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邯郸加固设计公司

北京房屋翻建规定(北京危旧房改造政策最新动态,北京历史建筑翻建特殊规定)

邯郸加固设计公司 3天前 ( 12-26 01:00 ) 1 抢沙发
北京房屋翻建规定涉及危旧房改造政策和历史建筑的特殊要求。根据最新动态,北京市对危旧房的改造有严格的规定,包括确保居民的安全、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等。对于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建筑,如北京的历史建筑,在翻建时需要遵循更为细致的规定,以确保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这些规定旨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确保历史文脉得到有效传承。

一、北京城镇私有房屋翻建扩建规定

(一)适用范围

本市城区和郊区城镇(指建制镇)居民翻建、扩建私有房屋(单元式楼房除外)适用相关规定。

(二)翻建扩建须符合的条件

  1. 符合城镇建设规划:这是翻建、扩建私有房屋的基本要求,确保房屋建设与城镇整体规划相契合。
  2. 以自用为目的:明确房屋翻建、扩建是用于居民自身居住需求,而非其他商业等用途。如果是扩建住房,全家人均现住房(包括本市的异地住房和出租房)建筑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3. 不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管线和其他公用设施的安全和使用:保障城市的基础设施,如水电煤气管道等,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不受房屋翻建、扩建影响。
  4. 不影响相邻居住建筑的采光、通风、排水和相邻居民的正常通行:在翻建、扩建过程中要考虑到周边邻居的权益,不能损害相邻建筑的采光、通风、排水等功能,也不能妨碍相邻居民的正常通行。

(三)翻建扩建的相关手续

  1. 申请证件准备
    • 家庭成员常住户口证明。
    • 居所地街道办事处的证明。
    • 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证件。翻建、扩建与他人共有的房屋,须提交其他共有人同意的证明。
    • 房屋平面位置图。
    • 建设跨度超过6米的平房或二层(含二层)以上楼房的,须提交有设计资格证书的设计单位的设计。
  2. 申请部门与审批
    • 翻建、扩建私有房屋,须持上述证件,向所在地的区、县城市规划管理局申请;经区、县城市规划管理局审核批准,核发建设工程许可证后,方准施工。

(四)特殊区域规定

  1. 不准扩建区域
    • 文物保护区、风景游览区、水源保护区。
    • 规划道路和公共绿地范围内。
    • 城市干道两侧的临街房(改建为商业、服务业用房的除外)。
    • 市区河道两侧隔离带。
    • 铁路干线两侧隔离带。
    • 城镇规划范围内的其他特定区域。这些区域内破旧危险房屋,经房地产管理部门确认、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批准,允许翻建。
  2. 楼房建设限制区域
    • 在规划市区、近期开发建设区、城镇规划范围内有特殊要求的地区扩建私有房屋,除特殊情况,经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审核符合条件、批准建设二层楼房的外,一般不得建设二层(含二层)以上的楼房。在上述地区以外扩建楼房的,由区、县城市规划管理局核报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批准。

(五)施工与验收

  1. 按规定施工
    • 翻建、扩建私有房屋,必须按城市规划管理局核发的建设工程许可证规定的内容施工。
  2. 竣工后验收
    • 翻建、扩建房屋竣工后,房屋所有人须向区、县城市规划管理局申请验收。

二、北京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规定

(一)适用范围

经市、区房屋管理部门认定,建筑结构差、年久失修、基础设施损坏缺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房屋安全专业检测单位鉴定没有加固价值,或加固方式严重影响居住安全及生活品质的危旧住宅楼适用拆除重建规定。但如果拟拆除重建的危旧住宅楼为历史建筑,须依据国家和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相关要求

  1. 居民户数与建筑规模
    • 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项目可在不增加原有居民户数的原则上,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适当增加建筑规模。其中,核心区外除历史文化街区和重点地区外的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项目,地上建筑规模增量原则上不应超过规划许可或房屋登记建筑规模的30%。若超过30%,需结合项目实际需求,经专家和有关部门组织专项评审会审定通过。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成片传统平房区、规划道路、绿地、广场、水域以及政务功能要求高的重点地区,及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危旧住宅楼,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腾退置换,引导居民异地安置。核心区内除历史文化街区和重点地区外的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项目,地上建筑规模增量应严格管控,并经专项评审会审定通过。
  2. 满足居民需求
    • 拆除重建项目设计应以满足居民基本使用需求为出发点,要保证居民户内使用面积不减少,合理优化户内各功能空间布局。
  3. 完善配套设施
    • 要把非机动车及机动车位、市政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合理融入拆除重建项目。

北京房屋翻建面积限制

翻建房屋影响邻居补偿标准

北京危旧房改造政策最新动态

北京历史建筑翻建特殊规定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