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金华加固设计公司

砌体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加固前后房屋性能变化分析)

金华加固设计公司 4小时前 16:44:03 1 抢沙发
砌体结构在加固后,其性能有了显著的改善。通过加固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从而确保房屋的安全使用。采用钢筋混凝土包角法可以增强墙体的抗压强度;而增设拉结钢筋则能提升墙体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对于老旧建筑,加固工作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并提高居住的安全性。砌体结构加固是保障建筑安全、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砌体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加固前后房屋性能变化分析) 装饰工装施工 第1张

砌体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外加砼柱加固

  • 方法:在墙体交接处外加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固,砼柱应与圈梁、拉杆连成整体,或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连接。外加柱必须有相应的基础。
  • 优点:提高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房屋倒塌。
  • 适用范围:适用于房屋抗震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2. 面层或夹板墙加固

  • 方法:在墙体一侧或两侧采用水泥砂浆面层、钢丝网砂浆面层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
  • 优点施工简便,可以显著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和抗剪强度。
  • 适用范围:适用于墙体承载力不足或需要提高抗剪强度的情况。

3. 拆砌式增设

  • 方法:对强度过低的原墙体可拆除重砌,或增设抗震墙。
  • 优点:彻底解决墙体强度不足的问题,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
  • 适用范围:适用于墙体强度严重不足的情况。

4. 修补和灌浆

  • 方法:对已开裂墙体可采用压力灌浆修补,对砂浆饱满度差或强度等级过低的墙体可用满墙灌浆加固。
  • 优点:修复墙体裂缝,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和强度。
  • 适用范围:适用于墙体开裂或砂浆强度不足的情况。

5. 增设圈梁

  • 方法:当圈梁设置偏少不符合抗震要求时,应再增设圈梁。外墙圈梁一般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内墙圈梁可用钢拉杆或在进深梁端加锚杆。
  • 优点: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 适用范围:适用于圈梁设置不足的情况。

6. 外加钢筋混凝土柱、圈梁加固

  • 方法:在房屋四角和内外墙交接处设置外加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或钢拉杆连成闭合系统。
  • 优点:显著提高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防止结构突然倒塌。
  • 适用范围:适用于多层砖房的抗震加固。

7. 外部粘钢加固

  • 方法:用胶粘剂把钢板粘贴在墙体开裂部分。
  • 优点:施工简便快速,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不改变构件的外形和内部使用空间。
  •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需要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的情况。

8. 预应力加固

  • 方法: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式拉杆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
  • 优点: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砌体柱的承载能力,加固效果可靠。
  • 适用范围:适用于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的砌体结构的加固。

9. 加大截面加固

  • 方法:主要用于砌体承载能力不足,但砌体尚未压裂或仅有轻微裂缝的情况。
  • 优点: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和抗弯刚度。
  • 适用范围:适用于独立砖柱、砖壁柱、窗间墙和其他承重墙的加固。

10. 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

  • 方法:对墙体进行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
  • 优点: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可以显著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和抗剪强度。
  • 适用范围:适用于原墙没有裂缝并以剪切为主的实心砖墙、多孔空心砖墙和240mm厚的空斗砖墙。

11. 增设墙体

  • 方法:在满足使用用途的前提下,当原有结构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可考虑增添加砌墙体来支撑。
  • 优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 适用范围:适用于原建筑的抗震墙较少,抗震墙间距超过抗震鉴定标准要求的情况。

12. 辅助结构加固

  • 方法:采用体外加固方法,如增设支撑结构。
  • 优点:避免拆除工作,施工简单,结构自重增加较小,可以大幅度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 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有构件损伤严重,需要大幅度提高承载力和刚度的构件的加固。

这些加固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和加固需求来决定。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也会结合多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

砌体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加固前后房屋性能变化分析) 装饰工装施工 第2张砌体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加固前后房屋性能变化分析) 装饰工装施工 第3张砌体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加固前后房屋性能变化分析) 装饰工装施工 第4张砌体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加固前后房屋性能变化分析) 装饰工装施工 第5张

砌体结构加固方法的成本比较

加固前后房屋性能变化分析

砌体结构加固的最新研究进展

不同加固方法的适用条件对比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