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加固设计是确保建筑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基本原则包括:1. 安全性优先,确保加固措施能显著提高结构承载力和稳定性;2. 适应性考量,根据结构特点及使用功能进行定制化设计;3. 经济性分析,优化成本与效益比,避免过度投资;4. 施工可行性,确保加固方案可实施且不影响现有设施。评估关键步骤时,需综合考虑材料性能、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施工技术及后期维护管理等因素。
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原则
结构加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以下是结构加固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1. 基于鉴定结果的综合分析
- 鉴定与分析:加固方案应根据鉴定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后选定。这包括对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各部分的受力状况进行详细评估,确保加固方案能够有效改善结构的综合抗震能力和整体性.
2. 减少不利因素
- 避免局部加强导致的整体刚度突变:加固或新增构件的布置应减少或从根本上消除不利因素,防止因局部加强而导致结构的刚度或强度发生突变.
3. 可靠的连接
- 新增构件与原有构件的连接:新增构件与原有构件之间必须建立可靠的连接,特别是新增的抗震墙、抗震柱等竖向构件应有相应的可靠基础.
4. 材料强度匹配
- 材料强度不低于原有材料:加固所采用的材料类型如果与原有建筑的材料类型相同,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原有建筑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
5. 非结构构件的处理
- 拆除或加固非结构构件:对于不符合鉴定要求的门脸、女儿墙、屋顶烟囱等极易倒塌砸伤人员的非结构构件,应拆除或降低其高度,如果需要保留且保持其原有高度,则应加固.
6. 最小化二次破坏
- 减少对原有结构的破坏: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加固,应尽量减少对原有建筑结构的二次破坏,充分利用原有结构的承载能力,避免新薄弱部位的出现.
7. 整体性考虑
- 整体模型建立:加固设计应考虑结构的整体性能,最好整体建立模型。复核图纸,复核设计图纸是否满足当时的承载能力;然后在现有规范的条件下,复核其承载能力,建立损伤模型;最后根据所得的数据提出加固方案.
8. 安全等级
- 加固后的安全等级:加固后的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结构的重要性和下一个使用期的具体要求,由委托方和设计者按实际情况商定.
9. 不停产或少停产
- 施工期间的生产影响:加固设计应尽可能做到不停产或少停产,因停产的损失往往是加固费用的几倍或几十倍。在负荷状态下进行焊接加固时,原有构件或连接的实际名义应力值应小于0.55fy,且不得考虑加固构件的塑性变形发展.
10. 应对特殊条件
- 处理特殊环境因素:对于高温、腐蚀、冷脆、振动、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结构损坏,应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后再进行加固.
11. 临时安全措施
- 加固前的安全措施:对于加固时可能出现倾斜、失稳或倒塌等不安全因素的钢结构,在加固施工前,应采取相应的临时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12. 荷载取值
- 荷载标准:当原结构是按旧规范取值时,在鉴定阶段对结构的验算仍按该规范取值,但经确定需要加固时,则加固验算应按现行规范取值.
总结
结构加固设计应综合考虑结构的整体性能、材料强度、连接可靠性、非结构构件的处理、施工期间的生产影响以及特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加固方案的安全、经济和有效。
结构加固设计中的关键步骤
如何评估结构加固效果
结构加固材料的选择依据
结构加固设计的常见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