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装配式混凝土和装配式钢结构哪个有发展,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组合结构案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装配式建筑行业前景怎么样?,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如何,3、,建筑装配化的发展前景如何?,4、,未来在住宅领域,装配式技术的应用有哪些趋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装配式混凝土和装配式钢结构哪个有发展,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组合结构案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装配式建筑行业前景怎么样?
——原标题装配式混凝土和装配式钢结构哪个有发展:2019年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预测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
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和装配式钢结构哪个有发展的技术研究逐渐改善、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家政策层面上装配式混凝土和装配式钢结构哪个有发展的扶持装配式混凝土和装配式钢结构哪个有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装配式钢结构哪个有发展我国正迎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阶段,根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房屋面积达到2.9亿平米,占全国新建房屋总面积的13.9%。
从产品结构来看,现阶段市场上生产的产品以PC结构为主,钢结构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未搭上行业高速增长的顺风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渗透率方面仍需大步追赶。
1、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历程分析:迎来发展新阶段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从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开始,逐渐形成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民居住需求的快速释放,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达到全盛时期。
90年代中期,由于对抗震的整体性和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化研究不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逐渐被全现浇混凝土建筑体系取代,造成预制结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但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研究逐渐改善、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对绿色建筑的呼声日益增强,我国正迎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历程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产业政策接连出台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2014年以来,国内连续出台多项重要政策文件,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其中《“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规划: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分别大于20%、15%和10%;国办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要求: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30%。
2014年以来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相关政策发布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2018年中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创新高至2.9亿平方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预制构件加工精度与质量、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因素的推动,国内预制装配式建筑重新升温,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住建部数据显示,2012-2018年中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呈高速增长趋势。2018年中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为近6年来最大值,达到2.9亿平米,同比增长93.3%。
2012-2018年中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4年面积增速为51.4%)
4、产品以PC结构为主流,钢结构尚未享受行业成长红利
产品结构方面,国内装配式建筑构件主要为预制混凝土(PC)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三类构件各具优劣。我国装配式建筑PC结构应用最多,集中应用于水利工程、桥梁等建筑,过去作为试点的保障性住房亦大多使用PC结构,PC结构在三类构架中强度最好、防火/防腐性能最出色。
钢结构应用集中于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三类构件中具备工业化程度最高、抗震性能出色、结构灵活得房率最高等优点。木结构环保性能出色但建造成本高,应用最少。
三类装配式建筑结构对比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尽管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钢结构行业受益似乎并不明显,主要钢结构上市企业杭萧钢构、精工钢构、鸿路钢构、东南网架2013-2018年收入CAGR分别为9.2%、2.8%、9.8%、18.5%远慢于装配式建筑面积、行业规模同期增速(93.3%、133.8%)。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2019年以前装配式建筑行业红利主要由市场主流PC结构享受。
我国现阶段装配式建筑中PC结构占据主要位置,其次为钢结构。从2016年住建部推行的119个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来看,混凝土结构占比最大达46%,其次为装配式钢结构,占比16%。而装配式木结构由于在我国应用范围较小,占比仅有3%。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领域成本竞争较为激烈,短时间内难以大规模替代现浇式混凝土,行业内领先企业主要包括远大住工、中民筑友科技和山东万斯达。
5、2018年市场渗透率不足14%,仍远低于发达国家
据住建部统计,2015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比例仅为2.7%,2018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约为2.9亿平米,同期我国房地产新建房屋面积为20.93亿平米,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为13.9%,考虑到该数据尚未包括基础设施新建面积和市政设施新建面积,因此截至2018年底,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在全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不足14%,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2018年全球主要经济体装配式建筑渗透率对比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装配式建筑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开始运营和拟筹建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合计19个,其中山东省4个位居第一,河南省2个位居第一,其余13个省份各1个。上述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多由行业内相关企业为主体,主要为国内上市公司和外资企业居多。其中,国内上市公司包括:精工钢构、远大住工、鸿路钢构、杭萧钢构等;外资企业包括德国Munitec、阿联酋Amana和奥地利Oberndorfer等。
截至2018年底中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区域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潜在万亿级市场,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国家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202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2025年达到30%,2018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比约为14%,则未来近年平均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根据住建部发布的装配式建筑造价参考依据,以2230元/平方米(考虑到技术水平上升和物价提高对价格水平带来的不同影响,假设未来几年造价不变)为基础,以房地产新建建筑面积替代城镇新建建筑面积进行测算,及至2024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0亿元以上。
2019-2024年中国装配式建筑整体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分析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深度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如何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由工厂生产的构件在现场进行组装而成的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综合体现,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PC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和木结构装配式建筑。目前,PC装配式建筑是中国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形式。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全景梳理:行业发展逐步规范
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较晚,相关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从产业链构成来看,装配式建筑行业上游环节主要包括预制构件产品研发公司以及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公司等参与主体;中游环节的参与主体包括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建筑施工公司等;装配式建筑行业下游主要是装配式建筑的管理、运行与维护。
从产业链各个环节企业布局情况来看,在上游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预制构件产品研发公司包括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公司等参与主体主要负责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规划、深化设计,中国建筑科技集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中游领域,预制构件生产加工企业有远大住工、精工钢构、杭萧钢构、筑友智造等;在建筑施工方面,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数量众多,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在此领域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装配式建筑行业下游主要是装配式建筑的管理、运行与维护,参与主体主要是各大物业公司,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物业公司包括万科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和保利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区域热力图:湖南企业密度最高
下图选取了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上游环节的企业,从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我国装配式建筑企业分布广泛,初步形成了以湖南、广东以及华东等地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从代表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相关企业在湖南、广东以及华东等地区发展迅速,以湖南为例,装配式建筑产品研发企业: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筑友智造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预制构件生产加工企业: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均位于湖南。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深度分析报告》
建筑装配化的发展前景如何?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上海建工(600170);中国建筑(601668);远大住工(02163.HK);筑友智造(00726.HK);杭萧钢构(600477)等
本文核心数据:装配式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分布;PC预制构件产量
行业概况
1、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装配式建筑是指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是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按主要结构材料可分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木结构;装配式房屋主要分为三大开发模式: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轻量钢结构、预制集装箱房屋。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覆盖广
装配式建筑所处的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水泥、钢铁等原材料的供应商,以及装配式建筑所需的相关设备供应商,具有代表性的原材料供应商包括金隅集团、海螺水泥等。在中游领域,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公司等参与主体主要负责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规划、深化设计,中国建筑科技集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预制构件研发企业有中建钢构、北新建材等;预制构件生产加工企业有远大住工、精工钢构、杭萧钢构、筑友智造等;建筑施工方面,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数量众多,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在此领域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装配式建筑行业下游主要是装配式建筑的管理、运行与维护,参与主体主要是各大物业公司,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物业公司包括万科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和保利物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
我国装配式建筑已经发展了近70年,从手工作业到机械化生产、从借鉴到自我创新,有过高潮也经历过低谷。20世纪50年代,我国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验在国内推行装配式建筑,国内工业建设热情高涨,以混凝土结构为主的装配式建筑得到快速发展。到了80年代,由于抗震性能差,防水、隔音等问题的出现,装配式建筑发展进入低谷期。进入21世纪,在“环保趋严+劳动力紧缺”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迎来发展新契机。2013年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加之装配式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形成了如装配式框架结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等多种形式的建筑技术,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中央层面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2016年是中国装配式建筑开局之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多层面、多角度地发展装配式建筑行业。近年来,在节能环保的大环境下,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缩短现场建造时间、减少材料浪费、减少人工作业和现场湿法作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行业发展现状
1、装配式建筑面积及占比逐年增长
我国建筑业当前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以现浇建造方式为主的传统产业,传统建造方式提供的建筑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建筑产品的美好需求。为此,我国需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随着各地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规模不断壮大。据住建部数据统计,2016-2021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逐年增长,2021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7.4亿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18%,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4.5%,装配式建筑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装配式建筑主要类型
从装配式建筑项目类型结构看,2021年,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4.9亿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13.95%,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7.7%;装配式钢结构建筑2.1亿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10.53%,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28.8%。其中,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项目15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装配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得到快速推广,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中国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数量多
随着政策驱动和市场内生动力的增强,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根据住建部《2020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通报》数据,截至2020年,全国共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28个,占比27%;省级产业基地908个,占比73%。
注:截至2022年9月,住建部尚未公布最新数据,上表采用2020年数据。
4、重点推进地区装配式建筑面积快速增长
根据住建部划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从2017-2019年的统计情况上来看,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逐年增长,装配式建筑在东部发达地区继续引领全国的发展,同时,其他一些省市也逐渐呈规模化发展局面。
2021年,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为38570万平方米,占全国的比例为52.1%;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为35460万平方米,占比47.9%。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较2020年均有所提高,呈现齐头并进、继续快速增长态势。
5、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平均造价约为2284元/平方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平均造价约为2776元/平方米,根据国家住建部发布历年两种类型两种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进而测算出近几年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初步估算,2021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或达到17021亿元,其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市场规模约为11192亿元,装配式钢结构市场规模约为5830亿元。
注:市场规模根据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平均造价测算得出。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产能最高区域为湖南和江苏
我国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产能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苏、山东、江西等地,其中湖南省的产能占比最高,且主要是PC结构产能。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最大的PC构件制造商和PC设备生产商——远大住工总部位于湖南长沙,为湖南省发展装配式PC建筑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中建部发布数据,2020年湖南省装配式混凝结构产能占比19.8%,江苏11.5%,排名第二;山东9.6%,排名第三。
注:截至2022年9月,住建部尚未公布最新数据,上表采用2020年数据分析,下同。
钢结构方面,中国装配式钢结构产能则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其中江苏省的钢结构产能占比约为1/5,位居首位;安徽、山东、浙江分别位列第二、三、四名,产能占比依次为9.8%、8.6%、6.0%。
2、企业竞争:央企国企占据行业主要地位
目前来看,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竞争分两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以中建集团为代表的的国家队,既包括大中型央企,也包括地方各级国企;第二梯队是以万科、三一、远大以及杭萧等为代表的的民营企业。
2022年6月,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发布了全国重点PC预制构件企业产量数据,上海建工以62.37万立方米的产量排名第一,前十名PC预制构件合计产量达到333.14万立方米。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203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
2022年1月,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点任务,预计到203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其具体目标如下:
——项目管理一体化及核心技术升级为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由于传统的市场观念会促使很多使用者认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持续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引导,此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使整个施工生产变成了一种相对的管理要求较高的生产模式,对设计、生产、施工提出了一体化要求,同时对工程管理监督也提出了一体化的要求,对工程管理监督单位的能力有了更高的挑战,而建立新型装配式建筑生产管理一体化体系,必须以核心技术的升级—科研创新为依托。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未来在住宅领域,装配式技术的应用有哪些趋势?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缩短项目工期与降低工程造价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受到各国的推崇。而钢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流之一,相较于预制混凝土结构(PC)有“轻、快、好、省”诸多优势,有望在国内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推广,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装配式建筑优势突出,成本劣势有望不断缩小
装配式建筑指的是通过工业化方法在工厂制造工业产品(构件、配件、部件),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化、信息化等工程技术手段,按要求组合和装配而成的特定建筑产品。装配式建筑具有明显优势:
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缩短工期。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由工厂生产线生产,构件就是标准化的产品,质量比在现场生产更有保证,而运到现场就可以直接进行安装,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缩短项目建造工期。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有66%的项目在运用了预制/模块化的建造方式后实现了工期的缩短;其中,工期缩短4周以上的项目占比高达35%。而我国目前的钢结构建筑可较传统现浇结构减少1/3的工期。
钢结构是装配式建筑主流之一,发展空间巨大
而从运用的建筑材料来看,装配式建筑可以分为预制混凝土结构(PC)、钢结构、木结构、竹结构和铝合金结构等。其中,PC与钢结构为目前装配式建筑中的主流体系。具体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装配式钢结构系统指的是建筑的结构系统由钢构件构成的建筑。
但是,相对于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建筑具有“轻、快、好、省”的优点,而更受市场欢迎。具体体现在:钢结构构件轻巧,便于吊装;钢结构构件为工厂化生产,结构装配率更高,现场施工周期更短;抗震性能优异,得房率较高;结构自重较轻,节省材料与基础工程造价,构件设计标准化情况下造价更低。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装配式混凝土和装配式钢结构哪个有发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组合结构案例、装配式混凝土和装配式钢结构哪个有发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