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丽江加固设计公司

冷库设计规范2021(冷库设计规范2018)

丽江加固设计公司 2周前 ( 11-23 10:57 ) 5804 抢沙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冷库设计规范2021,以及冷库设计规范2018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冷库建设可行性报告,2、,标准说明 | GB 50072-2021《冷库设计标准》,3、,冷库的定义,4、,2016年北京冷库建设的最新趋势该如何发展,5、,消防法哪一条要求冷库与居住区的安全距离安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冷库设计规范2021,以及冷库设计规范2018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冷库建设可行性报告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核心的关键环节就包括冷库设计建设,冷库设计专业性较强,新国家标准《冷库设计标准》、《冷库施工及验收标准》将于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2020年,我国冷库容量最大的地区为华东地区,总容量达到1860.5万吨,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37.8%。近几年冷库容量较快增长,但人均冷库依然低于国际水平。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上市公司顺丰控股(002352.SZ),京东物流(HK:02618),中国外运(601598),苏宁易购(002024.SZ),海航冷链(831900),海容冷链(603187),澳柯玛(600336),冰山冷热(000530.SZ)等。

本文核心数据:冷库容量区域情况,全国冷库总量,全球各国人均冷库容量

冷库是整个冷链的核心环节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涵盖了仓储、运输、配送、零售等各个环节,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冷链设施的缺失,都会让产品质量大打折扣。其中最有核心的关键环节就包括冷库设计建设。根据实际需求,冷库大致分为大型库、中型库、小型库和微型库。中小型冷库一般用于超市、农贸市场这些冷链终端,或者田间地头这些冷链起点用于储藏刚收割的农产品。

新国家冷库设计规范年底实施

现代化的标准冷库内部有钢架结构,方便铲车进行作业,冷库消耗的主要是电能,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冷库一般会采用更好的保温材料和能耗更低的制备设备,并采用计算机系统调控温度。为了实现全程无断链,冷库还应该包括存储区、流通加工区等基本功能区,同时根据客户的需求,还有预冷区、解冻区等特殊功能分区。

冷库设计由于其专业性很强,所以需要冷库工程师来完成,工程师在设计冷库时候不仅要考虑冷库的专业性、实用性、经济性等问题,还要注意冷库的安全性,每年都有大量因为冷库设计而引发的冷库事故,所以冷库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冷库设计标准》、《冷库施工及验收标准》的公告,国家标准《冷库设计标准》编号GB50072-2021,自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国家标准《冷库施工及验收标准》编号GB51440-2021,自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

我国冷库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冷库资源严重不平衡,国内冷库主要建在沿海地区,而中部、西北部等地的冷库数量极度缺乏,在这些地方,运输率低、货架期短、食品安全存在隐患。我国生鲜尤其是果蔬类,损耗严重,原因之一就是冷链流通率只有19%。

据中冷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冷库容量最大的地区为华东地区,总容量达到1860.5万吨,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37.8%。其次是华中地区,冷库容量为752.7万吨;排名第三的是华北地区,冷库容量为731.2万吨。

近年冷库建设较快增长

伴随着国家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冷链物流项目纷纷上马,各类冷链物流相关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各级政府意识到冷链物流对于保障基础民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发展冷链物流产业,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发展重点。

伴随着冷链新基建政策的逐步深入,冷链物流两端及流通环节的各类基础设施及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逐步向体系化、系统化方向沉淀。据中物联冷链委预测,2020年我国冷库容量达突破7080万吨(折合1.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1%。近年来冷库容量规模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人均冷库容量远低于国际水平

根据国际冷藏仓库协会(IARW)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人均库容面积达到0.49立方米/人,日本为0.32立方米/人,中国仅有0.13立方米/人,人均冷库容量只占美国的1/4,反映出国内冷库建设规模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2020年排名第一的美国Lineage,冷库容量5066万立方米,几乎相当于全中国的一半,而国内排名最高的中外运冷链物流,只有274万立方米,仅为Lineage的1/20,冷链资源配置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标准说明 | GB 50072-2021《冷库设计标准》

一、标准简介

GB 50072-2021《冷库设计标准》(pdf全文)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1年6月28日联合发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

二、编制背景

GB 50072-2021《冷库设计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由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三、适用范围

本标准编制的目的是为了为规范和统一冷库设计的技术要求,指导冷库设计,满足食品冷藏技术和卫生要求,达到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目的。

本标准适用千采用氨、卤代烃及其混合物、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亚临界蒸气压缩直接式制冷系统和采用二氧化碳、盐水等为载冷剂的间接式制冷系统的新建、扩建、改建食品冷库。

四、原文内容

GB 50072-2021《冷库设计标准》封面如下图所示,共分9章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结构,制冷,电气,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和地面防冻等。

全文内容浏览。

五、关联标准

与冷库施工相关的标准为: GB 51440-2021《冷库施工及验收标准》(pdf全文) 。

冷库设计规范2021(冷库设计规范2018) 钢结构跳台设计

冷库的定义

冷库标准定义:

冷库( cold storage)采用人工制冷降温并具有保冷功能冷库设计规范2021的仓储建筑群冷库设计规范2021,包括制冷机房、变配电间等。

冷库特点介绍

1.适用范围广

冷库不管是在冷库设计规范2021我国南方还是北方都能适用,适合各种水果、蔬菜、冷冻食品(冻饺子、冻鱼、冷饮)、花卉、医药产品等物品的贮藏;

2.保鲜期延长,增加商品附加值

市面上很多常见的反季节蔬菜、水果有一部分是经过冷库贮藏的,对于商户而言能获得不错的回报;

3.建造周期短,使用方便

以10平米的小型冷库而言,人员配置齐全不到一天就可以完工并且投入使用。冷库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配置冷库设计规范2021了微电脑操作界面。可清晰了解冷库的运行情况,实现远程自动开机、停机,无须专人监护。

冷库应用场景介绍

冷库主要用于储藏果蔬、医药产品、化工产品、速冻食品、肉制品等,具体应用场景有:餐厅、酒店、农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公司、医院、疾控中心、化工厂 、花店、屠宰场等

参考资料:

冷库设计标准 GB50072-2021》

2016年北京冷库建设的最新趋势该如何发展

相关资料推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冷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1、冷库行业现状

国外冷库行业现状

国外冷库行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芬兰、加拿大等国。日本是亚洲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国,-20℃以下的低温库在冷库中占80%以上。70年代以前国外冷库普遍采用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式制冷系统,70年代后期逐渐采用以R22为制冷剂的分散式制冷系统[1]。美国和加拿大占80%以上的冷库都以使用R717为制冷剂[2]。80年代以来,分散式制冷系统在国外发展很快,冷却设备由冷风机逐步取代了排管,贮藏水果冷库中近1/3为气调库,在冷库建造方面土建冷库正向预制装配化发展,自动化控制程度比较高。比较著名的装配式冷库的制造商如芬兰的辉乐冷冻集团(HUURRE),其库板HE-3由无氟绝缘聚氨酯板和两层镀锌的钢层组成,轻便易拆卸,施工期短、气密性好、空间利用率高。

近年来,国外新建的大型果蔬贮藏冷库多是果品气调库,如美国使用气调贮藏苹果已占冷藏总数的80%;法国、意大利也大力发展该项技术,气调贮藏苹果均达到冷藏苹果总数的50%~70%以上;英国气调库容达22万t。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已拥有10座世界级的自动化冷库。

国内冷库行业现状

我国自1955年开始建造第一座贮藏肉制品冷库,1968年建成第一座贮藏水果冷库,1978年建成第一座气调库。1995年由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引进组合式气调库先进工艺,并在山东龙口建造15000t气调冷库获得成功,开创了国内大型组装式气调冷库的成功先例,用户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997年又在陕西西安建造了一座10000t气调冷库,气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气调冷库已分布在山东、河南、北京、湖南、新疆、陕西、天津、四川等省市自治区,并获得客户的较好信誉。广东、北京等省市大约先后引进了40座预制装配式冷藏库,总库容约为7.5万t。近几年来,我国冷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据统计,全国现有冷冻冷藏能力已达500多万t,其中外资、中外合资和私营冷库约占

50万t,国有冷库450多万t,分属于内贸、农业、外贸和轻工系统,其中内贸系统冷库容量达300多万t,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我国商业系统拥有果蔬贮藏库面积达200多万m2,仓储能力达130多万t,其中机械冷藏库70多万t,普通库为60多万t。

果品蔬菜保鲜一般采用最低温度为-2℃的高温库,水产、肉食类保鲜采用温度在-18℃以下的低温库,而我国的贮藏冷库大多数为高温库。大型冷库一般采用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式制冷系统,冷却设备多为排管,系统复杂,实现自动化控制难度大。小型冷库一般采用以氟里昂为制冷剂的分散式或集中式制冷系统

[4]。在建造方面以土建冷库偏多,自动化控制水平普遍较低。装配式冷库近几年来有所发展。

国内专业生产制冷设备及建造冷库的厂家很多,如开封空分集团制冷工程公司为国内第一家组装式冷库生产厂家,已形成从几立方米库容小型室内库到几万立方米的大型室外库;从高温库、低温库、冻结库到综合库;从全组装式冷库到土建结构内部贴板的混合式冷库;从普通冷库过渡到的多品种、多规格的气调冷库系列产品。此外大连制冷设备厂、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其制冷设备在冷库行业领域中所占比重较大,天津森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双面彩钢聚苯乙烯保温板建造的装配式冷库,在国内发展较快。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研制开发的微型节能冷库在国内农村各地已广泛推广。据统计我国生产企业已生产建设大中小型装配库约800座,室内装配式冷库约2.5万套(座),仅苏州市2004年全市新建保鲜冷库38座,占江苏省的40%。

2.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冷库利用率偏低

空间利用率

传统的冷库设计一般高5m左右,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尤其是无隔架层的冷库利用率低于50%,如物品堆码的高度一旦达到3.2m时,外包装为纸箱的食品,因重压变形、吸潮等原因极易出现包装破裂、倒塌等现象[6],导致食品品质降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周年利用率以兰州市为例:大多数冷库每年5~10月份期间贮藏荷兰豆、西兰花、花椰菜、大白菜、甘蓝、百合等新鲜蔬菜,然后以冷藏车、简易汽运等方式运至广州、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进行销售经营,冷库闲置期长达6个月。兰州肉联厂低温冷库贮藏肉制品、速冻食品、雪糕、冷饮等,利用率相对较高。而其他冷库中仅有少量冷库在10月至翌年4月份贮藏水果,其余时间基本关闭闲置,周年利用率仅能达到50%。

部分冷库设计不尽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国内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缺乏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现象较为普遍。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容积

500m3以上以氨为制冷剂的土建食品冷库,其库址选择、地基处理、制冷设备安装等严重不符合《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的要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许多冷库名为气调库却达不到气调的目的,部分低温库一建成就面临停用或只能按高温库降级使用的局面。

制冷系统维修措施不力,设施设备老化严重

制冷机的正常维修周期一般为运转8000~10000h即应进行大维修;运转3000~4000h进行中维修;运转1000h进行小维修[5]。适时对制冷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隐患。因为国内大多数冷库尤其是90年代以前所建冷库,设施设备陈旧、管道严重腐蚀、墙体脱落、地基下陷、压力容器不定期检验。普遍开开停停,带病运营现象十分严重。

冷库节能措施未引起足够重视

冷库属于耗能大户。有数据表明:蒸发器内油膜增加0.1㎜,会使蒸发温度下降2.5℃,电耗增加11%。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蒸发器外表结霜等均会导致蒸发温度下降,耗电增加。另外,低温库冻结间或速冻装置进货后压缩比小于8时,应先采用单级制冷压缩,当蒸发压力降下来后,其压缩比大于8时再改用双级压缩制冷方式[5],而许多低温冷库一开机就启用双级压缩机,使冷库能耗加大。

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迷

国外冷库的制冷装置广泛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大多数冷库只有1~3名操作人员,许多冷库基本实现夜间无人值班[2]。而我国冷库的制冷设备大多采用手动控制,或者仅对某一个制冷部件采用了局部自动控制技术,对整个制冷系统做到完全自动控制的较少,货物进出、装卸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

商业冷库价格竞争激烈

近几年随着冷库数量的增加,除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科研单位自备用于存放食品原料或用于科研试验的冷库外,商业冷库出租转让频繁,行业内低价竞争激烈,加之高温库和低温库比例失衡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存贮肉类及速冻食品的低温库供不应求,大量的高温库闲置待用,导致大多商业冷库经营企业经济效益不佳。

3.发展趋势

从市场对冷库的需求趋势来看,我国现有的冷库容量还十分不足,今后冷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规模

果蔬产区应集中建设气调冷库,规模应以大、中、小型相结合,以发展中型为宜。机械气调库的建设应择优推广预制生产,现场装配模式冷库工程化工业产品,果蔬产地适于建单层冷库和中小型冷库;尽快推广塑料薄膜、大棚、大帐、硅窗、塑料薄膜小包装等气调设施是我国近期发展的重点。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发展中型冷库,建立冷冻食品贮藏批发市场。将中小型冷库向社会开放,提供有偿的仓库服务、信息服务、经营后勤服务。

冷链物流

我国完整独立的冷链系统尚未形成,市场化程度很低,冷冻冷藏企业有条件的可改造成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形成冷冻冷藏企业、超市和连锁经营企业联营经营模式。建立食品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都处于标准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防止食品变质与污染。

制冷设备

制冷设备业应着力开发国际市场先进通用的60HP以下各档次分体式或一体化且配有电子技术的自动化机组,将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整个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中,目的是为冷冻冷藏行业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降低工程造价。

整体规划

冷库行业必须在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加强整体规划与协调,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同时,要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以保证我国冷冻冷藏行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总之,从冷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果品恒温气调库发展迅速,低温库比例有所增加,适合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异军突起,装配式冷库及以氟里昂为制冷剂的分散式制冷系统推广力度正在加大,冷库设计更加趋于优化,自动化控制程度逐步提高,政府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等管理部门对冷库的监管力度大大加强。国内冷库行业正朝着采用发泡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板隔热材料的轻便预制装配化、低温大型化、管理及进出库货物装卸自动化、果蔬冷库恒温气调化、冷风机代替排管和广泛使用氟里昂制冷剂的操作方便、灵活多样、高效安全、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消防法哪一条要求冷库与居住区的安全距离安全?安全距离是多少?谢谢。

《消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冷库设计规范2021,冷库要在居民区下风方向500米隔离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冷库设计规范2021,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制定的法律。

根据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修订情况冷库设计规范2021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八部法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消防法

我国冷库的现状分析

政策推动我国冷库行业建设

从我国近两年冷库行业相关政策来看,政策的要点在增加冷库数量以及提高冷库设施水平。其中提到适当增加定点冷库数量、重点支持建设通风贮藏库、机械冷库、气调贮藏库,以及预冷设施和配套设施设备等。由此来看,我国冷库行业建设的支持性政策较多,预计冷库行业建设将迎来进一步发展。

我国冷库总量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

冷库是冷链物流系统的枢纽和重要节点。根据中冷联盟2021版《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统计数据,2017年至2021年,我国冷库容量从3609万吨增长至522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7%,保持了稳定的增长率。随着冷链基础设施政策的引导和企业布局完善,全国库容量基数较大,近三年增长率首次低于10%。

全国冷库网络仍在加速布局

据链库网及中物联冷链委不完全统计,2021年在建/投产冷库容量约达120.96万吨,折合60.48万平方米。

根据链库网及中物联冷链委不完全统计,亚冷、万纬冷链、美库、万鑫冷链、普冷国际、天环冷链等相对成熟的物流地产和仓储企业依然在加速布局全国冷库网络,开始全国范围内拿地建设/改建高标多温区仓。在疫情常态化和国家监管政策趋严的大背景下,高标准冷库需求量激增,兼具多温区、集约化、共享式特点的2.0版冷链园区和冷库将成为客户的首选目标。2022年中国部分在建或投产的冷库项目如下:

我国冷库行业发展痛点

结合我国冷库行业发展建设现状来看,尽管在政策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有所加快,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不平衡、政策颁布时间超前或滞后等。具体内容如下: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冷库设计规范2021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冷库设计规范2018、冷库设计规范2021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