原始巨石崇拜的产物。它一度盛行于欧亚草原,后流传至东亚大陆,无国时入文明时代,在边区仍然可以找到它的遗迹。辽宁海域的石棚形式,其石板已被雕琢成规整的几何体,人为的力量得到加强,自然力和宗教精神显然就减弱了。它当为巨石建筑的尾声。这咱石棚建筑,据认为是墓葬。在史前人的心目中,巨石通常被认为是灵魂或神的住所,因而它常被用作界石、棺椁或宗教崇拜的对象。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雕作品,可大致划分为几类。第一类为传统石雕,包括传统的典型细石器和小件饰物;第二类为磨制实用器,包括日用品、器皿和生产工具、武器;第三类为具有宗教性质的偶像;第四类为具有生活气息的动物石雕、琢制的石磐。其中以器具和动物石雕最能代表当时石雕造型的最高水平。我们后来能在商代妇好墓中,见到众多的现实动物和幻想神性动物雕刻品的存在,不能不归结于新石器时代这种热衷于讴歌自然生命的石雕传统。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新石器时代先民创作的实用器具中,颔略到几何造型这种艺术语言的美妙之处。
事实表明,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品,如生产工具和武器都具有能够引起人们视觉美感的点、线和轮廓,在现代装饰形式上,便构成了前所未见的几何艺术语言的系统。
不以规矩,则不足以成方圆,这是古人对形式美感最本质的观察和体验。所以,中国早期的象形文字,都是一些由方、圆的线条结合点、划构成的精巧图形。这咱象形字是把语言文字同美学结合而成的艺术创造。事实上它与原始石雕的几何造型同出一源。
古代人类是在创作生活用具的同时,创造了点、线、方、圆等几何形象,我们中人仔细地浏览一下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石制品,就禁不住会赞叹古代先民怎么会有如此高超的造型技巧。尽管尚未发明铁质凿刻工具,但他们已能用最概括的点、线反映出对象的客观实际。这些器物的形、线都是那样优美,是那样对称精确。古代先民已完全懂得,最美的形式同时也是最为便利实用的器型。
商代的石雕
继二里头文化之后,是二里冈文化,代表商代中期的遗存。这时的石器生产仍占重要地位,当时盛行各种陶塑制品,却罕见引人注目的石雕作品。直到殷墟文化时期,进入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阶段,石雕艺术又重新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晚商著名的人物雕像,还有出自安阳侯家庄1004号大墓的臼石人残像,殷墟妇好墓的376号石人。这些人物刻画细致,服饰发式清晰可辨,是古代雕刻家对社会生活的直接表现,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可供观摩的范本。
商代社会中盛行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动物也是时人崇拜的神灵,因而石雕艺术家尤其善于表现形形色色的动物世界。大型的动物石雕多见于王都安阳殷。侯家庄出土的石鸭,造型粗重,周身有线刻纹饰,是一种不拘泥原形的再创造,其尖喙和突目勾活了猛禽的本质特征和凶狠的个性,其余细部皆被略去,其下双足粗细不一,是为了支撑平衡,也避免了单调感,其身上的羽毛和双翼则用线刻纹表示:这种于圆雕造型中融入图案装饰的手法,是商代雕塑区别于史前雕塑而形成独自风格的显著特点。
唐代的石雕
唐代的雕塑是中国雕塑史的最高峰,仍分为陵墓石雕和佛教石雕两大类。
唐代佛教雕塑,仍以石窟造像为主,此外还保存下来少数平原佛寺彩塑和小型佛像。唐代造像以奉先寺造像为代表,雄伟壮观,丰满圆润,有力地体现了大唐风格的特征,又以敦煌彩塑为主体和精华,数量之多,内容相当丰富,艺术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是历代造像所无法比拟的。唐代的造像已经成为独立的圆雕,多为群像,中间坐佛,两旁弟子菩萨。天王、力士遥相呼应。造像与真人几乎同大,令人感到自己亲自与佛交流,亲切近人。
唐代石窟还有天龙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造像体态丰满动人,婀娜多姿,表现出唐代佛教艺术的世俗化气息。
唐代平原佛寺彩塑现存较少,有山西五台山南掸寺佛光寺彩塑,与敦煌唐代彩塑风格几乎一致。小型的佛像仍以石雕铜铸为主,艺术风格与石窟造像一致,都表现出唐代雍容大度的风格,其中石雕艺术水平很高。
唐代的陵墓雕塑仍分为陵前雕像和墓内小陶涌两类。陵前的大雕像主要分布于陕西关中地区的唐朝各代皇帝的陵墓附近。在陵前的神道两侧有高大的石人、石马相对呼应,气势宏伟,其中最有影响的有:献陵石雕、昭陵石雕、乾陵石雕、顺陵石雕等。
唐代雕塑融合中外、综合南北特点,达到了成熟的顶峰,为后世雕塑艺术树立了光辉典范。
明清的建筑石雕
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动乱、复苏、繁荣又走向崩溃的最后一轮循环的周期,当时的建筑艺术,还是沿着古典艺术析传统向前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高峰。
明代的宫苑、陵邑的规模都十分宏大,附丽其中的建筑石刻艺术也取得了不少创新的成就。清肛的离宫园林,更是在规模质量上超过了明代。
石刻华表古已有之,但明代天安门的白石华表却自有其时代的特点和艺术成就。它是以多种雕刻手法塑造的空前建筑装饰,华表柱身的主体龙纹,以压地隐起的浅浮雕刻画出蟠曲而上的龙形,间夹以云纹华饰,使得华表瑰丽而庄严,其柱头上满饰异彩纷呈的透雕云朵,莲瓣石盘上饰以圆雕的雄狮。其下还有华丽的八角座,围以雕刻精致的龙纹栏板和雕刻有狮子的望柱。综观华表的总体造型,它是在传统形式基础上的升华,同时我们也看到,华表本质上也是中西文化合璧的完美象征。
事实上,故宫主殿的台基、阶梯栏杆、走道、中庭、石桥,皆为各种石雕艺术形式有机组合。这些石雕是乾隆二十五年下令凿去原有的明代纹饰后重新雕刻而成的。不过,从现有的石栏杆边饰花纹,我们仍可看出明清故宫石雕还是承袭了宋元以来的装饰纹样和技法。综观明清的皇宫园林,其建筑石刻运用的广泛,可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它们雄辩地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上最优秀最伟大的建筑都离不开石雕装饰构件。在清代的皇家园林中,圆明园是被称为“万园之园”的伟大园林,令人痛心的是它于1860年被焚毁于八国侵略联军之手。如今我们从园中废墟残存的石雕建筑遗迹,仍可窥视到这座绝冠古今的园林建筑艺术的一些风貌。
明清建筑广泛运用石刻艺术形式的例子,可说是不胜枚举。如众所周知的北京天坛,那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与祈祷丰年的场所,其主体建筑之下的基座、白石圆坛、石构件上都雕刻有十分精丽的装饰。它们都是在朝廷官府的控制之下,为适应封建统治以及奢侈豪华的生活等各种需要创作的,这在陵墓建筑上也反映得十分突出。如今,在安徽凤阳的皇陵、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十三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等处,都保留有大量的明清陵墓石刻。
关于辽宁石雕和辽宁石雕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