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临夏州加固设计公司

砖混结构房屋承重墙分布规范(砖混结构房屋承重墙分布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砖混结构房屋承重墙分布规范是确保建筑安全的关键因素。它规定了承重墙的位置、数量和尺寸,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些规范通常基于建筑的用途、地形和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制定。承重墙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来自上部结构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以防止建筑物发生倒塌或倾斜。承重墙的布局必须合理,以保证整个建筑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遵循这些规范有助于避免建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砖混结构房屋承重墙分布规范

砖混结构房屋的承重墙分布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承重墙钢筋分布原则

承重墙钢筋分布的原则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按照规定进行控制和操作。具体原则包括:

  • 垂直分布:钢筋在承重墙体内的排列方式应自下而上垂直排列,以增强承重墙的承载能力。
  • 钢筋直径和间距:钢筋直径关系到承重墙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需要按照规定选择合适的直径。钢筋间距则直接影响到承重墙体的混凝土浇注效果和质量,一般来说,钢筋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一半,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包裹钢筋,达到良好的受力传递效果。
  • 避免裂缝和损伤:布置钢筋时,要注意避免裂缝和损伤,并保持足够的保护层厚度。裂缝和损伤会直接影响到承重墙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避免。同时,为了确保钢筋不受腐蚀,还需要保持足够的保护层厚度,一般来说,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一半,以实现良好的防腐蚀效果。

2. 承重墙的结构布置方式

砖混结构承重墙的结构布置方式分为好几种:

  • 横墙承重:把梁或楼板搁置在横墙上,横墙是主要承重墙。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横墙、基础传递给地基。纵墙只承受自身的重量,主要起围护、隔断和联系的作用。由于横墙起主要承重作用且间距较密,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较强,整体性好,有利于抵抗风力和地震力,也有利于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但是用材量较多,开间尺寸不够灵活。适用于住宅、宿舍、旅馆等。
  • 纵墙式承重:纵墙承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楼板或屋面板直接搁置在纵墙上,纵墙承受着板传来的分布荷载;一种是板搁置在横向的梁上,再由梁传给纵墙,纵墙受到梁传来的集中荷载。而横墙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房屋刚度和整体性的要求。由于内外纵墙起主要承重作用,房屋开间相对可以增大,材料用量少;但是建筑的刚度较差,不可以在纵墙上安装面积比较大的窗户,采光和通风的要求也会受到限制。多见于食堂、厂房、仓库等建筑。
  • 纵横墙混合式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就是把梁或楼板同时搁置在纵墙和横墙上,一部分是用纵墙,另一部分则是用横墙来支撑楼层的承重方式。其开间比横墙承重体系大,但空间布置不如纵墙承重体系灵活,整体刚度也介于两者之间,墙体用材、房屋自重也介于两者之间,所用梁、板类型较多,施工较为麻烦。多用于教学楼、办公楼、医院等建筑。
  • 内框架混合砖墙:相互承重墙和柱(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柱)都是主要承重构件。因为取消了承重内墙,由柱代替,所以在使用上可以有较大的空间灵活性,而不需增加梁的跨度。由于钢筋混凝土柱与外墙砖砌体两种材料在强度、刚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构容易产生不均匀的竖向变形。一般用于多层工业、商业和文教用房等建筑。

3. 判断承重墙的方法

在砖混结构房屋中,正确识别承重墙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判断承重墙的四种方法:

  • 查看房屋户型图:在房屋户型图中,工程图上标注为黑色的墙体都是承重墙,标注为白色部分的墙体为非承重墙,这类墙体可以改造拆除,对房屋建筑不会有影响。
  • 根据房屋类型判断:一般低矮的住宅楼、平房和别墅都是砖混结构的,基本面面都是承重墙。而高层电梯楼、洋楼都是框架结构,这类型的房屋外墙都为承重墙。
  • 根据墙体厚度判断:非承重墙都比较薄,厚度通常在10厘米左右,用手拍一拍就有清脆的大回声,而承重墙一般厚度在240MM以上,敲起来发出的声音较为沉闷。
  • 根据墙体硬度判断:承重墙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因此墙体的硬度极强,不仅难以敲破,一般的冲击钻也很难在上面钻出孔来。非承重墙一般都是用砖头砌起来的,硬度不高,很容易就可以敲破或钻孔。

以上就是关于砖混结构房屋承重墙分布的规范介绍。这些规范旨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是建筑设计和施工必须遵守的标准。

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要点

承重墙钢筋选用标准

砖混结构房屋开间尺寸规范

承重墙裂缝检测与修复方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