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和利用其发电能力,学校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光伏电站的存在也成为了校园的一大亮点,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科的兴趣,同时增强了学校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学校光伏发电的情况与意义
一、学校中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
- 政策推动下的发展: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参与试点的县(市、区)的学校建筑屋顶需确保光伏发电的安装比例不低于40%,这一政策推动了“光伏 + 学校”模式的发展,使得光伏发电不断走进校园。目前,许多学校已经积极响应,例如北京大学有首座光伏实验电站、清华大学有中意环保能源楼光伏电站、北京交通大学有300KW光伏电站等多所高校都建设了光伏发电系统,中学方面南开中学也有屋顶光伏项目等。
- 项目成果显著:像上海电力大学光伏装机容量为2061千瓦,光伏板遍布校园23幢建筑屋顶,总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每小时能够发电2000度,全年发电量约49万度电;上海浦东七所学校建设光伏电站每年可发电221.03万度,能节约标准煤666.41吨,减少CO?排放1830.14吨,还能减少SO?排放0.22吨,减少NO?排放0.336吨等,在提供电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好的环境效益。
二、学校采用光伏发电的意义
(一)节能减排与环境方面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学校作为公共场所能源消耗大,引入光伏发电系统可有效降低对传统能源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并且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噪音和污染物,有助于营造宁静、清洁的校园环境。
(二)教育教学方面
- 实践教育资源:光伏发电系统为学校教育提供丰富实践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该系统开展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等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光伏发电原理和技术。例如黄河科技学院的100KW光储一体化项目,新能源发电与微电网方向研究的学生能在此参与运维管理,深入了解光伏储能技术原理和应用,提升专业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打基础。
- 激发科研创新:学校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引入光伏发电系统能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平台,推动光伏技术进步。科研人员可开展光伏材料、光伏器件、光伏系统优化等研究工作,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为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经济方面
- 降低能源成本:虽然光伏发电系统初期投资较高,但长期运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并且随着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其经济性会更明显。学校引入后可减少传统能源购买,降低能源成本,多余电能并入电网还能带来经济收益。
(四)社会示范方面
- 引导社会关注:学校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引入光伏发电系统可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能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应用,提高公众对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能为其他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光伏发电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学校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分析
光伏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
学校光伏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
光伏电站对校园文化的塑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