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钢结构设计

框架柱模板加固标准(框架柱加固间距)

钢结构设计 1周前 ( 11-25 16:37 ) 5804 抢沙发
本文目录

框架柱模板加固标准

顶板≤ 250 ㎜竖向中间间距≤ 450 ㎜ 3 米层高设 5~6 道螺杆间距φ 16 距地面≤ 200 ㎜底部三道双横向距左右侧各≤ 150 ㎜螺帽加固中间间距≤ 500 ㎜方木间距竖向中间间距≤ 200 ㎜,距边≤ 150 ㎜主筋上间距≤ 600 ㎜塑料卡具墙厚≥ 250 ㎜阳角加固焊一根 12 ㎝钢管,螺杆固定墙厚 200 ㎜阳角加活动扣,螺杆固定,端头活动钢管用十字口固定墙模板下挂 50 ㎜ ~100 ㎜平板模板加固规范板标高平坦度 框架柱模板加固标准(框架柱加固间距) 钢结构钢结构螺旋楼梯设计

框架柱与框架梁箍筋做法


墙带柱怎么加固最好

柱外包钢加固法最好。

七字柱最简单加固方法

柱子怎么加固:

框架结构加固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框架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加大截面法、外包钢加固法、粘钢或粘碳纤维布法、预应力加固法、增设支点法、托梁拔柱技术及裂缝修补技术等。 几种加固方案的比较。 梁:加大截面法。∀对于梁来说,加大截面法可直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采用加大截面法会增加结构自重并减少楼层净空。∃若全部采用加大截面法,则涉及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各个工种,湿作业工作量大。 粘钢或粘碳纤维布加固法。∀粘钢或粘碳纤维布加固法是一种在混凝土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或碳纤维布的方法,优点是施工速度较快、不影响结构的外形,可直接进行抗震加固。#单纯以胶粘结钢板或碳纤维布加固的梁,其长期抗老化性能尚有待考证。由于本工程基本为新建工程,因此这种方法在本工程中的应用时应考虑抗老化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下撑式预应力拉杆加固法。∀对于受拉或大偏心受压结构,采用下撑式预应力拉杆加固方法,可以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并降低原结构应力水平,致使一般加固结构中所特有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得以完全消除,因此后加部分与原结构能较好地共同工作,结构的总体承载力可显著提高。#下撑式预应力拉杆加固方法,可以弥补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均不足的梁及连续梁,减少构件挠度和裂缝宽度。∃此方法对原结构损伤少,没有湿作业,基本不增加结构自重,具有加固、卸荷、改变结构内力的三重效果,适用于中、大跨结构加固,以及采用一般方法无法加固或加固效果不理想的大型结构。 柱:加大截面法。∀对于柱来说,加大截面法可提高柱的承载力,减小轴压比,但施工操作较为困难,且湿作业工作量大,要求新旧混凝土界面进行处理。#采用加大截面法会增加结构自重,减少建筑使用面积。∃加大截面法的加固效果与诸多因素有关,若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较大,则需对原结构构件界面进行相应处理。 湿式外包钢加固法。∀湿式外包钢加固法,是将外包型钢与构件之间采用乳胶水泥粘贴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方法粘结,使型钢与构件能共同工作。优点是基本不增加构件大小,能大幅度提高构件的承载力。#采用湿式外包钢加固法的框架结构,节点区受力复杂,构造处理也较复杂。∃采用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对混凝土表面处理要求较高:要求凿去结合面风化酥松层、碳化锈裂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基层。原结构框架柱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较大会极大地影响加固效果。 双侧预应力撑杆加固法。∀双侧预应力撑杆加固适用于轴心受压及小偏心受压柱。采用双侧预应力撑杆加固方法,可以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并降低原结构应力水平,致使一般加固结构中所特有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得以完全消除,因此后加部分与原结构能较好地共同共作,结构的总体承载力可显著提高。#此方法对原结构损伤少,没有湿作业,不增加结构自重,具有加固、卸荷、改变结构内力的三重效果。∃双侧预应力撑杆加固法在施工时对预应力的控制较困难,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精心施工。

框架柱加固图纸上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框架柱模板加固标准(框架柱加固间距)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