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楼重建项目是北京市政府为保护和恢复历史文化街区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项目旨在通过拆除老旧建筑,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对历史建筑进行重新设计和建造,以保留其原有的风貌和历史价值。该项目还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力求在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一、北京老楼重建适用情况
根据《北京市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技术导引》,以下类型老楼可考虑重建:
- 经市、区房屋管理部门认定,建筑结构差、年久失修、基础设施损坏缺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老楼。
- 经房屋安全专业检测单位鉴定没有加固价值,或加固方式严重影响居住安全及生活品质的危旧住宅楼。
- 例外情况:如拟拆除重建的危旧住宅楼为历史建筑,则需依据国家和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有关规定执行,不直接按照普通危旧楼重建政策对待。
二、重建原则
(一)居民户数相关
- 不增加原有居民户数原则。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项目应遵循此原则,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适当增加建筑规模。
(二)建筑规模增量方面
- 核心区外(除特定区域):除历史文化街区和重点地区外的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项目,地上建筑规模增量原则上不应超过规划许可或房屋登记建筑规模的30%。若超过30%,需结合项目实际需求,经专家和有关部门组织专项评审会审定通过。
- 特殊区域: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成片传统平房区、规划道路、绿地、广场、水域以及政务功能要求高的重点地区,以及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危旧住宅楼,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腾退置换,引导居民异地安置。
- 核心区内(除特定区域):核心区内除历史文化街区和重点地区外的危旧住宅楼拆除重建项目,地上建筑规模增量应严格管控,并经专项评审会审定通过。
三、户内空间布局
- 拆除重建项目设计以满足居民基本使用需求为出发点,要保证居民户内使用面积不减少,合理优化户内各功能空间布局。
- 北京根据原住宅楼户内是否设置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建筑特征,将危旧住宅楼分为简易型住宅楼(房)和套型住宅楼两类。
- 非成套住宅:对于非成套住宅套内可适当增加厨房、卫生间面积,厨房使用面积约4平方米,卫生间约3平方米。
- 成套住宅:原则上原建筑面积大于70平方米的套型不再增加套内建筑面积;原建筑面积小于70平方米的套型,且原厨房、卫生间面积小于最低标准的,可以适当增加达到最低标准。
四、公共服务配套及市政基础设施
- 在公共服务配套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要把非机动车及机动车位、市政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设计合理融入拆除重建项目。对于单栋拆除重建项目,应利用周边场地条件及社会停车场,新配置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停车位数量原则上不应低于认定的原有数量。
五、已有试点项目
- 从2020年本市发布《关于开展危旧楼房改建试点工作的意见》开始,光华里5号和6号楼、光明楼17号楼、劲松一区114号楼等项目已率先试水拆除重建。此外,丰台区马家堡路68号院2号楼也启动了老楼拆除重建工作,这是丰台区首个老楼拆除重建的试点项目,这座46年楼龄的老楼采取原拆原建方式进行,由政府主导、居民共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