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淮南钢结构设计公司

混凝土道路修补的施工工艺要求

混凝土道路修补的施工工艺要求包括:需要对损坏部位进行清理和打磨,确保修补区域平整。根据破损情况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如水泥砂浆、聚合物砂浆等。将修补材料均匀涂抹在受损区域,并进行压实和抹平。进行养护,保持修补区域的湿润状态,直至达到设计强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修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以确保修补效果良好。

混凝土道路修补的施工工艺要求

混凝土道路修补是一项重要的维护工作,旨在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并确保行车安全。以下是详细的施工工艺要求:

1. 放样

  • 划定修补范围:根据混凝土板的损坏类型和程度,划定修补范围。放线位置应距破损处10cm以上。
  • 特殊情况处理:当裂缝较长且位置靠近板中央时,可放样凿除半块板进行修补。

2. 切割

  • 切割规则修补区:按放样的标定线用切割机切割成规则的修补区。切割深度宜大于5cm,修补区域的面积宜大于40cm×40cm,且最好采用矩形修补区域,不宜采用三角形修补区域。

3. 冲击破碎

  • 破碎修补区:用风镐等混凝土破碎机具对切割后的修补区路面板进行破碎,使其成为碎片,以便于清除。

4. 碎片清除

  • 彻底清除:经冲击破碎后,路面板已成碎片、碎屑,用修补工具将其清除干净。

5. 基础处理

  • 处理土基或基层:如果混凝土路面板破损是由土基或基层的强度不够或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则应先妥善处理土基或基层,使其满足技术要求。一般情况下,也应对基层进行整平和适当夯实处理。

6. 界面处理

  • 基坑处理:开凿的基坑要避免出现薄边断面,周边宜垂直表面切除,下部呈向内扩展状。基坑四壁要避免过于平整,宜凿成粗糙不平的接口,以利于新老混凝土更好地粘结。
  • 涂刷界面剂:基坑清理好后,将已拌好的界面剂涂刷在基坑四壁及基层表面上;不用界面剂时,可用修补剂和水按1:1的比例拌和为净浆,涂刷在坑槽四壁和基层面上,注意基层表面不得有积水。

7. 浇筑混凝土

  • 拌制混凝土:根据试验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当修补层的厚度达到5cm,修补面积大于1.0m2时,可以在混合料中加入40%、最大尺寸为1.0cm的石子作粗骨料。
  • 浇筑:将拌制好的混凝土浇筑到基坑中,确保填满且表面平整。

8. 养护

  • 保持湿润:在整个养护期间必须保持修补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派专人用麻袋或其他吸水性强的材料淋湿覆盖养护。

总结

混凝土道路修补的施工工艺要求严格,从放样到养护的每一个步骤都需精心操作,以确保修补后的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遵循上述步骤,可以有效地修复混凝土路面的各种病害,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混凝土修补后如何检测质量

修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问题

混凝土修补养护期注意事项

混凝土修补材料选择指南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