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合肥钢结构施工工程

碳纤维加固(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应用案例)

碳纤维加固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材料应用方法,它通过将碳纤维布粘贴或缠绕到建筑结构上,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该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桥梁、建筑物和机械结构等重要基础设施中。在桥梁加固中,碳纤维布被用来替换老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减轻重量并提高其承载能力。碳纤维加固技术也被用于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碳纤维加固技术因其高效、经济和环保的特点,在现代工程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碳纤维加固的概述

碳纤维加固包括碳纤维布加固和碳纤维板加固两种。碳纤维材料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的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这项技术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很多建筑因设计荷载标准低或使用功能改变等原因,亟需维修、加固,促使碳纤维加固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二、碳纤维加固的特点

  • 节省空间:与传统的加大混凝土截面或粘钢混凝土补强相比,碳纤维加固基本不增加结构尺寸,不会过多占据空间。
  • 施工简便:不需要现场固定设施,施工过程相对简单,省力节时,施工质量也容易保证。
  • 重量轻:密度只有普通钢材的1/4,对结构自重影响小。
  • 耐久性好:可阻抗化学腐蚀和恶劣环境、气候变化的破坏,能大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 适用范围广: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木结构均可进行加固,可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造物的防震、防裂、防腐的补强,如混凝土结构物、桥梁及建筑物的梁、柱、面板加固,隧道、港湾设施、烟囱、仓库、厂房的加固等。

三、碳纤维加固的原理

碳纤维加固补强技术是利用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材粘贴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使碳纤维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相互担负载荷,从而提升建筑物的承重能力;还可以约束混凝土,减少混凝土在剪应力作用下出现缝隙,达到抗弯加固的效果。

四、碳纤维加固的工艺流程

  1. 施工准备: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材料准备、工具准备等。
  2. 砼表面处理
    • 将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残缺、破损部分清除干净。
    • 对经过剔凿、清理和露筋的构件残缺部分,进行修补、复原。
    • 裂缝修补:缝宽小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涂刷密封;大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灌缝。
    • 打磨:将构件表面凸出部分打磨平整,修复后的构件表面尽量平顺。
    • 清洗打磨过的构件表面,并使其充分干燥。
  3. 涂刷底胶
    • 将配好的底胶(粘结剂),用涂刷均匀于缺陷部位的砼表面。
    • 之后再次将配好的底胶(粘结剂),用滚筒均匀涂刷于需要粘结的砼表面。
  4. 粘贴碳纤维
    • 确认粘贴表面干燥。气温在-10℃以上,相对湿度RH85%时,如无有效措施不得施工。
    • 用钢直尺与壁纸刀按规定尺寸切断碳纤维材料,每段长度一般以不超过6m为宜,材料裁切数量按当天的用量裁切为准。碳纤维纵向接头必须搭接20cm以上,该部位应多涂树脂,碳纤维横向不需要搭接。
    • 粘贴树脂的主剂、固化催促剂和固化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调和量应以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粘贴时,尽量避免碳纤维和树脂之间有空气,可用罗拉(专用工具)沿着纤维方向在碳纤维材料上滚压多次,使树脂渗浸入碳纤维中。
  5. 表面养护:粘贴碳纤维材料后,需自然养护1 - 2小时达到初期固化,应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外界干扰和碰撞。
  6. 涂装(若需要):若加固补强构件需要防火时,可在树脂固化后涂刷耐火涂层。涂装应在树脂初期固化后进行,并应遵守所用涂料的相关标准和施工规定。

五、碳纤维加固相关规范

国内最早通过的规范是2003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编号为CECS146:2003),最近的国标是2008年10月1日起执行的《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GB/T21490 - 2008)以及《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碳纤维加固的市场前景如何?

碳纤维加固与传统方法比较

碳纤维加固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应用案例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