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下沉加固方法包括**加桩加固、结构补强以及使用新型技术等**多种方式。以下是具体分析:,,1. **加桩加固**:在房屋周围挖设深沟以降低地下水位,然后在房屋下沉严重的地方增加支撑桩。这种方法通过增加桩的数量和位置,来分散和分担房屋的重量,从而有效减少基础的下沉。,,2. **结构补强**:确保加固基础的结构性能,防止基础损坏或损失,使基础和设备承受的位移和沉降量符合要求。这通常涉及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如使用灰土挤密桩、砂石桩等,提高地基的承载力。,,3. **使用新型技术**:包括搅拌注浆方法和静力压桩顶升等。搅拌注浆方法是在桩孔中放置高强度砂浆,通过搅拌将桩体与地面牢固连接起来;而静力压桩顶升则是借助静力压桩设备提供顶升力,将下沉部分顶起后进行进一步的处理。,,4. **设置排水系统**:加速地基土固结,减少沉降。可以设置排水系统,如暗沟和渗井,以加速地基土的固结,减少沉降。,,5.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在实际处理中,需要根据楼房的具体情况、地质条件、下沉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6. **监测和评估**:在处理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处理效果和楼房的安全。这包括定期检查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以及对建筑物进行安全检查。,,7. **考虑环境影响**:在进行基础加固时,还应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周边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干扰。,,基础下沉加固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在选择加固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楼房的具体条件、地质条件、沉降程度等因素,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处理,以确保加固效果和建筑物的安全性。还应加强监测和评估,确保处理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效果。
基础下沉加固方法
基础下沉是建筑物常见的问题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基础下沉加固方法:
1. 基础补强注浆方式加固法
-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础因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裂损加固。
- 施工步骤:
- 在原基础裂损处钻孔,注浆管直径为25mm,钻孔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30°,钻孔孔径应比注浆管直径大2-3mm,孔距可为0.5-1.0m。
- 浆液材料可采用水泥浆,注浆压力可取0.1-0.3MPa。如果浆液不下沉,则可渐渐加大压力直至0.6MPa,浆液在10-15min内如不再下沉就可停止注浆。
- 注浆有效的直径一般为0.6-1.2m。
- 对单独基础每边钻孔不应少于2个;对条形基础应沿基础纵向分段施工,每段长度可取1.5-2.0m。
2. 加大基础底的面积法
- 适用范围:适用于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未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
- 施工步骤:
- 当基础承受偏心受压时,可以采取不对称方式加宽;当承受中心受压时,可采用对称方式加宽。
- 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应将原基础凿毛和刷洗干净,铺上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老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粘结力。
- 对加宽部分的地基上应铺设厚度和材料均与原基础垫层相同的夯实垫层。
- 采用混凝土套加固时,基础每边加宽的宽度其外形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中有关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的规定。沿基础高度隔一定距离应设置锚固钢筋。
- 采用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时,加宽部分的主筋应与原基础内主筋相焊接。
- 对条形基础加宽时,应按长度1.5-2.0m划分成单独区段,分批、分段、间隔进行施工。
3. 加深基础方法
-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基浅层有较好的土层可作为持力层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
- 施工步骤:
- 先在贴近既有建筑基础的那一侧分批、分段、间隔开挖长约1.2m,宽约0.9m的竖坑,对坑壁不能直立的砂土或软弱地基要进行坑壁支护,竖坑底面可比原基础底面深1.5m。
- 在原基础底面下沿横向处开挖与基础同宽,深度达到设计持力层的基坑。
- 基础下的坑体应采用现浇混凝土灌注,并在距原基础底面80mm处停止灌注,待养护一天后再用掺入膨胀剂和速凝剂的干稠水泥砂浆填入基底空隙,再用铁锤敲击木条,并挤实所填砂浆。
4. 换填地基法
- 适用范围:适用于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
- 施工步骤:
- 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
- 回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如中粗砂、碎石或卵石、灰土、素土、石屑、矿渣等。
- 分层夯实后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5.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 适用范围:适用于需要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的情况。
- 施工步骤:
- 在地基中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布、土工格栅等。
- 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将土颗粒胶结在一起,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刚度。
6. 预压地基
- 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道路、仓库、罐体、飞机跑道、港口等各类大面积淤泥质土、淤泥及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
- 施工步骤:
- 提前完成土体固结沉降,逐步增加地基强度。
- 预压荷载是关键问题。
7. 振冲地基
- 适用范围:适用于需要快速、经济、有效地加固地基的情况。
- 施工步骤:
- 在边振边冲的共同作用下,将振动器沉到土中的预定深度。
- 清孔后,从地面向孔内逐段填入碎石,或不加填料,使地基在振动作用下被挤密实。
- 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后提升振动器,重复填料和振密直至地面。
8. 深层搅拌桩地基
- 适用范围:适用于加固各种成因的淤泥质土、黏土和粉质黏土等。
- 施工步骤:
- 通过深层搅拌法将水泥浆或石灰浆与土颗粒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或石灰土。
- 竖向承载搅拌桩施工时,停浆(灰)面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300-500mm。
- 开挖基坑时,应将搅拌桩顶端施工质量较差的桩段用人工挖除。
9. 高压喷射注浆桩
- 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黏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 施工步骤:
- 通过高压喷射注浆法将水泥浆或其他浆液喷射到土层中,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
- 高压喷射注浆法分为旋喷、定喷和摆喷三种类别。
结论
基础下沉加固是一项复杂且技术要求高的工作,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地基条件和工程需求。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的建筑结构工程师,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
基础下沉加固的注意事项
如何判断基础下沉程度
不同地质条件下加固方法选择
加固后建筑安全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