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承重墙是建筑物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其承载着整个建筑的重量。在农村地区,由于材料和施工条件的不同,开洞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在进行任何开洞之前,应咨询专业人士进行评估,以确保安全;如果必须开洞,应该选择非承重墙或者承重能力较弱的墙体;开洞后应确保洞口边缘与周围结构牢固连接,并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考虑到农村地区可能缺乏专业的施工团队,业主或承包商需要谨慎行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结构性问题。
砖混结构承重墙开洞相关情况
一、从技术角度
从纯技术角度来说,可以开洞,但必须做好后续加固工作。通常加固方法有粘钢或碳纤维加固等,不过这种加固方案和拆除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完成,并且即使物业允许,也必须预埋槽钢,而且洞口不能太大。小的门洞可采用碳纤维加固或粘钢加固,施工快重量轻,不增加截面大小,但仅针对砖混结构使用。
二、从结构安全角度
- 一般原则
- 承重墙是建筑的受力结构,不允许擅自开门开洞或改造,否则会影响整个结构的受力,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的不平衡,影响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大大降低,所以不建议在承重墙上开门洞,这会破坏房屋整体结构安全性。
- 尺寸限制方面
- 若要开洞,其洞口不可大于1.5米,外墙不可大于2.1米;其次要保障窗间墙大于1米;承重墙尽端到门洞距离要大于1米。
三、特殊情况及前提条件
- 农村自建一层砖混内墙
- 在农村自建一层砖混内墙打洞的情况,如果在盖房子时做好地基等相关工作,可以打洞,但尽量少打洞并且洞的尺寸要小。开门前要做好加固准备,例如可以先在开门的地方打一个小孔,然后用钢管或者比较大的方木穿过孔口,两边用钢筋锁隔着钢管或方木来堵住上面的墙,以便可以开门。
- 开洞前的准备工作
- 如果需要在砖混结构承重墙上开洞,加固之家建议尽量开小尺寸门洞,居中开两边最小保留30公分的门垛给加固施工做节点,砖混结构在开门洞之前一定要注意卸载,同时作好支撑工作。如果上一层楼是仓库或者放的物品多一定要卸载,然后查看楼板的结构(如果是老房子预制板结构,且预制板的受力点是在要开门洞的位置必须要先做好支撑)。在开门洞通常有现浇大梁、增加钢结构梁等方法,在安装的时候要观察楼下的承重墙有没有破坏过,以免加固的受力点不正确。现浇大梁一定要使用灌浆料,并且要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 不同洞口尺寸的处理
- 小洞口(600mm):这种类型洞口主要是用于设备管道开洞或者检修临时开洞。在施工时尽量沿砖缝静力切割,防止由于切割方式的不当对原有结构造成更大的损伤。如果洞口不能开在圈梁下部,也应选在靠近圈梁的部位。如果洞口开在墙体下端,从安全角度考虑应在洞口上部墙体的灰缝内嵌入钢筋,每边超过洞口200mm,且钢筋嵌入后应抹水泥封闭。
- 一般洞口(600 - 1200mm):此类型洞口开洞前需对楼板或上部结构进行临时支撑,加固方式采用角钢封闭洞口。具体包括凿除砌体墙抹灰层并控制尽量少伤害墙面;根据所选的角钢尺寸,再剔除洞口上部近似角钢尺寸的水平灰缝的砂浆,吹净灰粉,抹入掺胶的水泥胶泥,保证胶泥填满灰缝并高出灰缝3 - 5mm,立刻嵌入切割好的角钢并压紧;按同一工序施工墙体另一侧角钢,静置不少于24h;拆除洞口局部砌体,再对原有角钢下端采用缀板焊接连接,待洞口上部施工完毕观测洞口上部墙体有无沉降开裂情况,若正常后方可进行洞口的大面积开凿;拆除临时支撑,并采用水泥砂浆封闭洞口周边墙体,有必要时可在洞口两侧也按此法加固洞边,要保证角钢超过洞口每边200mm。如果所开洞口数量极少,可不进行抗震验算,若开洞口数量较多,应对结构整体模型进行抗震及承载力验算,出现抗震及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应考虑增加墙体刚度的方法,比如开洞墙体进行面层加固法或增设构造柱壁柱的方式。
- 大洞口(1200 - 2000mm):此类型洞口开洞前需对楼板或上部结构进行临时支撑,加固方式采用洞口下沿增设钢筋混凝土托梁的方法。具体做法包括根据上部荷载所计算的托梁尺寸在门洞位置放线,制作与梁高相同的钢撑,可用圆钢也可以采用工字钢,随后在混凝土托梁位置局部打孔,安置钢撑用来支撑上部墙体传来的荷载;按同一工序施工墙体所有钢撑,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空置时间不多于24h;采用静力切割法对托梁位置墙体进行拆除,尽量沿着灰缝切割,托梁两端超过洞口不少于200mm,切割完毕清理灰尘及破碎物,进行托梁钢筋的摆放及支模,钢撑直接埋入托梁内不必取出;静力拆除洞口位置墙体,并采用水泥砂浆封闭洞口周边墙体,有必要时可在洞口两侧也按此法加固洞边,要保证托梁钢筋植筋锚入楼板或梁内。
- 超大洞口(2000mm以上):这种类型洞口基本属于正面墙体的拆除,一般建议在房屋顶层考虑,若在底层则不建议开洞。这类型洞口必然对抗震产生极大的影响,加固不当容易引起结构的安全问题,故要慎重对待。
承重墙开洞加固方法有哪些?
承重墙开洞尺寸限制是多少?
承重墙开洞前如何做支撑?
农村砖混墙开洞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